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娱乐新闻文章正文

冯小刚十问崔永元 要撕了他的脏嘴

娱乐新闻 2025年09月13日 11:51 2 aaron

  2003年,《手机》上映时,发生了主人公的负面经历疑似映射崔永元,影响了崔永元的正常生活,而被崔永元手撕。转眼间十五年过去了,随着《手机2》开拍,旧恨添新仇,崔永元从导演冯小刚、编剧刘震云撕到了他们妻女,却没有引发多少关注度。直到崔永元在微博手撕了出演《手机2》的范冰冰,才终于成了刷屏的热点。小崔更是各(一)种(抽)的(屉)装(合)备(同)傍身,连续两个月都处于“战斗模式”。甚至兴奋到玩起了角色扮演,化身“安娜”、“罐子”“丁满”(崔永元的爱宠)等喵星人向“敌方”隔空开炮。

  崔永元的战斗力爆表,对华谊兄弟、唐德影视、光线传媒等影视公司的股价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甚至随着“战线”的拉开,越来越多的娱乐圈和金融圈人士纷纷被“入战”。而崔永元似乎并没有停手的意思,反而做好了打一场持久战的准备。

  根据他的置顶微博,他已经向国家税务总局和有关单位举报了585位和华谊兄弟有合作的演职人员,疑似涉及偷税漏税。此举昭示着:灭霸响指即将打响!

  从天价片酬、阴阳合同到逃税漏税,杀伤力层层升级,似乎有一种放长线钓大鱼的打算。但是对方似乎一直处于一种表面上“避而不战”的状态,实际情况却是——

  由于不知道崔永元的抽屉里究竟还藏着什么了不得的武器装备,他们也只能在社交平台中发布声明,处于守备状态。

  可别以为冯导真的整天老老实实,一心一意在片场搞文艺创作。图样图森破!按冯导的话来讲,他自己暗中也有“近两个月的观察”,而现如今,电影杀青了,自己终于可以“腾出工夫”来搞得大新闻。

  背(舞)景(台)交(搭)待(好)完(了),冯导却没有正面回应崔永元之前的诘难,反而用十个质问来剑指崔永元,颇有一种“罄竹难书”的意味。他所列的十条罪状 “又长又宽”,为大家简单画一下重点:

  1.   手机没有影射崔永元,崔永元是碰瓷《手机》电影。如果非说是,就拿出证据去告啊,并强调文艺作品切忌对号入座。

  2.   指责崔永元种种劣迹,诸如打着反对转基因的名号卖着自己的高价农作物、给诈骗集团代言,并让崔永元晒出自己的税单,自证干净。

  冯导的回应,甚至搬出了中国电影史上的光辉历史作为挡箭牌,目的无非就是扣上一些大帽子,指责崔永元“诋毁中国电影”、明星群体污名化、不尊重电影工作者等等。

  然而,中国电影市场怎么样?明星是否高酬低能?娱乐圈是否潜规则、偷税漏税?难道没人说就不存在吗?而且这些问题和捐钱捐物捐学校又有什么必然的关系吗?没有人会否定贡献,但是也别妄想所谓的“功过相抵”。《十问崔永元》中顺带被“上场”的张国立老师也分分钟上了热搜榜,不知道他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有何感想……

  在即刻平台中关于此次事件的帖子下,也多呈现和微博评论区同样的情况。但还是存在少数网友的态度是谁也不站,表示:瓜苗像韭菜一样,一茬接一茬,只负责专心吃瓜。

  冯小刚的回应略显单薄,毕竟对于极具杀伤力的偷税漏税问题没有正面回应,反而旁敲侧击的表达出“谁不偷税漏税”的感觉,很多网友一针见血,剑指偷税漏税问题。反而有炒作新电影上映的动机。

  另一方,崔永元粉丝的战斗力、刷屏率也引发了一些网友的反感。也有很多网友开扒崔永元包养情妇、转基因论战等事件,以致舆论产生小范围的反噬。

  冯崔之争的大戏才真正揭开大幕,双方都有一种势必要 “把对方安排的明明白白”的架势。在这场大战中,很多演员、公众人物牵扯其中,甚至引发了娱乐圈、金融圈一定范围的“地震”。无论是当事人还是牵连的其他人物,都在这场狂热的舆论场中消耗着自己的公众好感。

标签: 崔永元手撕娱乐圈

发表评论

智杖百科 备案号:皖ICP备2023023635号 智杖百科 xml |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