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江西省抚州市广昌县青少年科技馆里,学生们在零距离体验科普、科学展品的科技魅力。视觉中国供图 2023年1...
2025-07-24 0 科学教育科技创新
2025年7月5日,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与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与科学教育研究中心,共同举办了2025年科学教育实践创新研讨暨科教研究生实习汇报会。来自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发展研究院、佛山市南海区大沥实验小学、深圳市龙华区未来小学、广州市执信中学附属琶洲实验学校等单位11位领导、专家及老师,以及我院科教导师与全体科教研究生参加了本次会议。
范冬萍院长代表科社院致辞,首先对莅临现场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范院长详细介绍了我院在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的理念,以及我院科教研究生实习的总体情况与高质量的就业概况。强调我院始终致力于提升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打造跨学科研究与实践团队,加强大中小学校一体化合作,为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优质的实践平台,充分展现了我院科学与技术教育专业建设的成效以及光明的发展前景。
上午,在科学教育实践创新报告环节中,来自中小学教学与研究领域一线位专家和老师,聚焦于科学教育实践的多元创新,分享了科学教育领域的特色创新成果与成功经验。
南海区大沥实验小学正高级教师刘少君老师,带来《教具变形记:从课堂痛点出发的创意逆袭》报告。她强调了教具创新在科学课堂中的重要性,并以“光的传播方向”“水的蒸发和凝结”“热的传递方式”等真实教学难题为例,展示了如何将生活材料转化为创新教具的过程。刘少君表示,教具创新的本质是让抽象概念可视化、复杂原理简单化,这有利于提升学生参与度,增强理解,以及培养动手能力。
深圳市龙华区未来小学教学处副主任鲁瑄老师,以《三维聚力—打造科学教育示范新高地》为题,分享了未来小学“引领层—枢纽层—实践层”的科学教育架构。在引领层,学校以“好奇心—实证精神—实践解决”为核心理念,将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开发多种跨学科项目课程。枢纽层则着力构建硬件、资源、师资的支撑体系,拥有700平方米的学习场域、AI象棋机器人等特色空间。实践层的创新尤为亮眼,从课堂教学、课程体系还有科学评价入手,让孩子们在真实之中成长。鲁瑄老师还提到“科学教育不是培养科学家,而是让每个孩子拥有用科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广州执信中学琶洲实验学校教研处主任吴佳丽老师,作了《科学院的科学教育实践创新路径探索——“三级体系”科学教育的建构与实践》的报告。吴老师向大家介绍了学校构建的科普、科教、科创三级课程体系:科普课程面向全体学生提升科学素养,科教课程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去体验科技的乐趣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科创课程则选拔优秀学生开展高难度跨学科项目。此外,学校还将科技节融入学期教学中,通过学科融合设计趣味项目,整合多方资源打造科技体验活动。
天河区教育发展研究院科学教研员、教育部基础教育科学教学指导专委会委员、正高级教师雷晓晖老师,带来《U-G-S-E协同育人:区域推进科学教育校本实施的天河探索》报告。雷老师详解了“高校—政府—学校—企业”的协同育人模式。天河区依托高校群资源,与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建立课程共建、师资培训机制;联合区科协引入企业资源,组织学生走进高校实验室学习更多科创课程。雷老师还提到天河科学课采用素养性命题,禁止刷题背书,却让学生在学业监测中感“压力小”。U-G-S-E协同育人模式推动区域科学教育发展,构建起科学教育生态闭环。
在跨学科与项目式教学交流研讨环节,广州市海珠区昌岗东路小学教导主任、正高级教师朱智毅老师主持了一场思想盛宴,同刘光何、莫广珍、吴淑卿、吴云、贾梦娟、程嘉伟等一线教师,围绕“如何突破学科壁垒实现真实问题解决”展开探讨。其中,莫广珍老师分享了“植物妈妈有办法”跨学科案例:语文课文与科学“种子传播”单元联动,构建起对植物生长的完整认知,跨学科不是简单叠加,而是要找到学科知识与生活问题的交叉点。贾梦娟老师以学校玉米种植项目为例,讲述了与学生一起经历的一学期探究过程,贾老师表示,课堂外的项目式学习更能有效提升学生探究能力,且这类动手实践活动深受学生喜爱,知识吸收更扎实,十分契合科学教育培养孩子探究能力的目标,凸显项目式学习在课内外开展的必要性。交流研讨中,专家们一致认为,跨学科教学意义重大,它有助于打破学科壁垒,培养学生科学思维与解决复杂问题能力,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为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
下午,在科教研究生实习汇报环节,我院18支实习队依次汇报了在实习学校的教育实践成果。各实习队以图文结合的主题形式,围绕实习概况与教学实践活动,并结合实习经历,向参会老师、同学们全面汇报了在实习期间的成长与收获。
来自实习学校一线位老师,分别对各实习队的汇报进行了点评。首先是莫广珍老师,她的点评关键词是“幸福”“扎实”“深度”,指出实习同学的实习过程扎实,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课外竞赛和德育工作,同时,建议同学们可以多关注未来教师成长规划的内容。接着,吴云老师用“感动”“震撼”“温暖”三个词进行了点评,强调实习生的探索精神、快速蜕变和对教育的热爱,表扬了实习同学在实习学校反复磨课、主动要求再上课的严谨态度,最后赠予同学们一句话:“一定要敬畏你上的每一节课,用行动告诉学生,科学是值得去热爱的。”之后,吴淑卿老师对实习生为实习学校所作的贡献表达了感谢,表扬了实习同学的反思能力,强调实习的成功离不开实习同学的努力、团队协作和创新,希望实习同学日后能脚踏实地并仰望星空。贾梦娟老师,认为实习队伍有两个优秀点:教学实践扎实和综合能力全面发展,指出实习同学善于融合教研与科技教育,参与AI教研活动,实现了学校与实习生的双向赋能。最后是程嘉伟老师,他十分认可实习队的实习成果,建议实习同学继续保持探索心,注意教学语言转化,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最后,我院科学与技术教育教学实践中心主任张旺君作总结发言。张旺君老师对整个会议进行了回顾,强调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推进,需要校内外多方力量的协同努力,希望在未来的研究生培养工作中,能够继续获得校内外导师、专家以及实习学校领导老师的支持,共同为科学教育领域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现了我院科学与技术教育专业的育人成果,更搭建了高校与中小学科学教育深度对话的平台。展望未来,我院将持续依托自身学科资源与教研优势,聚焦创新型科学教育人才培养,深化大中小学校协同创新机制,为我国科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标签: 科学教育科技创新
相关文章
近日,在江西省抚州市广昌县青少年科技馆里,学生们在零距离体验科普、科学展品的科技魅力。视觉中国供图 2023年1...
2025-07-24 0 科学教育科技创新
盛夏时节,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量子科技长三角产业创新中心实验室内,科研人员正分组在量子计算机实验样机上进行100+比特量子芯片的指标测试...
2025-07-24 1 科学教育科技创新
中国日报7月23日电 7月22日,2025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WAFI 对话在中国农业大学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中国农业大学校长、WAFI...
2025-07-24 0 科学教育科技创新
科学教育是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建设教育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基础。近日,科学技术普及法自2002年公布实施以来首次修订,把科...
2025-07-23 1 科学教育科技创新
7月21日,“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习视察长春新区五周年科技创新成果展”媒体开放日活动在长春新质生产力发展促进中心举行。...
2025-07-23 1 科学教育科技创新
习指出,要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在全球化资源配置与新一轮科技革命...
2025-07-23 2 科学教育科技创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