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热点文章正文

春风化雨 四代人坚守三尺讲台共守育人的本真温度

新闻热点 2025年09月10日 16:05 10 aaron

  上世纪初期,中国还处在积贫积弱的年代,温饱尚成问题,读书识字更是一种奢侈。赵璟宇的曾外祖父赵慎清老先生,作为一名私塾先生,却怀抱着超越时代的远见。

  时光流转,教育之火传递到赵慎清老先生的儿子赵名领手中。作为家族中之一位接受现代师范教育的成员,赵名领在部队扫盲班担任教员,退伍后成为一名人民教师。

  赵名领把军人的责任感和教师的使命感融为一体。任教期间,当发现有些学生因家境贫困交不起学费时,他毫不犹豫地自掏腰包为学生垫付。在他看来,这不仅是责任,更是本能。

  从“有学上”的朴素初心,到“上好学”的时代追求,四代人的教育理想在与时俱进中升华,唯有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对学生成长的关怀,始终如一。那块父亲送给女儿的手表,无声串起了四代人的讲台春秋,也精准记录着中国教育百年发展的沧桑步履。这个教育世家的故事还在继续,正如那块手表的指针,永不停息地向前行进……

  “在我的规划中,教室不再是四面围墙的封闭空间。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学生能‘穿越’到敦煌壁画前临摹飞天,在元宇宙中与历史人物对话;通过物联网设备,校园的每棵树、每块地砖都成为可互动的学习载体。”见到梁欣时,她的眼里闪着光,向记者描述自己心中的育人模式。

  梁欣现任雁塔区高新路小学副校长,她时常站在智慧校园的电子屏前,看实时跳动的学生成长数据。她还清楚记得自己2014年作为英语老师初登讲台时握着粉笔的忐忑。“2018年来到雁塔区高新路小学以后,这几年教育领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革:AI技术重塑教学形态,‘双减’政策重构教育生态,‘五育融合’成为时代命题。新时代的教育既要拥抱科技浪潮,更要守住育人的本真温度。”

  梁欣生长在一个教育世家。曾外祖父惠春波解放前是原西安菊林学校(后历经多次更名,现为西安旅游职专,迁往西安市长安区办学。)创办者、校长,外祖母惠钲是原西安市第七中学数学教师、班主任,母亲史惠为原莲湖区郝家巷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梁欣告诉记者,外祖母惠钲从教的那个年代,教学条件简陋得超乎想象。“因为课本内容有限,外祖母便熬夜摘抄报刊上的时事新闻、英雄事迹,装订成‘补充教材’。”1962年寒冬,惠钲班上有位学生因冻疮溃烂无法握笔,她悄悄把自己的羊毛围巾裁成两半,一半裹住孩子的手,一半裹住自己的备课的手。“在外祖母眼中,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把每个孩子都放在心尖上’的温度。”梁欣动情地说。

  “我的母亲史惠有她的教育理念:让每个孩子按照自身特质成为对人类有贡献的人、成为自食其力对家庭有贡献的人。让每个孩子都闪闪发光。”记者在采访中得知,史惠自世纪之交起先后在四所学校担任校长和党支部书记,这四所学校无一例外都从名不见经传发展成为区域的热点学校。在她的努力下,四所学校也都成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改革开放之初,当时学校办学条件很差,作为体育老师,母亲自制教具,自购篮球,带着孩子们研究出很多适合场地条件的体育类游戏及体育项目,凭借着一腔热情,硬生生地带出了有体育项目的校队,在各级比赛中脱颖而出,为中学输送了高水平的特长生。”梁欣无比敬佩地说,后来,母亲担任教导主任,带领教师团队研究翻转课堂,开发校本课程;担任校长以后,为了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已经50多岁的母亲自学短视频 *** 。“无论教育形式如何变化,她始终坚持自己的教育初心,在开学典礼上,她总以‘做一个温暖而有力量的人’作为致辞的结尾。”母亲常说的这句话,也深深烙在了梁欣心中。

  “我的大家庭里有20余人从事教育工作,在他们的熏陶下,我毅然选择了英语教师这个职业,后开始担任管理职务。四代人薪火相传,以心育人的初心从未改变。”梁欣说。如今的雁塔区高新路小学,放学后的校园变成“七彩乐园”:非遗传承的腰鼓、泥塑、舞龙舞狮;开设计算机编程课程,语文教师组织经典诵读;操场上篮球、排球、足球、击剑、冰壶、摔跤等几十个社团遍地开花。

  “从曾祖父的文化坚守,到外祖母的知识传递;从母亲个性解放的教育探索,到智能时代的创新实践。四代人的教育理念在时代变迁中不断变化。”梁欣最后说,“无论是曾祖父自研的课本,还是我手机里的个性化学习App,变的是教育载体与 *** ,不变的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教育初心,用知识照亮前路,用信念滋养灵魂,让每个生命都能在时代舞台上绽放光彩。”

标签: 时事新闻

发表评论

智杖百科 备案号:皖ICP备2023023635号 智杖百科 xml |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