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一届全国极地科学与教育创新教-学大赛开赛
7月19日至20日,之一届全国极地科学与教育创新教-学大赛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举行。记者获悉,该大赛以“多学科交叉、多主体协同、多层次育人”为核心理念,设置教师组与学生组双赛道,包括极地专业授课、教学案例设计、极地科普教育,科研创新实践、观测设备设计、极地科普新星等竞赛单元。
极地事关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也是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舞台。新时代以来,我国极地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2023年,首批极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批立项开展建设,标志着我国极地科教工作迈入了体系化、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
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张人禾,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校长吴怀春,哈尔滨工程大学副校长殷敬伟,武汉大学教授张小红,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王风平,中山大学教授程晓分别介绍了各实验室的建设情况、聚焦方向以及成果产出。
张人禾充分肯定大赛搭建的“极地科研-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一体化交流平台,推动极地科学前沿成果向课堂转化。他勉励参赛师生把论文写在地球最北端与最南端,把创新镌刻在国家战略急需处。
程晓表示,愿以本次大赛为契机,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共同推动极地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文化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比赛中,选手们精心准备,选题多样,以赛促学,展示了极地科学教育的前沿理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创新,服务国家需求的科学探索。选手的选题涵盖极地领域“船-星-场-中心”立体观测体系、“海-冰-气”多圈层耦合机制、“文理工”交叉治理范式等标志性成果,为赛事输送了最前沿的案例、数据与平台。
据介绍,首届赛事是在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的指导下,由中山大学极地环境立体观测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牵头,联合复旦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高校极地领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携手打造的全国性极地科教交流平台。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
用于PRI *** A和EnMAP图像的植被特征大气顶层反演的高斯过程回归混合模型 MDPI Remote Sensing
罗马尼亚水体中有机磷阻燃剂污染初探 MDPI Journal of Xenobiotics
天津大学刘宪华教授团队:基于人工智能的微流控平台在水体污染物检测中的应用综述 MDPI Sensors
标签: 科学教育与创新
相关文章
-
创新科普宣讲方式 让科学精神与家国情怀“入万家”详细阅读
9月4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有关情况。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周大旺介绍,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
2025-09-09 2 科学教育与创新
-
陶行知教育基金会携手上海交通大学举办“大健康产业生态创新研修班”赋能职业教育革新与终身学习实践详细阅读
陶行知教育基金会携手上海交通大学举办“大健康产业生态创新研修班”赋能职业教育革新与终身学习实践 2025年8月3...
2025-09-09 2 科学教育与创新
-
唐山高新区:机器人教育点燃校园创新之火详细阅读
在唐山高新区龙富小学的机器人课堂上,学生们正分组围坐在操作台前。他们手指灵巧地拼装着机器人,屏幕上跳动着编程指令。...
2025-08-26 7 科学教育与创新
-
初中科学教育的创新探索:从割裂到融合的转变详细阅读
在现代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如何突破传统初中科学教育的局限,成为了各大教育机构面临的挑战。山东省济南第三十四中学作为科学教育试点推进学校,...
2025-08-24 7 科学教育与创新
-
14国科学教育界代表在重庆交流创新与实践成果详细阅读
人民网重庆11月8日电 (记者胡虹)7日,由重庆市科协指导、课堂内外承办的“一带一路”国际科学教育创新与实践成果交流会在重庆举行。来自...
2025-08-24 7 科学教育与创新
-
全国青少年电子制作锦标赛落幕详细阅读
新华网北京8月23日电 中国无线电和定向运动协会消息,2025年全国青少年电子制作锦标赛日前在浙江省绍兴市举行。作为科技体育和人工智能...
2025-08-24 7 科学教育与创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