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教育支撑力 共探发展新路径——第十二届民盟教育论坛侧记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在看望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时强调,“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作为以文化教育及相关科技领域为主界别的参政党,民盟长期聚焦教育领域热点难点问题。8月28日,在甘肃兰州举办的第十二届民盟教育论坛上,与会专家围绕“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展开深度探讨,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教育肩负着重要使命,必须清晰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参会的民盟盟员纷纷表示,高校应着力培养具备爱国守法、身心健康、乐于奉献的基本品质,同时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快速适应岗位需求的人才。
如何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与会专家建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技术优化教学过程,同时强化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引导,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规划职业发展。
甘肃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甘肃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张国珍则从历史维度剖析了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价值。他表示,从经济起飞阶段到创新驱动阶段,教育始终是民生之本、国之大计。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统筹部署,凸显了三者协同发展的重要性。
“当前,教育领域正经历深刻变革,义务教育筑牢根基,高等教育勇担创新使命,相关部门通过推动高水平高校与头部产业强强联合,构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转移一体化体系。”张国珍说。
张国珍以甘肃为例,在论坛现场介绍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转移”一体化体系在甘肃的部分实践,“例如新能源领域,河西走廊凭借风光资源禀赋,吸引高校与头部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在光伏材料、储能技术等领域突破关键技术;核领域则依托兰州大学等高校,推动历史遗留项目与现代科研力量形成接力。”
教育数字化已成为全球教育变革的核心驱动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2030行动框架》明确将“确保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作为核心目标,而数字技术的深度应用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新路径。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联席院长黄荣怀从技术哲学层面提出,智能时代的教育转型需以数字化思维为灵魂。
黄荣怀表示,目前,部分课堂存在数字设备“机械应用”、教育管理“技术堆砌”等问题,改革仍停留在“表象层面”。为此,他呼吁超越工具性思维,系统谋划数字时代学校改革,也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在教育管理中构建数据驱动的决策机制,在评价体系中引入动态监测与反馈机制。
“在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基础教育数字化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如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用户超4亿、5G *** 覆盖率达96%,但城乡数字鸿沟、教师数字素养参差不齐、数据安全风险等问题仍制约其深度发展。”在分论坛现场,民盟安徽省淮南市泉山支部主委、淮南市龙泉中学校长夏琴建议,构建“AI﹢教育”本土化生态,开发具有文化适配性的AI教学工具,研发“元宇宙教育场景”,发展数字教育事业。
构建数字化教育体系应先打好“地基”,“提升高中教师数字素养,是强化教育对科技人才的先导支撑作用、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工程,更是薄弱型城市破解重硬件轻能力发展的突破口。”民盟贵州省六盘水市委会副主委、六盘水市之一实验中学副校长卢彦在工作中发现,虽然地区学校教师已在接受数字化教学培训,但内容与实际脱节,缺乏学科融合设计,形式转化困难,持续动能不足。
卢彦建议,出台高中教师数字素养技术等级认证的相关办法,将数据驱动教学、AI工具开发纳入职称评审核心指标;建立教师数字素养培训学时学分与继续教育培训学时学分等同制度。
在数字技术深度重塑教育生态的时代背景下,乡村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亟待激活数字技术的赋能价值。
民盟中央教育委员会主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在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结合新东方18年乡村教育实践,深入剖析城乡教育差距的成因,并提出人工智能是破解乡村教育发展瓶颈的路径之一。他表示,当前城乡教育呈现“两极分化”的严峻态势,城市教育在科技浪潮中快速迭代,而乡村教育因资源匮乏、师资薄弱,两者差距愈来愈大。
更令俞敏洪忧虑的是乡村学生的心理困境,“大部分的乡村孩子是留守儿童,父母缺位导致他们普遍存在焦虑与自卑情绪。”俞敏洪调研观察到,贵州普安的实验学校曾通过引入优质教育资源,将学生升学率从低位提升至70%,其中1/3学生考入重点院校。“这证明乡村孩子并不缺乏潜力,缺的是科学的教育引导。”
俞敏洪呼吁,从优化资源配置、个性化精准教学、提升教师能力、创新教学模式、提供心理支持五大维度赋能乡村教育。
立足乡村教育场域的特殊性,在深入解构当前数字化进程中面临的基础设施结构性短缺、师生数字素养断层、治理体系协同性不足等现实堵点后,民盟盟员、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第三中学教师朱亚萍建议,整合区域内乡村学校闲置或冗余的硬件设施,如多媒体教室、实验室设备等,建立动态共享目录;开发统一的预约管理系统,支持跨校在线预约使用数字化教学设备,实现资源的高效流转与集约化利用;搭建区域教育云平台,将各校分散的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弹性资源池,促进区域内优质教学资源的跨校共享与协同发展。
从科研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到乡村教育振兴的“数字桥梁”,从国家战略的阶段化布局到教育生态的数字化转型,与会民盟盟员纷纷表示,将在教育领域参政议政的热情,转化为推动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强大动力。未来他们也将继续秉持教育初心,发挥教育主界别特色优势,携手社会各界,共同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为实现教育强国的宏伟目标而不懈奋斗。(记者 陈姝延)
标签: 科学教育的重要性
相关文章
-
成都青羊实验中学:以“青”春之名共赴一场扎“实”成长之约详细阅读
日前,成都市青羊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师德师风培训暨青年教师系列培训活动在优品A区学术厅圆满举行。据悉,此次培训以四场主题鲜明...
2025-09-10 3 科学教育的重要性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扎实开展暑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详细阅读
为进一步动员引领青年学生投身基层建设、服务家乡,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开展2025年暑期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2025-09-09 3 科学教育的重要性
-
思想战线丨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详细阅读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习主席指出:“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
2025-09-09 3 科学教育的重要性
-
大学要培养“带娃专家”了详细阅读
今年4月,教育部公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首次将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纳入教育学类,山东女子学院和陕西学前师范...
2025-08-26 8 科学教育的重要性
-
中亚青少年多彩“创客行”:绘制京剧脸谱、组装太阳能车详细阅读
中新社乌鲁木齐8月25日电 (胡嘉琛 中国—中亚青少年创客营活动25日落幕。7天时间里,来自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
2025-08-26 8 科学教育的重要性
-
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难点与突破策略详细阅读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性愈发凸显,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高校应在“祛”病耻感,提高大学生心理问题与疾病的社会容认度;“立”全面发...
2025-08-26 7 科学教育的重要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