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娱乐新闻文章正文

王冬龄 选临东汉《石门颂

娱乐新闻 2025年07月31日 01:59 2 aaron

  1945年12月出生于江苏如东,自幼喜欢书画,1961年考入南京师范学院(今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书法师从教授沈子善,尉天池,入书法课代表。其小篆作品参加第二届江苏省书法篆刻展览,为入展年龄最小。后在泰兴文化馆、扬州地区文化局创作组工作。1979年考取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首届书法研究生;1981年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首届书法研究生班毕业后留校任教;1989年由文化部批准,赴美讲学,在美国多所大学讲学、展览、工作坊;1992年底回国,后至中国书法协会研究部工作;1994年10月仍回中国美术学院教学至今。现为中国美术学院现代书法研究中心研究主任,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兰亭书法社社长,西泠印社理事、杭州市书法家协会终生名誉主席。

  《石门颂》全称《汉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又称《杨孟文颂》。东汉建和二年(148年)十一月刻,汉中太守王升撰文,摩崖隶书。全文共655字,二十二行,行十一字至三十三字不等,额隶书题“故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内容是王升为顺帝初年的司隶校尉杨孟文所写的一篇颂词,表彰杨孟文等开凿石门通道的功绩,是研究古代川陕交通史的重要史料。该摩崖刻在陕西褒城古褒斜道的南端,即今陕西汉中市褒城镇东北褒斜谷古石门隧道的西壁上。1967年因在石门所在地修建大型水库,乃将此摩崖从崖壁上凿出,1971年迁至汉中市博物馆,保存至今。

  《石门颂》摩崖是“石门十三品”之第五品,我国著名汉刻之一,与略阳《郙阁頌》、甘肃成县《西狭颂》并称为“汉三颂”。该摩崖书法艺术独特,其字体挺劲飞动,势如长枪大戟,书法雄健姿肆,古拙自然而又富于变化,素有“隶中草书”之称,清人张祖翼评价此碑云:“三百年来,习汉碑者不知凡几,竟无人学《石门颂》者,盖其雄厚奔放之气胆怯者不敢学,力弱者不能学也。”杨守敬在《平碑记》中评论该碑道:“其行笔真如野鹤闲鸥,飘飘欲仙,六朝疏秀一派皆从此出。”足可凸显此摩崖在汉隶中的别具一格及其对后世书法艺术的导引之功。

  现存此摩崖石刻最早为明拓本,极为少见,而且多涂描。清初至乾隆拓本,第二十一行“高”字下半残泐。至清嘉靖道光年,崖壁经剜洗,“高”字下“口”部已补刻添出。国家图书馆藏《石门颂》为清乾隆拓“高”字下半残泐本,此本为整幅本,额失拓,拓本高207厘米,宽182厘米,乃顾广圻、瞿镛旧藏,丁惠康捐赠。

  《石门颂》是东汉隶书的极品,又是摩崖石刻的代表作。它对后来的书法艺术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人们称之为国之瑰宝,清代张祖翼评说:“三百年来习汉碑者不知凡几,竟无人学《石门颂》者,盖其雄厚奔放之气,胆怯者不敢学也。”解放前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辞海》封面“辞海”二字,就取自于《石门颂》。

  黔艺空间依托中国美术学院开放美育艺术专业及人才资源优势,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文化产业的融合。集艺术名家工作室、艺术教育、高校艺术交流、艺术家宣传与推广、艺术精英孵化、艺术机构宣传与推广、艺术馆运营、艺术园区运营、专题性展览、书画图文装帧设计、艺术评论、艺术品鉴赏与收藏等多个文化产业为一体。黔艺空间艺术平台运营内容主要为网络线上媒体宣传与推广,包括艺考动态、艺术家宣传与推广、高校艺术交流、艺术精英孵化、艺术机构宣传与推广、艺术馆运营、专题性展览、艺术品鉴赏与收藏等,为广大艺术家提供高品质服务。

标签: 腾讯新闻

发表评论

智杖百科 备案号:皖ICP备2023023635号 智杖百科 xml |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