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学教育文章正文

持续擦亮“优学在小店”教育品牌小店区把好学校办到百姓家门口

科学教育 2025年09月09日 21:58 3 aaron

  新学期来临,扩建后的小店区九一实验学校唐槐校区新增400个学位,校园内响起的琅琅读书声开启了学习新篇章。9月开学前,小店区委、区 *** 有效补齐近7000个学位缺口,再次平稳应对入学高峰,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今年7月1日,小店区 *** 与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正式签约,合作举办九年一贯制学校,这是小店区委、区 *** 打造“家门口的好学校”的又一重要举措。

  近年来,小店区深入贯彻落实习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教育部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和“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建设为载体,创新发展思路,推动区域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实干笃行,书写教育高质量发展答卷。

  学位保障直接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撑。今年,小店区再迎入学高峰,全区小学一年级新生报名人数达19195人,初中一年级新生达18289人,义务教育阶段学位缺口高达6796个。

  面对教师短缺、校舍不足、配套设施不足等严峻挑战,小店区委、区 *** 迎难而上,高位推动,将“有学上”确立为“之一民生工程”,统筹资金5000余万元,全力加速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实施“新改扩建一批、扩大招生一批、2023年以来新建初中满轨运行一批”的“三个一批”策略,有效补齐6796个学位缺口,平稳应对入学高峰。具体项目包括:完成区三中教学楼、刘家堡二中宿舍扩建,张花小学、小马小学教学楼维修改造;协同综改区推进小店三中正阳校区、九一实验学校唐槐校区扩建和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晋善街校区新建项目;实施北格一中消防改造,育才小学和小店街道一中操场改造。

  同时,投入约1206.7万元,用于中考设施设备购置,新建学校设备补充,学生课桌椅及教师办公设备更新,护眼灯增补,以及14个社会足球场建设,切实保障更多孩子不仅“有学上”,更能“上好学”。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今年公开 *** 在编教师143名,安置公费师范生19人,并投入500万元用于培训教师。通过与华东师范大学合作开展“区域教育合作发展项目”,构建“理论研修+实践锻炼+课题研究”一体化培养模式,系统培育领军人才和骨干教师。目前,已累计培训“未来名校长”22人、“领航教师”82人,并编撰《弘扬教育家精神 领航教育新征程》成果文集,有力推进教师专业成长。

  作为“教育部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小店区以“尊重·激活”为核心理念,致力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生态,全面激发教育活力,积极营造尊重氛围。

  2024年,小店区组建了一支由111名专 *** 教研员及30余名专家构成的核心团队,有效贯通教育研究与一线教学,成为推动区域教研提质增效的关键纽带。今年,小店区教科研中心进一步实施“学科化+校本化”双轨并行机制,持续拓宽育人实践路径。

  在学科化推进中,初步构建了“尊重·激活”型学科教学模型及单元整体教学框架,为全区课堂教学提供了系统、科学的新范式。

  在校本化实践中,各校立足实际、百花齐放,涌现出一批具有校本特色的实践样本,展现出多元创新的课堂形态。

  同时,依托区教研室申报完成的省级课题《核心素养导向的“尊重·激活”型课堂教学改革行动研究》,积极开展区域子课题研究。74项教师个人课题申报市级立项,13项获区首批立项,为推进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山西省“三优工程”评选中,小店区综合成绩位居全省前列;在太原市第四届“升华杯”大赛中,小店区收获颇丰,有效推动教学设计从“碎片化”迈向“系统化”,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研。

  “尊重·激活”型课堂改革,推动教师理念更新与专业成长,使教学更贴近学生需求。改革同步激发了学校办学活力,促进校本特色与内涵发展,推动了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格局的形成,为区域教育优质均衡注入了可持续的内生动力,形成了小店教育发展的新生态。

  小店区深入实施“五育并举·好习惯成就好人生”品牌活动,将德、智、体、美、劳融入五种习惯培养,通过“五个起来”,让五育融合切实落地。

  “尊重起来”,厚植文明根基。在德育方面,贯穿“尊重好习惯”,引导学生成为具备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全区中小学以“主动问好”为切入点,将尊重教育融入入学教育、重大节日与日常校园生活,把每年9月设为“尊重展示活动月”。

  “读起来”,构建智慧校园。在智育方面,聚焦“阅读好习惯”,积极引导学生读出兴趣、读出智慧、读成习惯。小店区搭建“云端阅读平台”,开展“云端读书”活动,收录了超2万份诵读作品。“我为山水日月而心动”的飞花令吸引3.2万名学子参与。“读享科技 典耀中华”主题活动访问量破13万次。全区生均年阅读量12.3本。

  “唱起来”,激扬成长力量。在美育方面,以培养“艺术审美习惯”为目标,鼓励学生在歌声中全面提升学生审美素养。原创歌曲《好习惯·我成长》在音乐课堂、课间操及艺术展演中,广泛传唱。全区的“唱起来”展示项目、课桌舞评比等活动,均提升了学生审美与综合能力。

  “跳起来”,点燃运动 *** 。在体育方面,培养学生“健康运动好习惯”,以“跳起来”为主题,广泛开展跳绳等体育活动。严格落实“每天1节体育课+校内活动不少于2小时”要求,每年10月定为“健康运动展示月”,全面促进学生体能发展。在全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市运会等比赛中,小店区“以体育人、以赛促练”的实践成果卓著。

  “乐起来”,深耕劳动教育。在劳育方面,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体验劳动的价值与快乐,养成劳动好习惯。作为“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小店区制定了117条活动指引,研发区域读本。今年5月在滨河东路小学举行的“劳动习惯展示月”活动,增强了劳动体验,提升了劳动素养,让孩子们更加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

  教育数字化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引擎,更是破解教育优质均衡难题的关键路径。小店区着力破解教育教学中的痛点和难点,让数字赋能真正成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力助手。

  小店区将教师数字素养提升作为推进教育数字化的关键环节,制定了《小店区“数字赋能教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确立“2024年启动组建、2025年实践探究、2026年总结推广”的三步走战略。今年成立“数字赋能” *** 教研员团队,充分依托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分批次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培训。

  为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小店区重点构建“双师课堂”“专递课堂”“AI课堂”三大数字化教学场景,让优质资源跨越地域与校际限制。

  “双师课堂”依托城乡结对与集团化办学,采用“城市教师主讲+农村教师辅学”模式,打破地域壁垒,使农村学生共享城区优质师资;“专递课堂”促成优质校与农村薄弱校“云端结对”,通过定期集体备课、同步授课,惠及近万名师生,有效提升薄弱校教学质量,缩小城乡差距;“AI课堂”在AI体育、智能备课、五育评价等领域发力,借助AI技术优化教学流程,推动课堂从“传统讲授”向“智慧互动”转型,切实保障“优质资源人人享”。

  小店区系统推动人工智能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借助数字技术,回应人民群众对“优质、公平、个性化”教育的深切期盼。自2024年9月起,在全区三至六年级全面推行人工智能信息科技课程,构建“基础认知—实践应用—创新拓展”三阶递进路径。在第24届太原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小店区共有259支队伍、340名学生获奖,9所学校获优秀组织奖,30名教师获优秀指导奖,充分展现区域科学教育成效。

  小店区深入践行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模式,有效整合区域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扩优提质”,着力办好“家门口的好学校”,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

  挖掘区域内部优质教育资源,推进集团化办学。以八一小学、九一小学、第四实验小学等为主的八大教育集团发挥了积极作用,带动18所成员校共同发展,这些成员校以成熟的教育理念和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新的优质教育标杆,“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让4.7万余名学子与主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引进高校优质教育资源,注入教育发展新动能。近年来,小店区陆续引进山西师范大学、太原师范学院、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山西大学附属小学等优质教育资源,通过集团化办学,赋能教育品牌升级。目前,这些优质资源已纷纷在小店区落地生根,不断发展壮大。如山大附中汾东中学今年首次参加中考就取得优异成绩,得到了家长认可。山大附小汾东校区成立短短3年,就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赢得了社会认可,有效满足了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期待。

  随着“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教育整体质量越来越高,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也越来越强。今年,小店区中考成绩优异,连续3年超越太原市平均线,稳居全市前列,优质中学入学率稳步提升,区域教育正向着更加优质、更加均衡的目标发展,“优学在小店”品牌擦得更亮。

标签: 科学教育包括什么

发表评论

智杖百科 备案号:皖ICP备2023023635号 智杖百科 xml |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