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给一线医护人员开心理“药方”
“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防控一线救援医护人员既是感染疫情的高危人群,也是出现心理应激问题的高危人群。”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委员、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党委书记、临床心理科主任医师孟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医务工作者是令人敬佩的“逆行者”,身处危机救援之一线的医护人员,体力透支,精神高度紧张,他们与普通人一样,面对心理应激的时候,也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属于之一级重点干预人群。
在她看来,紧急医学救援时,医护工作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包括多个方面,具体来看:面对大量涌入的患者,这些一线工作者会感到压力、无助和恐惧,以及患者的不满情绪、攻击性行为导致的人身安全威胁;早期医疗防护、诊疗物资的缺乏,工作场所隔离不良,担心自身被感染;对救援时限的不确定感,看见同事在工作中被感染后的悲哀和无助等;担心家人的健康、被感染,家人出现危机时,无法帮助和照顾的内疚,等等。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刘正奎说,一线医护人员在做好科学防护的同时,必须要注意觉察自己的情绪。超负荷工作后,如果出现极度疲劳、难以抑制焦虑、紧张易怒、记忆力下降等现象,并伴随眩晕、头痛、失眠、呼吸困难、恶心、肌肉紧张、发抖等躯体化症状,这很可能是“情绪已近崩溃”的征兆,要立即适度休息或求助专业心理支持。
刘正奎给一线个具体的自我解压“药方”:对工作进行自我梳理,尽可能“把控节奏”,自我接纳与肯定,建立合理的疫情影响预期,掌握身心放松技术,利用碎片化时间做心理调适,学会情绪表达,在现有环境中寻找“支持同伴”,主动联系,感受家人的鼓励与支持,等等。
他说,在寻找“支持同伴”情绪表达方面,同为医护人员更会设身处地接纳彼此感受,“哪怕几句话、互相问个好,或者一个简单的情绪分享,都会是坚持战疫的更大动力”;在家人的鼓励与支持方面,“亲人的声音、一句话,都会是自己强大的心理支持”。
“这还需要强大的支持系统建设。”孟馥认为,救援一线医护人员的团队建设很重要,比如,实行合理的岗位轮换制,让医护人员从事不同应激水平的工作,尤其限制高应激水平的工作时间,保证休息、充足的睡眠、安静的休息场所,保障水、饮食的供应,工作所需物资充足等。再比如,要保持与家人以及重要的他人的联系,以获得专业方面的有力支持和指导。同时,要有锻炼的机会,尽快恢复体力。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大学副教授徐凯文也认为,作为高危人群,疫情防控一线医护人员需要给予科学的心理干预支持,包括要解决充分的抗疫防疫设备、器材、药品,要安排好休息场所、后勤保障、轮岗安排、每日心理减压讨论会等基本支持;在社会支持系统方面,他认为,要从亲朋好友那里构筑长期、稳定的心理支持,社会大众则要少苛责、多肯定,一线医护人员也要不看或少看 *** 信息,避免受负面情绪影响。
孟馥还给出一个建议:一线人员一旦有轻度反应及部分中度反应,可以通过休息、离开现场、充分知情而自动恢复;而对于重度及有些难于通过休息恢复的中度反应,则应该采取更有针对性的休息及治疗、康复措施,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标签: 透支心理学
相关文章
- 详细阅读
-
稀缺心态:心理学揭示焦虑、拖延与冲动消费的根源及破解之道详细阅读
在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压力也随之而来。很多人都发现,自己在面对资源稀缺时,心中常常涌起一种无形的焦虑。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总...
2025-08-11 10 透支心理学
-
大学生留下透支消费后遗症详细阅读
“现在的大学生真是有‘魄力’,十一为了凑些过节费,这一周来,光是学生们的手提电脑就收了好些,随身听、MP3、MP4什么的就更不用说了。...
2025-08-10 9 透支心理学
-
调查称284%受访青年每月消费均会透支工资详细阅读
青年群体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一直颇受关注。有青年崇尚“该花就花”,认为趁年轻要对自己好些,有青年则坚持规划储蓄,认为年轻时就要为未来多...
2025-08-10 8 透支心理学
-
和珅的贪腐:从历史角度看现代人的欲望困境详细阅读
1799 年正月,和珅的府邸被查抄时,清单上的数字让嘉庆皇帝震惊:黄金 32000 两、白银 300 余万两、当铺 75 间、良田 8...
2025-08-08 9 透支心理学
-
人到中年:警惕亲情借运背后的情感剥削陷阱详细阅读
在快速变迁的社会图景中,50+人群正经历着独特的家庭关系挑战。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中年空巢家庭比例已达37%,这一群体在面临职...
2025-08-08 9 透支心理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