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连续12年成为全球更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8月2日,记者从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新闻发布会获悉,我国作为全球更大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地位持续巩固。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由2015年的7.0万套增长至2024年的30.2万套,连续12年成为全球更大工业机器人市场。我国是全球之一大机器人生产国,工业机器人产量由2015年的3.3万套增长至2024年的55.6万套,服务机器人产量为1051.9万套,同比增长34.3%。
我国机器人领域科技创新持续突破。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徐晓兰介绍,2024年,我国机器人专利申请量占全球机器人专利申请总量的2/3。精密减速器、高性能伺服驱动、智能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由十年前的严重依赖进口,到如今已形成丰富的自有产品谱系。
“机器人大模型、智能协同控制、人机交互、多模态感知等核心技术不断突破,运动能力显著增强,通过AI控制算法的优化,国产机器人可实现毫秒级动作响应,稳定性、灵活性、连贯性持续提升。”徐晓兰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人形机器人在运动性、灵巧性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整体水平处于全球之一方阵。人形机器人由十年前的简单肢体控制,到如今拥有了聪慧的“大脑”、敏捷的“小脑”、灵活的“肢体”,用上了国产无框力矩电机、空心杯电机、行星滚柱丝杠等核心零部件。
徐晓兰提到,自年初以来,随着人形机器人频频火爆出圈,国内人形机器人企业订单爆满,彰显了这一领域的广阔发展空间。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之后的又一颠覆性产品,在家政服务、生产制造、仓储物流、边防海防、教育医疗等场景发挥重要作用,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大会期间将举办中国人形机器人百人会,研判人形机器人最新技术趋势与产业发展方向,汇聚资源资本,营造有利于人形机器人产业生态的开放式、国际化交流合作平台。
在应用场景方面,工业机器人应用已覆盖国民经济71个行业大类、236个行业中类,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已跃升至全球第三位。服务机器人在家用服务、仓储物流、商用服务、养老助残、医疗康复等领域的渗透率显著提升。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厂商在全球商用服务机器人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出货量占比高达84.7%,规模优势明显。国产割草机器人、喷药机器人等农用机器人在全球市场中占有较大份额。特种机器人在大科学工程、重大基础设施运维与深海探测、应急救援、矿山、民爆、电力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总部党委书记陈英介绍,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将于8月8日~12日在北京举办,大会主题为“让机器人更智慧,让具身体更智能”。主论坛设置“产业发展”“创新应用”“技术融合”三大篇章,国际机器人联合会主席伊藤贵之、电子与电气工程师协会主席凯瑟琳克莱默、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等嘉宾分享全球机器人产业趋势与动态。
博览会汇聚200余家国内外优秀机器人企业的1500余件展品,其中首发新品100余款。50家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将带来最新展品及行业解决方案,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参展数量创同类展会之最。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
熔盐反应堆尾气罐中的钚特征及安全保障措施 MDPI Journal of Nuclear Engineering
标签: 科学教育与新质生产力
相关文章
-
山西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举行 省委常委会主持会议 省委书记唐登杰讲话详细阅读
中国山西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于2025年8月8日至9日在太原举行。山西日报记者史晓波摄...
2025-08-13 13 科学教育与新质生产力
- 详细阅读
-
倪岳峰在石家庄市调研详细阅读
8月7日,河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倪岳峰在石家庄市调研。他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重要讲话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人民城市人民...
2025-08-11 13 科学教育与新质生产力
-
倪岳峰在石家庄市调研时指出 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 精心培育创新生态 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详细阅读
8月7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倪岳峰在石家庄市调研。他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重要讲话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
2025-08-10 13 科学教育与新质生产力
-
深刻理解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详细阅读
习2023年9月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在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5-08-07 12 科学教育与新质生产力
-
【理响中国】科学把握新质生产力的主导动力、核心标志与内在要求详细阅读
2023年9月,习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指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1],这是新质生...
2025-08-07 11 科学教育与新质生产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