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百科文章正文

昆明市盘龙区“八五”普法结硕果:筑牢法治根基交出民生答卷

生活百科 2025年09月10日 14:15 3 aaron

  自“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昆明市盘龙区锚定“提升公民法治素养,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核心目标,推动“八五”普法工作向基层一线延伸、向群众生活贴近,不仅为盘龙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优良法治环境,更夯实了全面依法治区的群众基础,书写了基层普法与依法治理的生动篇章。

  推进普法工作,健全的保障体系是前提。盘龙区普法办系统总结“七五”普法工作经验,精准把握基层普法需求与短板,科学制定盘龙区“八五”普法规划,为全区普法工作划定“路线图”与“时间表”。在此基础上,积极整合各区级普法责任单位力量,打破部门壁垒,推动普法资源统筹利用,实现“精准普法”落地。同时,聚焦各级普法队伍专业化建设,每年定期组织业务培训,提升普法人员法律素养与宣传能力;建立动态监测与履职评议机制,通过开展普法责任单位履职报告评议工作,实时跟踪各单位任务落实情况,确保普法工作不走过场、取得实效。

  普法内容的精准聚焦,是提升宣传实效的关键。盘龙区始终将宪法学习宣传置于首位,不仅将宪法法律与依法行政知识纳入干部教育必修课,还严格落实新入职国家工作人员、新提拔干部宪法宣誓制度,强化公职人员宪法意识。2021年至2024年期间,累计开展“12·4”国家宪法日“线万余人参与,让宪法精神深入民心。

  在紧抓宪法宣传核心的同时,盘龙区也高度重视青少年这一关键群体的法治意识培养。全区中小学通过开展宪法晨读、宪法知识竞赛等活动,常态化推进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截至目前,已连续举办五届“宪法小卫士”活动,全区92所中小学参与人数达10万人次,让法治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针对民法典这一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盘龙区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为主题,累计开展集中宣传活动5次;创新探索民法典在线答题、法治游园等互动形式,并借助新媒体平台开展线上直播,扩大宣传覆盖面,5年来累计开展相关活动159场,覆盖群众7万余人,让民法典条文“活”起来、“用”起来。

  此外,结合“法律七进”(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进 *** )工作要求,盘龙区重点宣传与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等领域相关的法律法规;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

  日、“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6·26”国际禁毒日等重要节点及传统节日,组织普法力量深入社区、乡村、市场等群众集中区域,开展专题宣传活动100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12万份,提供法律咨询2500余人次,将法治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不同群体的普法需求存在差异,盘龙区坚持“靶向施策”,针对重点对象定制普法方案,切实提升普法实效性。

  在领导干部层面,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制定《昆明市盘龙区贯彻落实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制度实施方案》,并根据法律法规更新与工作实际需求,适时对清单内容进行动态调整,确保领导干部懂法、用法、守法,以法治思维推动工作。

  在青少年层面,全面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在中小学单独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确保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实现计划、教材、师资、课时“四落实”。同时,依托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队伍,到学校开展法治讲座112场次、法治宣传教育活动90次,覆盖10万余名师生、家长,构建起“学校+专业力量”的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格局。

  针对多民族聚居区的特殊需求,盘龙区创新普法形式:打造“李啟法律明白人工作室”,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法律服务;创作拍摄普法花灯剧《姐妹学习民法典》,将法律知识融入少数民族群众喜闻乐见的民俗文化中,推动法治文化与民族民间文化深度融合。

  结合盘龙区楼宇密集、商圈集中的区域特点,盘龙区精准对接企业法治需求,开展“法律进企业”“法律进楼宇”“法律进商圈”系列活动;为企业提供“法治体检”服务,帮助企业排查法律风险;上线“中小微企业法律服务直通车”小程序,整合专业法律资源,为企业提供在线法律咨询服务,助力企业良性健康发展。

  普法不仅要“传声”,更要“扎根”。为此,盘龙区从文化浸润与治理实践双管齐下,拓展普法载体,深化普法效果。

  在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方面,盘龙区累计建成法治主题公园7个、法治文化广场(长廊)7个、法治庭院1个、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2个,将法治元素融入群众日常休闲场景,实现“休闲即学法、漫步受熏陶”,推动法治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融合。同时,加治文化惠民力度,利用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及重要普法节点,开展贴近群众生活的法治文艺演出、法治知识竞赛等活动,让法治文化以更鲜活的形式走近群众。

  在依法治理实践方面,盘龙区以“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为抓手,推动普法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截至目前,已成功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1个(联盟街道金江路社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1个(滇源街道白邑村)、省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6个(东华街道田园路社区、联盟街道小坝社区、茨坝街道花渔沟社区等)、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32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69个,市级示范村(社区)覆盖率达90%以上。

  盘龙区还扎实推进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全面落实“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累计为基层提供法律服务约2000小时;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共培育“法律明白人”644人,5年来组织区级集中培训5场、街道专题培训98场、社区实操培训148余场,累计培训超4000人次,并建成我省首个社区“法律明白人”工作室——东华街道田园路社区“法律明白人”工作室,以及我省首个校园“法律明白人”工作室——拓东街道“拓法1线·雏鹰守未”校园“法律明白人”工作室等4个特色“法律明白人”工作室;区教体局联合多部门累计开展“法律服务进校园”活动97场,为师生保驾护航。

  针对 *** 交易领域,盘龙区同步加强监管与法治宣传教育,开展 *** 安全主题宣传活动15场,年均覆盖群众超5万人次,筑牢 *** 空间法治防线。

  普法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盘龙区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普法,构建“多方联动、共治共享”的普法格局:组建113人的“八五”普法讲师团,汇聚法律专业人才智慧;成立70人的“云小普”志愿服务队,推动普法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成功打造省级志愿服务品牌;建立区级普法产品资源库,涵盖视频、海报、手册等多种形式内容,实现普法资源共建共享,降低各单位普法成本。

  为确保依法治区方向不偏、力度不减,区人大常委会强化对“一府一委两院”的法律监督与工作监督,2022年6月专门成立5个专业人大代表工作站,依托“八个专业”服务模式,组织具有法律专长的人大代表,围绕群众关心的法治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研,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为全面依法治区提供科学决策参考。

  一系列扎实举措换来了丰硕成果。2023年,盘龙区成功创建“云南省法治 *** 建设示范区”,青云街道入选“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单位”;2022年,联盟街道金江路社区被命名为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田园路社区“法律明白人”工作室的先进经验,更得到中央、省、市相关部门的推广,成为基层普法的“盘龙样板”。

  下一步,盘龙区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首先是科学制定“九五”普法规划。发挥守法普法协调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细化各部门的普法责任清单,加强对各部门普法工作的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估,确保普法工作责任落实到位。其次,探索创新普法方式,增强普法吸引力。推动“普法+”品牌矩阵融合发展,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探索线上线下结合的互动式普法,如直播法律答疑、云端法治课堂、案例情景剧互动等。此外,加强普法队伍建设,夯实基层基础。对普法队伍开展法律知识、宣传技巧等方面的培训,吸纳法律专业人才、志愿者等加入普法队伍,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服务意识好的盘龙普法队伍。

标签: 生活百科全书

发表评论

智杖百科 备案号:皖ICP备2023023635号 智杖百科 xml |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