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书库/清华大学图书馆官网网址
清华大学图书馆老馆有什么历史?
1、清华大学图书馆,源于1912年的清华学堂藏书楼,是清华园内的历史悠久的建筑物之一。清华大学图书馆由图书馆总馆(老馆、 西馆、北馆)及文科、美术、金融、法律、 经管、建筑等六个专业图书馆和若干院系资料室组成,馆舍总面积7万余平方米。总馆:包括老馆、西馆(逸夫馆)及北馆(李文正馆)。
2、年,清华学堂成立,随之建立了初期的小规模图书室,名为清华学校图书室。1919年,独立馆舍落成,建筑面积2114平方米,图书馆更名为清华学校图书馆。1928年,国立清华大学成立后,图书馆规模扩大,1930年至1931年间,又扩建了馆舍,总面积增至7700平方米,可容纳30万册图书和700余席阅览座位。
3、清华大学图书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2年清华学堂改建为清华学校时,当时正式建立了小规模的图书室,称为清华学校图书室。1919年3月,图书室独立馆舍(现老馆东部)落成,并更名为清华学校图书馆。1928年,随着学校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图书馆也随之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图书馆。
4、这就是清华人为之自豪的图书馆老馆。它最早落成于1919年3月。1928年,清华学校改为国立清华大学后,馆藏逐年大量增加。1931年11月,馆舍扩建竣工,新增了中部和西部的建筑,与东部浑然一体。图书馆面积增至7700平方米,可容书30万册,阅览座位700余席。不久后,朱自清教授担任了图书馆委员会主席。
清华大学北馆又叫什么楼
清华大学北馆又叫李文正馆。该馆学名为李文正馆,因为它是由著名华人金融家、实业家、印尼力宝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文正先生捐资建设。又因为它位于图书馆总馆体系的北侧,所以叫北馆, 北馆建成后与老馆、逸夫馆共同组成藏书丰富、功能多样的综合性、现代化的清华大学图书馆总馆。
清华大学图书馆,源于1912年的清华学堂藏书楼,是清华园内的历史悠久的建筑物之一。清华大学图书馆由图书馆总馆(老馆、 西馆、北馆)及文科、美术、金融、法律、 经管、建筑等六个专业图书馆和若干院系资料室组成,馆舍总面积7万余平方米。总馆:包括老馆、西馆(逸夫馆)及北馆(李文正馆)。
北京大学:拥有逸夫教学楼,作为该校的重要教学设施之一。清华大学:同样设有逸夫教学楼,为该校师生提供优良的学习环境。西南大学:其图书馆北馆新馆逸夫楼用于保存抗战珍贵书籍及国民 *** 档案,少数民族文献。资源环境学院逸夫楼用作资源环境学院办公教学及实验。合肥工业大学:逸夫楼为科教楼和建筑艺术馆。
总馆包括老馆、西馆(逸夫馆)及北馆(李文正馆),而西馆由清华校友、建筑学院教授关肇邺设计,北馆由华人金融家、实业家、印尼力宝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文正先生捐资建设,体现了清华大学对图书馆的重视与深厚的历史积淀。
中国工具书 *** 出版总库基本介绍
中国工具书 *** 出版总库,通称《知网工具书库》或《CNKI工具书库》,是一个权威、精准且持续更新的百科知识宝库。它收录了来自200多家知名出版社的6000多部工具书,包括语文词典、双语词典、专科辞典、百科全书等多种类型,约1500万个条目和70万张图片。
○ 汇集了近200家知名出版社的精品工具书。合作的出版社与收录书目随时增加。○ 100%获得授权,其中80%的工具书获得独家授权。○ 多种检索入口:提供“词目”、“词条”(全文)、“书名”、“出版者”、“作者”等检索入口。○ 多种匹配方式:提供“精确”、“模糊”、“通配符”匹配方式。
中国工具书 *** 出版总库的丰富藏书中,涵盖了许多类别以满足不同需求。以下是其中的几种类型:字典类:《汉字源流字典》、《简明古汉语字典》、《古汉语通假大字典》和《中国篆刻大字典》对于词典,有《当代汉语词典》、《中华多功能成语大词典》、《古代谚语大词典》以及涵盖方言的《汉语方言大词典》。
首先,中国期刊网是专为学术研究者提供最新期刊文献的平台,涵盖了各类学科领域,满足持续学习的需求。中国工具书 *** 出版总库则整合了丰富的专业工具书资源,方便用户查找和引用。对于研究生,中国研究生网提供了学术论文、学位论文等高学术质量的资料,助力他们的学术研究。
标签: 清华大学书库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