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情感透析文章正文

Cosplay“造梦”产业链:服饰销售毛利降至10% 毛娘盗图接单

情感透析 2025年07月14日 10:41 1 aaron

  穿上他的衣服,换上他的妆,做成他的发型,叶子(化名)变成了名侦探柯南。平时略显社恐的叶子,穿上装备后仿佛拥有了柯南的力量和精神,“平时不敢说的台词,不敢做的动作,此刻都将成为被赞美的特质。这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换装游戏,是一种深度的情感寄托。”

  公开数据显示,全球大约有1000万名Cosplay(角色扮演)爱好者。中国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二次元市场之一,2024年泛二次元周边市场规模约5977亿元,泛二次元用户超5亿人,其中Z世代(18-34岁)占比85%。而在这一庞大市场中,Cosplay占据重要位置。

  让叶子变成柯南的背后,是以角色扮演为核心,涵盖服装定制、摄影服务、赛事活动、IP衍生等分工明确的“造梦产业链”。Cosplay正在打破次元壁,成为Z世代消费浪潮中的一股强劲势力。

  作为Cosplay文化的一个深度参与者,叶子表示越来越多人开始理解并接纳这种二次元文化,“驱动这种转变的核心密码,是因为它精准的击中了Z时代的情绪刚需。”叶子认为角色扮演的本质是被定义为人格的临时授权,Cosplay把情绪价值的模型,定义为身份重塑的一个治愈力。有研究调查显示,72%的Coser会通过角色扮演获得现实压力的释放,或者是人格价值感的提升。

  星野(化名)也是一名有着多年Cosplay经验的二次元文化爱好者,容貌焦虑促使她倾向于选择戴着口罩或面具的角色,而Cosplay也成为了她独特的心理庇护所,“当穿上服装、戴上假发、完成妆容,彻底变身为某个动漫角色后,那些平日令人害羞的动作所带来的羞耻感会显著减弱,相反会更专注于如何精准还原角色的‘形’和‘魂’。”星野从高二开始接触Cosplay,彼时受限于学生身份和经济压力,早期仅参与寒暑假的漫展,频率约一年两次,且并非每次都进行角色扮演。“陌生人看不到我的脸,我就可以更好地融入角色,这种沉浸感会让我暂时抛开现实烦恼,越多人找你集邮(合影),而这就是对于你的肯定。”

  谈及自己的Cosplay经历,星野说曾在高温的五一假期挑战扮演《东京食尸鬼》中的角色“金木研”。厚重的皮质口罩、皮裤、多层衣物以及束胸带来的不适感是显著的挑战。然而星野一旦将注意力完全投入到模仿角色中,便会不自觉地沉浸于角色行为,这种深度代入不仅能暂时忘记现实中的烦恼,甚至能冲淡身体上的不适。

  最令她欣慰的莫过于付出获得认可,“尤其当有小朋友认出角色,请求和我合影时”,那种被肯定的喜悦被她形容为“无价的”体验。

  星野认为,对于大多数Cosplay和二次元文化爱好者而言,其驱动力更多的是源于对虚拟角色、二次元文化的深刻热爱,以及成功扮演所带来的巨大正向反馈。

  “可能平日里不起眼的一个人,是漫展聚光灯下的焦点,在社交媒体发布自己的Cosplay照片,会得到数不清的赞赏,这种满足感才是他们一直出Cos的动力。”

  公开数据显示,像叶子这样的角色扮演爱好者,全球约有1000万名。仅2023年他们的支出就高达48亿美元,平均每位用户每年在Cosplay上消费480美元。从人群画像来看,近五成Cosplay消费者年龄在18至24岁之间,超过两成在25至30岁之间。根据《中国二次元服装消费市场分析报告》显示,Cos服装的单笔消费金额多集中在100至500元之间。

  为角色扮演爱好者造梦的背后,是一条涵盖服装定制、摄影服务、赛事活动、IP衍生等分工明确的二次元产业链。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二次元服装行业现状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二次元市场规模已高达1200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的二次元市场之一,并且这一数字仍在持续增长。预计到2025年,中国二次元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数千亿元级别。

  在Cosplay周边品类当中,为Coser们打造华丽服饰、助其化身二次元角色的服装生产企业,是这一庞大产业链中的重要核心。根据贝哲斯咨询发布的数据,2024年全球Cosplay服装市场规模达47.5亿美元,预计到2029年,这一数字将增长至86.5亿美元。Cosplay服饰品牌三分妄想成立于2011年,创始人庄静婧表示当前国内Cos服饰市场正处于显著转型期,“Cos服饰的生产模式已从早期纯手工制作转向工业化生产,这也显著提升了量产速度与产品性价比。”

  对于当下国内的Cos服饰市场的发展,庄静婧表示,这一变化直接推动了Cos服饰市场格局的扩大,“过去仅有头部IP能实现规模化量产,如今随着用户基数的增长,非头部IP也具备了工业化生产的可行性,促使行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多元化发展态势”。庄静婧也观察到了近年来消费者们显著的需求变化,“受众范围从Z世代、Alpha世代(10后)延伸至80后父母带娃参与,参与到这一领域的群体呈现指数级扩张”。

  当下国风潮流、虚拟偶像等趋势,也逐渐影响到了Cos服饰产品的设计方向。“以往的产品设计方向是以日系风格居多,现在我国传统文化进入到大众的新喜好,无论是Coser们,还是像我们这样的生产创作者,都开始深入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服饰”。庄静婧表示,企业会深入研究角色背景对应年代的文化特征及相关出土文物,严谨考据服装版型,并在此基础上巧妙融合现代穿着便利性需求,实现文化底蕴的创造性再现与融合。

  谈及企业核心竞争力,庄静婧强调设计是核心驱动力。针对当下部分消费者认为产品“贵、慢”的反馈,庄静婧将其归结于企业对品质的极致追求,研发阶段坚持多层次材料搭配、多工艺叠加及多轮打样;生产阶段实施多道严格质检。

  国内知名Cos服饰企业漫囧创始人董儒认为,随着Cos群体规模扩大,行业参与者数量激增,导致市场混乱且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相比五年前,Cos服饰店铺数量增长了十几至二十倍,行业竞争正在加剧。”董儒表示,核心消费者仍集中在15-25岁的学生群体,他们对产品的品质、还原度、版型和美观度要求较高,同时价格敏感度显著。“尽管部分消费者会采购价格在5000元以上的高端定制产品,但目前Cos服饰的主流市场仍以300元-500元的中低端价位为主。”

  “Cos服饰因设计复杂、工艺繁多,生产成本远高于普通服装。”董儒表示,一套400元的服饰需包含数十个部件,而普通品牌T恤仅需一两种面料。除了材料、部件以外,Cos服饰产品的设计开发周期往往长达2-3个月,其中设计和生产的时间均需要30-60天。在生产工艺的高昂成本之外,随着二次元文化的盛行,董儒察觉到行业内涌入了越来越多的从业者,而这产生激烈竞争引发价格战。“行业毛利率从五年前的50%骤降至当前的10%,部分厂商甚至面临亏损,内卷导致利润消失,目前对于多数Cos服饰企业而言,维持运营已十分艰难。”董儒坦言,尽管消费者对品质要求提升倒逼厂商改进工艺,但价格难以同步上涨,厂商需在有限利润空间内持续优化产品。

  对于市场的趋势演化,董儒认为游戏类IP产品需求显著上升,而这也印证在了漫囧的销售数据上。“游戏类IP的服饰产品占漫囧销售额的80%,而动漫类占比相对下降。”董儒认为,游戏角色的Cos热度正与动漫角色拉平甚至反超,这一趋势源于游戏产业的快速发展,“年轻消费者愈发注重产品的‘情绪价值’,他们更愿意为喜好和情感满足买单”。

  庄静婧指出,行业需规范并建立统一标准,使消费者能选择真正优质产品,而非受困于盗图、盗版、虚假宣传或“品牌同源”等乱象。“当前行业标准缺失,市场竞争激烈且混乱,消费者面临巨大甄别难度,难以判断产品优劣与真伪,难以实现‘所见即所得’的消费预期。唯有构建健康、透明的行业生态,方能支撑产业的长远良性发展。”庄静婧认为,除了建立专业团队系统收集消费者反馈之外,还需通过提升整体开发与工厂管理水平逐步解决。

  庄静婧表示,如今Cosplay已从上世代的“叛逆玩物”,蜕变为新一代的“主流娱乐”,这一转变催生了妆娘、毛娘、摄影师、道具师、后期师、剪辑师等高度细分的专业职业,许多高技术玩家经过数年沉淀成为全职从业者,完善的配套服务大幅降低了普通用户的尝试门槛。

  除了Cos服饰之外,Cosplay的妆造所需的美瞳、化妆品、假发等产品的市场体量也呈现出了精细化、高粘性的消费趋势。根据艺恩发布的《2025美瞳消费趋势报告》,Cosplay等颜值经济驱动了美瞳热度上扬。CBNData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线彩瞳品牌GMV合计份额已超50%。

  妆娘们的任务是将二次元角色的妆容精准还原到Coser脸上,同时兼顾个人面部特点的修饰。“工作中遇到一些眼睛特别肿或皮肤状态不太理想的Coser,我会多花些时间帮他们调整眼型,力求更贴近二次元角色的妆造效果。”作为一名从业多年的妆娘,段段(化名)表示,最初出于对Cosplay的热爱,跟着网络教程自学化妆技术,后又通过与其他妆娘的交流学习不断提升,数年前入行后从兼职妆娘逐渐成长为现在的全职妆娘。

  从业多年的妆娘六殊(化名)表示,如今的Coser普遍偏好浓妆,这一方面与服务对象从学生转变为有一定消费能力的上班族相关,另一方面也反映出Coser更愿意增加预算,并对妆娘的技术实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妆娘小羊(化名)认为,亲和力与优质的售后服务同样不可或缺,“我通常会提供卸妆服务及免费的小配件”。

  技术挑战之外,市场“内卷”也给妆娘们带来了巨大压力。“行业越来越卷,原本不大的圈子,现在甚至出现了未成年人参与接单的现象。”小羊表示,当前最大的冲击源于价格战,有限的市场需求与日益增多的从业者迫使大家竞相压价。更严峻的是,部分技术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低价入场,不仅扰乱了市场价格体系,也导致服务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段段认为,当前妆娘市场的价格体系可谓乱象丛生,市场中还混杂着部分不守诚信的从业者,“亟需行业组织牵头制定明确的服务标准与定价参考,才能有效规范市场行为”。

  在完成妆造后,为了更加符合二次元角色的形象,一顶合适的假发也是Coser们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

  在毛娘大鱼(化名)的工作台上,摆放着各式剪刀、发夹、直发器等工具——这些是日常创作不可或缺的“老搭档”。在大鱼看来,最难掌握的是形成个人风格。“模仿他人作品无法支撑毛娘长久发展。一旦换新角色,就可能因缺乏原创理解而造型失调。”大鱼强调,毛娘最重要的是持续提升自身审美与手艺,最终形成独特的个人风格。

  对于去年年底才刚刚接触毛娘这一行业的凛音(化名)来说,成为毛娘的契机则是来源于朋友们的认同,“机缘巧合下,朋友说我修的假发挺好看,鼓励我试试当毛娘。”凛音的毛娘学习之路始于网络,“最早是系统地搜寻教程,边学边动手实践是关键”。

  无论专业毛娘还是初学者,大鱼和凛音都敏锐地察觉到近年来Coser对于高质量和多元化需求在日益剧增。大鱼认为早期的假发造型普遍追求“建模感”,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爱好者增多,衍生出了自然感、毛流感等多种风格。凛音也表示,Coser们的偏好正在逐渐转向追求更具三次元真实感的“毛流感”假发。

  随着入行者增多,毛娘行业不仅遭遇了与妆娘领域类似的价格内卷,更因缺乏行业标准而饱受抄袭问题困扰。“Cos假发行业如今越来越卷,但竞争焦点并非质量,而是价格。”凛音表示,目前毛娘行业内存在着价格竞争的现象,这导致那些既非网红、又不愿压价的技术型毛娘接单困难,进而引发严重的技术焦虑。大鱼则指出当前的核心痛点在于消费者与假发的适配度,“并非每位客户都拥有完美的头型与脸型。他们可能苦等多时,最终却发现假发佩戴效果不佳,甚至放大了自身缺点”。大鱼透露,由于当下行业内欠缺标准的原因,盗图接单、抄袭争端、在社交平台上挂人等乱象也层出不穷。

  在Cos经济产业链中,摄影师是串联创意落地的核心环节。对于大多数摄影师而言,他们的职业路径多始于兴趣与设备机缘。酱油(化名)于2013年期间在朋友带领下开始了自己的拍摄之旅。面对复杂实景中的二次元氛围营造,酱油尤其擅长灯光把控,“我常用特殊灯光最大限度的还原画面氛围,但对于瞬息万变的漫展抓拍,‘拍到’往往比‘拍好’更重要”。

  涉足摄影领域仅四年的云嫣(化名)坦言,在实际拍摄过程中,更是致力于“在真实的环境中寻找角色真实存在过的痕迹”。随着互联网与社会环境的发展,云嫣敏锐地捕捉到Coser需求的变化,“如今的Coser更愿意增加预算,但对摄影师技术和成片质量的要求也显著提高”。

  谈及互联网普及对二次元摄影的影响,资历颇深的酱油感触尤为深刻,“如今互联网普及让二次元文化受众更广、更年轻化”。相应地,Cosplay的创作方式也发生巨变,“以往追求一套高质量‘正片’(有排版的摄影作品)需寻求后期或自行修图,耗时往往长达半月甚至数月。如今的创作者们心态更趋灵活,在短视频强大滤镜功能的赋能下,随手拍摄动态视频即可获得视觉冲击力,创作效率显著提升”。庄静婧表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Cosplay活动的核心媒介正经历从平面摄影向短视频内容的深刻转型。

  这也让Cos拍摄从业者忧虑。酱油表示,目前的Coser低龄化现象普遍,专业素养相对欠缺,对拍摄要求不高,更多依赖后期处理,有时甚至忽视了前期准备的重要性。“相较五年前而言,当下环境出Cos的门槛显著降低,变得简单了,但整体的专业性也变低了。从业者们越来越多,但拍摄的质量反而降低了。”另外,摄影作品版权和肖像权也是行业发展隐患。酱油表示行业内有部分Coser会因为肖像权的问题与摄影师产生分歧,而为了避免纠纷,前期的沟通尤为关键。云嫣也认为,部分从业者缺乏基本职业规范,常遭遇他人盗图并冒充原创者或合作方的情形,而这一现象也往往很难通过有效的方式进行维权。

标签: 情感分析常用方法

发表评论

智杖百科 备案号:皖ICP备2023023635号 智杖百科 xml |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