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情感透析文章正文

拾光记丨8年透析路凌晨4点的大巴见证闫芳的坚持与乐观

情感透析 2025年09月11日 03:48 2 aaron

  凌晨4点的威海,夜色尚未褪去,50多岁的闫芳已收拾妥当,背上装着晕车药和日常用品的包,准备前往荣成威高透析中心。这样的清晨,闫芳已默默走过8年——自2016年确诊尿毒症以来,她始终规律往返于家和透析中心,单程1个半小时的大巴车程,晕车药成了随身必备的“伙伴”,而乐观与坚持,则是她对抗疾病最有力的“武器”。

  “当初就是老不想吃饭,邻居看着不对劲,劝我去医院查查,我还总觉得没必要,最后是老伴拉着我去的。”回忆起确诊那天的场景,闫芳的语气里仍带着几分感慨。起初她以为只是肠胃问题,计划做胃镜排查,可抽血化验的结果却打破了平静——医生告知她“确诊尿毒症,不用再找其他原因了”。

  “一下子就懵了。”闫芳说,慌乱中,想起她同学的妻子在荣成威高透析中心工作,当天便赶了过去,“一到这儿,医护人员特别耐心,这一待就是8年。”

  8年间,从最初面对疾病的紧张无措,到如今对透析流程的从容适应,闫芳从未因任何困难耽误过治疗。“哪怕下大雪,路不好走,我也会提前出门,慢慢往这赶,晚点没关系,透析不能断。”她笑着说,8年里,荣成威高透析中心的护士、熟悉的病友早已成了“半个家人”,“这儿的服务态度没话说,大家互相打气,我从来没想过换地方。”

  对闫芳来说,透析路上更大的挑战不是疾病本身,而是常年伴随的“晕车”。“不管坐什么车都晕,刚开始连去透析的路上都得吃晕车药,吐得不行。”闫芳无奈地说,如今8年过去,去程的晕车症状总算因习惯有所缓解,但返程时依旧必须吃药——“透析要做4个小时,结束后身体虚,一坐车就恶心,不吃药根本扛不住。”

  为了赶上上午的透析,她每次都选最早一班大巴,早晨5点10分准时出发,上午11点完成透析下机后,再坐大巴回家。“中午到家就能歇会儿,下午睡一觉,晚上弄点清淡的饭菜,一天就过去了。”闫芳的生活简单却有度:因为还患有糖尿病,她少吃馒头等易升糖食物,按时吃药;血钾、血磷指标也控制得很好,“医生总说我做得不错,就差水再少喝点,我也在慢慢调整。”

  闫芳家里经营着一家五金店,一干就是30多年。由老伴打理,自己专心照料身体,“现在我就想着把自己照顾好,不给家里添麻烦,这就是我更大的贡献了。”

  采访中,闫芳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心态好,啥都不是事”。刚确诊时,她也有过一段焦虑期:“听别人说这病治不好,心里也是慌,晚上都睡不着觉。”但慢慢她想通了,“愁也没用,反而会影响身体,不如好好过日子,该治疗治疗,该休息休息。”

  如今,闫芳的生活平淡却踏实:在家时看看电视、收拾家务,傍晚在家附近慢慢溜达一圈;透析时,还会和熟悉的病友聊聊天、互相鼓劲。谈及给其他肾友的建议,闫芳格外认真:“别总盯着病琢磨,越想越愁。按时透析、好好吃药、控制好饮食,每天开开心心的,心态好了,身体自然也能跟着好。”

  上午11点,透析结束的闫芳慢慢走出透析中心,对她而言,每一趟凌晨出发的大巴、每一次透析后的返程,都是对生活的热爱与坚持——这份勇气,也将陪伴她继续从容走过未来的日子。

标签: 夜间透析

发表评论

智杖百科 备案号:皖ICP备2023023635号 智杖百科 xml |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