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百科文章正文

【新法护农】《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解读(十一)

生活百科 2025年09月15日 05:09 1 aaron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是中国首部专门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律,于2024年6月28日由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25年5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成员权益、职能职责、组织机构、财产经营管理及收益分配、扶持措施、争议解决和相关法律责任等进行了明确规定,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奠定坚实法治基础,对于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成果,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维护好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实现共同富裕等具有重要意义。

  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第二十九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设理事会,一般由三至七名单数成员组成。理事会设理事长一名,可以设副理事长。理事长、副理事长、理事的产生办法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章程规定。理事会成员之间应当实行近亲属回避。理事会成员的任期为五年,可以连选连任。理事长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定代表人。

  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或者村党组织可以提名推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理事会成员候选人,党组织负责人可以通过法定程序担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理事长。

  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第三十条,理事会对成员大会、成员代表大会负责,行使下列职权:

  (五)起草农村土地承包、宅基地使用、集体经营性财产收益权份额量化,以及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出让或者出租等方案;

  (十)代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签订承包、出租、入股等合同,监督、督促承包方、承租方、被投资方等履行合同;

  2020年5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由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这部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标志着我国民事法律体系进入法典化时代,在中国法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历史意义。

  《民法典》调整社会关系的范围非常广泛,它规范各类民事主体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涉及百姓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生产经营等社会和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一部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其中,《民法典》涉农内容篇幅不少,我们将在【法典护农】专题系列中分别对涉及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等相关条文进行选学。

  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 *** 、互换、出资或者赠与的,该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占用范围内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一并处分。

  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限届满前,因公共利益需要提前收回该土地的,应当依据本法第二百四十三条的规定对该土地上的房屋以及其他不动产给予补偿,并退还相应的出让金。

  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限届满的,自动续期。续期费用的缴纳或者减免,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

  非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限届满后的续期,依照法律规定办理。该土地上的房屋以及其他不动产的归属,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

标签: 生活百科全书

发表评论

智杖百科 备案号:皖ICP备2023023635号 智杖百科 xml |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