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医堂健康小知识:夏季中医养生饮食该怎么做
炎炎夏日,人体阳气外浮,腠理开泄,出汗增多,易耗气伤津,加之暑多夹湿,脾胃功能常受影响。谷医堂提醒,夏季养生饮食需紧扣“清、补、淡、利”四大原则,通过食物调整身体气血平衡,安然度夏。
清解暑热为首要夏属火,与心相应。暑热当令,易致心烦气躁、口干舌燥甚至发热。饮食应选择天然具有清凉属性的食材:瓜茄当家: 冬瓜、丝瓜、黄瓜、苦瓜、番茄等,味甘性凉或微寒,能生津止渴、清热解暑。苦瓜尤其推荐,其味苦入心,清心除烦效果佳。汤水清润: 绿豆汤、莲子心竹叶茶、酸梅汤、新鲜荷叶煎水代茶饮,不仅生津止渴,更能有效解暑热,安抚心神。清凉果品: 西瓜(适量)、梨、荸荠等,能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注意:瓜果多寒凉,体质虚寒者不宜过量。补益气津是根本汗为心液,过量出汗会耗伤人体气与津液,导致疲倦、口干、少气懒言。补益并非用滋腻补品,而是选用性质平和或微凉且能益气养阴的食材:益气养阴佳品: 鸭肉(性凉)、莲子(健脾养心安神)、百合(润肺养心)、芡实(健脾除湿益肾)。推荐“冬瓜薏米老鸭汤”、“莲子百合绿豆汤”。适当喝粥: 如小米粥、荷叶薏米粥、百合莲子粥等,既能补充水分和碳水化合物,又易消化吸收,滋养脾胃。酸味收敛: 适当加些醋或食用乌梅、山楂、柠檬、西红柿等酸味食物,有助收敛耗散之气津,促进津液生成(酸甘化阴),开胃消食。清淡易化是保障夏季人体阳气在外,脾胃功能相对减弱,消化能力下降。饮食务必清淡,减轻胃肠负担:减少油腻厚味: 肥肉、煎炸烧烤、粘腻甜品(如奶油蛋糕)等应少吃甚至不吃。烹调多选蒸、煮、炖、凉拌。控制辛辣 *** : 过度辛辣(如辣椒、花椒、酒类)易助热上火,消耗津液,加剧夏日不适。细嚼慢咽: 利于食物消化吸收,减轻脾胃工作负担。遵循“每餐七分饱”原则,避免过饱积食。健脾利湿是关键长夏多湿(尤其南方梅雨季)。湿邪困脾,易致食欲不振、腹胀便溏、身体困重。饮食上需注重健脾、醒脾、利湿:健脾利湿食材: 薏米、赤小豆、玉米须、白扁豆、冬瓜(含皮效果更好)、鲫鱼等。推荐“薏米赤小豆汤”、“陈皮炒白扁豆”。芳香化湿食材: 藿香、佩兰(可泡茶)、陈皮、生姜(少量可温胃化湿)。日常烹饪可加少许陈皮、生姜醒脾提香。慎食生冷: 冰镇饮料、生冷瓜果虽一时解渴,但最易损伤脾阳,导致内湿凝聚,引发或加重腹泻、腹痛等问题。饮用常温或稍温的水更佳。谷医堂贴心提醒:个体化调整: 上述为普遍原则,但个人体质有别。如阳虚体质者在夏季过食寒凉会更伤阳气;湿热体质者则需侧重清热化湿。若有特殊健康状况,建议寻求专业中医师指导。食材安全与适量: 选择新鲜、当季食材。功效描述基于传统食养经验,并非替代药物。任何食材都需适量食用。饮食配合生活: 配合规律作息(如子午觉)、适度运动(清晨或傍晚)、保持情志舒畅,能让夏季养生效果事半功倍。遵循中医“天人相应”之道,科学安排夏季饮食,以清为补,调理好内在脏腑,才是谷医堂传承智慧的夏日安康秘诀。
标签: 7个夏季养生小知识
相关文章
-
跨越大半个世纪 抗战烈士季伟终与亲人“重逢”详细阅读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日前,抗战烈士季伟的侄儿王亦禹等亲属,从重庆市丰都县千里奔赴湖北省应城市,前来祭奠季伟烈士。79岁的王...
2025-08-26 8 7个夏季养生小知识
-
人到老了才明白家庭的根本出路在哪里?有三条路别忽视详细阅读
楼下老陈退休三年,上个月女儿考上了博士。整栋楼都听见老陈家中传来的笑声,还有那抑制不住的自豪:“咱们家就指望你了!”...
2025-08-25 8 7个夏季养生小知识
-
午睡不小心进入深度睡眠详细阅读
近日,农业农村部、水利部、应急管理部、中国气象局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立足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分区分类指导,细化实化措施,确保...
2025-08-25 8 7个夏季养生小知识
-
本se MBA智库详细阅读
一个背景是,目前,我们所面临的国家安全问题的复杂程度、艰巨程度明显加大;要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
2025-08-24 8 7个夏季养生小知识
-
铜川宜君:义诊“直通”家门口 服务群众零距离详细阅读
“不用出村就能让专家看病,还学到保健知识,这义诊太贴心了!”“李大夫,您上次开的药吃完头不晕了!”铜川市宜君县彭镇湫沟村义诊现场,村民...
2025-08-24 8 7个夏季养生小知识
-
51cgfun详细阅读
中央要求谋划新一轮财税改革,税制改革是重头戏,未来增值税、消费税、个税等主要税种还将有进一步改革举措。笔者呼吁,在税收征管不断强化的同...
2025-08-24 8 7个夏季养生小知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