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中的新疆丨“新疆号”划破长空 奔赴抗日前线
“大家看,这段视频讲述着献机运动的往事,让我们循着一帧帧黑白影像,一同回望那段峥嵘岁月。”7月18日,在位于乌鲁木齐市的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展厅里,五年级的小讲解员穆合丽沙阿不都热依木清脆的声音在展厅里回荡。
她身旁,几位参观者正凝视着屏幕上的画面。那些带着历史温度的光影记录,在小讲解员的讲述中,渐渐拼凑出烽火年代里,新疆各族民众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赤诚画卷。
7月18日,在位于乌鲁木齐市的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的展厅里,五年级小讲解员穆合丽沙阿不都热依木向参观者讲解献机运动。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宋雅文摄
1938年8月24日,10架“新疆号”飞机,满载着新疆各族民众对抗战的无私支援,飞往抗日前线,参加了武汉保卫战。它们向日军发出猛烈打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空军力量薄弱,在与日军的空战中处于劣势,飞机数量匮乏成为制约抗战的一大难题。
此时的新疆,虽交通闭塞、经济相对落后,但各族民众的爱国热情却如熊熊烈火般燃烧,以炽热的爱国情怀回应着前线年,新疆民众抗日救国后援总会发起捐献飞机援助前线抗战的运动。
“当时的新疆地广人稀,各族民众生活困难,却纷纷响应号召,无论男女老少、何种职业,都踊跃解囊相助。从城市到乡村,从机关团体到普通家庭,捐献热潮如燎原之火,势不可挡。”新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副院长闫存庭说。
闫存庭介绍,新疆的献机捐款有个鲜明特点实物占比极高:温宿县一位妇女慷慨捐出丈夫生前留下的27个金元宝;一位78岁的老太太,捐出了自己唯一值钱的金耳环;喀什一位贫苦寡妇,捐出了自己一穗一穗拣来的一袋小麦;若羌县的农民、矿工等各界群众集体捐献300只羊、80头牛、32峰骆驼
在我国著名爱国宗教人士马良骏的倡导下,迪化(今乌鲁木齐)及周边的献机捐款迅速开展。商贩拿出经营所得,农民变卖粮食牲畜,连生活拮据的普通民众也尽力凑出零钱,形成了“人人愿为献机出份力”的热潮。
新疆各族民众为抗战捐献飞机一事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赢得社会各界广泛赞誉。《新华日报》以《新疆同胞献机十架》为题报道了此事,称其“仪式庄严热烈,空前未有”。
“一县一机运动,把新疆各族民众的献机热情推向了新的 *** 。”闫存庭指着“一县一机”运动劝募委员会各区市捐款统计表说。
1943年,新疆掀起声势浩大的“一县一机”运动,各族民众争相捐献财物购机,热潮席卷天山南北。
为让更多人直观了解献机运动,《新疆日报》刊登抗战题材漫画作品木刻连环画《献机救国》,风格犀利,形式活泼,成为献机宣传的有力武器。和阗区(今和田)一边编印街头壁报、画报,一边召开献机运动报告大会,各机关、群众团体、学校等1700余名各界代表当场捐出5万余元;哈密区先以表演戏剧及歌舞点燃街头,再深入乡村因地制宜劝捐;乌苏县城贴满献机标语与漫画,文化剧团沿街表演助兴,机关带头募捐,民众热烈响应,仅两天就筹得4万余元。
在位于乌鲁木齐市的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的展陈记录了抗战时期,新疆各族民众献机捐款的历史。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宋雅文摄
在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展厅里,独山子炼油厂职工献机募捐表引得不少参观者驻足。徐德成月薪65元,捐款150元;库尔班月薪60元,捐款100元;哈斯木月薪110元,捐款160元这些靠微薄工资维持生计的职工,在国难面前掏空积蓄,每一分捐款都浸着血汗,映照出抗日到底的决心。
据《影像伊犁纪事》记载,伊犁响应全国“一县一机”捐献运动,成立献机运动劝募委员会,各族民众踊跃竞献。于是,“新疆伊宁一号”“新疆伊宁二号”“新疆绥定号”“新疆霍尔果斯号”“新疆巩留号”13个带着家乡名字的飞机,从边疆“飞”向了前线。
“有人说边疆远,可那会的爱国心,一点都不远。”闫存庭动情地说,“这攒起来的哪是飞机?是能顶住风雨的脊梁,是爱国抗日的坚定决心。”
在中国领导下,新疆的献机运动像一场跨越戈壁草原的接力。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的时刻,新疆各族民众响亮地喊出了“抗战一日不停,吾人的募捐活动一日不止”的时代强音。
“在抗日战争期间,新疆共捐献了154架飞机,用以支援抗日前线。每次翻开这些档案,字里行间都像有声音在响。”闫存庭说。这位研究献机运动多年的学者,早已把这段历史刻进心里,“这一笔笔捐款,有牧民的牛羊钱,有农民的血汗钱,有老人的养老钱他们捐出的哪里是钱?是宁舍小家保大家的决心啊。我们要做的是把这段历史记录下来,让爱国精神代代相传。”
年轻父母牵着孩子的手,在老照片前驻足,轻声给孩子讲“新疆号”的故事暑假的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里,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妈妈,他们为什么要把自己辛苦挣来的钱都捐出去呀?”扎着马尾辫的小姑娘仰着脸,望着捐款表上密密麻麻的名字问。乌鲁木齐市民陈雪蹲下身,轻声说:“那时候我们的国家就像遇到暴风雨的大船,大家把攒下来的钱变成船帆,才能让大船顶住风浪呀。”
展厅里,穆合丽沙的讲解仍在继续,她指着屏幕上“新疆号”战斗机编队的影像,满脸凝重:“老师告诉我,这些飞机上载着的,是新疆各族人民对祖国最深沉的爱。我们要接过先辈们的接力棒,好好学习,建设家乡,让这份爱永远传递下去。”
从“新疆号”到“一县一机”,从当年的募捐箱到今天的纪念馆,变的是岁月流转,不变的是新疆各族民众紧贴祖国的心。那些曾经为献机奔走的身影或许已远去,但他们用赤诚浇筑的精神,像天山的雪水,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生生不息。
标签: 央视新闻官网
相关文章
-
洛杉矶市长批特朗普越权详细阅读
针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正在部署国民警卫队至华盛顿一事,洛杉矶市长巴斯11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批评称,特朗普的这一举措令人不安且超越了总统...
2025-08-13 20 央视新闻官网
-
根本玩不够!这个暑假各地文旅都在放大招→详细阅读
“避暑游”吸引大批游客。在新疆阜康市的天山天池,这里平均气温在20℃左右,成为避暑观光的热门之选。当地依托天池景区,升级乡村游基础设施...
2025-08-13 16 央视新闻官网
-
【活力中国调研行】藏毯织出创新范儿详细阅读
(新闻联播):青海藏毯是一项流传千年的手工技艺。如今,当地在文化传承的基础上,加快科技创新,推动藏毯产业走向智能化、定制化生产,也带动...
2025-08-13 17 央视新闻官网
-
国台办:欢迎台湾演艺人员前来大陆发展详细阅读
5月28日,国务院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对当局要查处配合大陆对台所谓“统战”的台湾艺人,国台办发言人日前表示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他们...
2025-08-13 15 央视新闻官网
-
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将于6月10日在安徽合肥举办详细阅读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5月14日召开发布会,中央网信办、安徽省等相关负责人介绍了“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的相关筹备情况。...
2025-08-11 17 央视新闻官网
-
台风“杨柳”或两次登陆我国 明夜起进入台风雨核心影响时段详细阅读
中国天气网讯 今年第11号台风“杨柳”正一路西行,直奔我国东南沿海,并可能先后和闽粤一带沿海。明天(8月12日)夜间起,台风雨核心影响...
2025-08-11 18 央视新闻官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