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经济发展中心”涉假冒被立案旗下公司与地方 *** 签下百亿大单当地回应:正核实情况
近日,一家名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经济发展中心”的机构,因涉嫌假冒被市场监管部门立案调查,其旗下公司在今年一月初刚与湖北随州签署了百亿项目。
8月22日,随州市高新区管委会相关工作人员向澎湃新闻表示,“已关注,目前了解到的是正在核实情况,正在调查这个事情。”
公开资料显示,2025年1月,湖北随州市 *** 与航投未来能源公司签署了158亿元的投资协议,计划打造国内首个以固体火箭动力系统为核心的弹箭星器全产业链研发生产基地,即位于随州市高新区的中嘉空天科技研发生产基地。根据微信公众号“随州发布”消息,项目用地2500亩,全面建成后年营收超300亿元。同时,项目从洽谈到签约用时28天,创造了重大项目落地的“随州速度”。
据公众号“湖北航空航天”上发布的一段视频,航投未来能源公司全称为西安航投未来能源产业链管理有限公司。
中嘉空天科技研发生产基地项目被当地 *** 寄予厚望。可查信息显示,随州高新区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于今年6月曾发布信息,随州高新区党工委主要领导深入现场办公,研讨破解工作推进中的难题与瓶颈。现场办公会上提及,中嘉空天项目是省、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该项目投资体量大、带动能力强,预计全面建成后年营收超300亿元,可望形成千亿级规模的空天产业集群,推动经济发展体量跃上新台阶。“携手企业把规划图变成实景图,确保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达效,为打造千亿级空天产业集群奠定坚实基础。”与此同时,8月,空天研发生产基地项目仍在对外发布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计划表中。
然而,签下百亿级大型投资项目的西安航投未来能源产业链管理有限公司的国企背景疑点重重。据界面新闻,通过股权穿透,其最终指向“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经济发展中心”,而该机构已被市场监管部门标注为“涉嫌假冒,已立案调查”。
工商信息显示,西安航投未来能源产业链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系国业创隆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成员,注册资本3000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杨震虎。该公司股权穿透后,由国业创隆(江西)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华城信隆(广东)投资控股有限公司100%持股;而前者则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经济发展中心”全资持有。
澎湃新闻看到,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江西)网站上,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经济发展中心已被标注为“该投资人涉嫌假冒,已立案调查”。
8月22日,澎湃新闻致电国业创隆(江西)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登记机关江西上饶市市场监管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此前已向国务院国资委产权管理局发函咨询,回函“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经济发展中心”并不存在,目前正通过相关程序撤销其虚假登记。
在过去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这家涉嫌假冒的机构通过设立国业创隆作为一级控股平台,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已有数十家,间接投资公司数百家。
上述工作人员称,“几个月前接到国业创隆的举报后进行调查,并向江西省国资委和国务院国资委发函核实,回函告知并没有这家机构,就发布了撤销虚假登记的公告,并在工商信息里标注投资人涉嫌假冒。”其提及,关注到国业创隆(江西)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对外投资企业涉及广东深圳、湖北武汉等城市,均已向属地市场监管局发函提醒。
澎湃新闻查询发现,上饶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曾于今年5月发布公告,公告提及,2025年5月9日,举报人向该局反映国业创隆(江西)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提供虚假材料注册假国企,其行为涉嫌构成提交虚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取得公司设立登记。接到举报后,该局对国业创隆(江西)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涉嫌提供虚假材料注册登记进行撤销登记的立案调查。
根据上饶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于今年7月30日发布的听证公告,由其调查处理的该公司提供虚假材料取得的登记一案,现已调查终结。该局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六十九条等规定,撤销国业创隆(江西)企业管理有限公司2023年12月18日的设立登记事项。对上述拟作出的行政处理决定,当事人、利害关系人依法享有陈述、申辩和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此外,由于期间执法人员实地核查,通过登记的住所无法查找且无法联系相关人员,且该公司不在登记的住所,无法直接或邮寄送达《撤销公司登记听证告知书》,参照相关规定予以公告。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经过三十日,即视为送达。如需陈述、申辩或要求举行听证,应自本公告送达之日起五日内向该局提出。逾期未提出的,视为放弃此权利。
对于百亿级项目涉事企业西安航投未来能源产业链管理有限公司大股东国资背景“涉嫌假冒”一事,8月22日,随州市高新区管委会相关工作人员向澎湃新闻表示,“已关注,目前了解到的是正在核实情况,正在调查这个事情。”有工作人员表示,会有相关部门统筹这一情况,具体以公开回应为准。
此外,澎湃新闻还致电随州市人民 *** 、随州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相关工作人员则表示不知情。同时,澎湃新闻多次拨打西安航投未来能源产业链管理有限公司公开登记的 *** ,均无人接听。
据公开报道,“假国企”“假央企”冒用央企、国企的资质,将其登记为自己股东的情况,并不罕见。2023年,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曾发布声明,央资监理产业发展(内蒙古)有限公司曾冒用该单位名义;此外,自然人李全营曾冒充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项目专家对外发送名片;国家发改委直属事业单位国家信息中心也曾公开打假,称不法分子伪造材料注册公司冒充其所属企业。值得一提的是,为清理假冒央国企,国资委自2021年-2023年接连三年在官方网站公布了假冒中央企业名单,共计披露千余家“假国企”、“假央企”。
标签: 浅谈教育
相关文章
-
政策解读_政策_中国政府网详细阅读
为新时代党校(行政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负责人就修订颁布《中国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答记者问...
2025-09-15 7 浅谈教育
-
师者如光 微以致远!看儋州14名海南省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先进事迹详细阅读
为大力营造尊师重教浓厚氛围,激励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积极投身教育强省建设,加快打造人才荟萃之岛...
2025-09-15 7 浅谈教育
- 详细阅读
- 详细阅读
-
“投资于人”: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时代阐释详细阅读
“投资于人”首次被写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这一表述不是简单的政策术语更迭,而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当代中国实践场域的创...
2025-09-15 8 浅谈教育
- 详细阅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