首页 科学教育文章正文

江苏省启动2025“未来科学之星”计划为科学教育“做加法”提供系统解法

科学教育 2025年09月15日 04:36 1 aaron

  9月12日, 2025年江苏省“未来科学之星院士专家进校园”系列活动在苏州市相城区正式启动。

  该活动由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科学技术厅、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中国青年团江苏省委员会五部门联合推动,旨在深入贯彻“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战略部署,为青少年科学教育提供一套系统化、常态化、菜单式的“江苏方案”。

  启动仪式由一场展示科学家精神的舞台剧《邮票上的吴健雄》拉开序幕。江苏省科协秘书长范银宏、省教育厅基教处副处长叶兵、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理事长宋永忠、苏州市及相城区相关领导、李四光先生外孙女邹宗平女士等嘉宾出席仪式。

  苏州市相城区人民 *** 副区长朱向峰在欢迎辞中表示,相城作为全国首批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将全力支持系列活动开展,为培育科技创新后备人才贡献力量。

  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理事长宋永忠指出,系列活动自2022年启动以来已累计邀请上百位院士和专家参与,整合优势科教资源约600项,覆盖全省约2000所学校,惠及约170万名师生,青少年科学素养得到显著提升,为江苏省科技教育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一年度活动将深化“科普大讲堂”“青椒圃”课后服务等六大品牌板块,为中小学提供一站式的科技教育服务供给。

  江苏省教育厅基教处副处长叶兵强调,该活动是夯实基础教育基点、抓好科学教育加法的务实举措。他表示,这项活动超越了校园的围墙,将通过院士专家的影响力带动家庭、社会更加关注和支持青少年科学教育,“进一步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良好风尚,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夯实未来的人才根基和社会基础。”

  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秘书长范银宏在讲话中重点阐释了省科协的系统布局。他强调,省科协以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为主线,大力实施科普助力“双减”行动,通过联合教育等部门制定《利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工作的实施意见》,系统推进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和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等工作。范秘书长特别指出,作为江苏省“全国科普月”的重点活动之一,本系列活动将充分发挥科协系统的组织、人才和资源优势,“既要把活动‘请进来’,也要带学生‘走出去’”,为学生构建校内外融合的科学课堂,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

  活动现场,舞台剧生动演绎着吴健雄先生追求真理的历程,浓厚的科学氛围让师生们深受感染。“吴健雄先生不怕困难、坚持探索的精神让我很受鼓舞,”元和小学三年级学生翁思艺在观看后表示,“我也要学习这种精神,认真对待每一次科学实验。”

  连续四年参与该活动的元和小学科技教师马振山对此感触更深:“通过这些活动,我们教师能够及时掌握科技前沿知识,提升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的能力。我们通过竞赛辅导等方式,促进学生在人工智能等领域实现突破,同时我们教师也获得了与专家交流提升的宝贵机会。”

  活动现场,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与相城区教育局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相城区专门成立了科学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并授聘首批委员,同时发布了“相城区首届青少年智力运动会”项目,旨在探索科学素养评价的多元维度。据悉,本次活动创新采用 “学校自主申报” 机制,变“自上而下”的输送为“自下而上”的按需点菜。组织方将根据申报情况,遴选出15所重点支持学校进行资源倾斜,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科学教育示范校,形成 “以点带面” 的辐射效应。为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为加快教育强省、科技强省建设注入新动能。

标签: 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发表评论

智杖百科 备案号:皖ICP备2023023635号 智杖百科 xml |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