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国科普月特别报道
9月1日,以“科技改变生活 创新赢得未来”为主题的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全面启动。主场活动以“寻初心、悦科普、探创新、向未来”为主线,汇聚百余场主题展览和特色活动,打造“全月有活动、每周有主题、天天不重样”的科普嘉年华。今日本报聚焦主场活动,带领读者感受科技如何融入生活、创新如何点亮未来,与公众一同走进这场全民参与的科普盛会。
在“寻初心——把科学交给人民”板块中,一系列精品展览,串联起中国科技事业从烽火岁月到新时代的壮阔历程。
泛黄的书页在灯光下透着温润的光——1961年版《十万个为什么》静静地躺在展柜中,这套记录了1484个问题的科普读物,曾点亮无数孩童的科学梦想。从之一版到如今的第六版,它的变迁恰是新中国科普事业发展的缩影。这处必打卡的“童年回忆杀”,就藏在位于国家科技传播中心的“新中国科普成就展”展区。展览系统梳理展示1949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不同历史时期的照片、文献、影像以及实物等史料,展示在中国领导下,我国科普事业走过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
转过展廊,“抗日战争中的中国科学家——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专题展”瞬间将观众拉回到那段烽火岁月。
300余张珍贵图片与20余件实物,勾勒出40余位科学家的抗战群像:他们在防空洞里坚持做实验,带着仪器设备辗转“大后方”,保存科研火种,将专业知识化作抗日利器。更多时候,他们要在“无设备、无材料、无技术”的“三无”条件下,用“土办法”破解“卡脖子”难题。展柜中,泛黄的实验记录、磨损的绘图工具,都在默默讲述着科学家的担当。
想一窥科学巨擘的传奇人生和伟大成就?想亲眼见到科学家们曾经使用的工具和设备,一睹他们的工作环境?走进“共和国脊梁——中国科学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190余位科学大家的400余件实物在此集结:既有他们用过的显微镜、计算尺,也有批注密密麻麻的工作日志。在“老科学家学术成长采集工程专题展区”,你能看到科学家们伏案工作的场景复原,甚至能发现他们随手记下的生活感悟——原来那些闪耀的名字,也有着和我们一样的平凡温情。
科学的星光,始终照耀着民族前行的道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科普工作,借助科普的力量让“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成为社会风尚,让人民群众掌握科学知识、运用科学 *** ,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当科学不再是书本上的公式,而是可触摸的互动装置、沉浸式的场景体验——全国科普月“悦科普——让公众体验科技”板块,正以场景化、互动化、艺术化的创新形式,为公众打造一场“可感、可玩、可学”的科学盛宴。
“看!听听、算算、光光来啦!”伴随孩子们的欢呼声,代表听觉增强、脑机接口、图像识别的三个“小精灵”蹦跳出场。在中国科技馆,《马良与神笔》科幻舞台剧片段正在倾情演绎。该剧主要面向特殊教育群体,诠释科技如何改变人类生活、解决现实困境、重塑生命的温度。
在中国科技馆二层恐龙广场,这场热闹的“科学创意嘉年华”不容错过。能亲手操作的实验装置前围着跃跃欲试的人群,互动屏幕上的科学原理正随着指尖滑动一点点清晰,连角落里的科普小游戏都让人忍不住驻足。“超能加速”活动区,中国科技馆的辅导员新设计了一项“超能加速”活动,引导公众探究我国航母舰载机电磁弹射的科学奥秘。活动围绕课标中“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下的“电与磁的相互作用”设计:孩子们可以用飞机模型,也可以用折好的纸飞机,把它们放在弹射轨道上,按下按钮一键“起飞”。
中国科技馆主展厅,9月中旬起,儿童科学乐园里的“科学之夜”将为公众解锁科普新玩法:剧本杀与科学谜题碰撞出烧脑乐趣;创意嘉年华中,各种新奇互动让你玩着玩着就能了解科学知识;夜光实验室里,荧光化学反应正上演“魔法秀”;抬头便是天文观星区,带你对话璀璨星河……多元特色活动轮番登场,让科普体验从黄昏“嗨”到深夜。
中国科技馆里的“广场科学大舞台”更是热闹非凡:科幻短剧里藏着科学密码,科学表演让液氮“跳起舞”,TED演讲带你解锁创新思路,AI音乐与机器人舞蹈同台竞技,连魔术都带着公式的严谨,多元科普形式轮番登场,让科技魅力直戳心窝。
若偏爱安静探索,“科普阅读”区藏着惊喜:天文、生物、化学等领域的科普好书齐聚。在这里,观众不仅能静心品读,还能与作者面对面交流。书香与科学味“撞个满怀”,连休闲时光都透着智慧的光芒。
这大概就是科学最迷人的模样:当你伸手触碰的瞬间,那些“体验过程、探究原理、收获经验”的道理,连带着对科学的好奇、对世界的关注,都在这片空间里慢慢发芽。
实验室里的尖端成果正悄悄“走”出高墙,围绕“四个面向”的重大创新成果,正通过可触摸的模型、能互动的装置、生动的场景演示,拉近公众与前沿科技的距离,让前沿科技变得“接地气”“聚人气”。
在中国科技馆一层的“科创筑基·科普惠民”创新成果展上,首批展出了9件基于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而来的科普展品。该展览汇聚了30余个科研团队的智慧结晶,以“可观看、可倾听、可互动”的形式,首次集中展出一批“首台套”创新展品,科技成果正以科普化的姿态亮相。
4D打印制成的机器人夹爪自带磁性响应功能,在电磁场控制下,既能轻柔抓起鸡蛋、棉花等物品,又能自动调节握力实现柔性夹取,应用潜力十足。
另一件看似普通的衣物暗藏黑科技,其缝制的电子纤维可将普通衣物变为便携电子产品。这类可穿戴电子织物还能把发电、传感、通信等功能织入纤维,让衣物突破保暖属性,向智能化升级。转动旋钮,放大电子织物看微观结构,织物里的导电纤维似银丝亮起来。
复旦大学陈培宁研究员指着图文板解说,材料优势互补催生出新纤维。插卡演示中,了解电子织物多种新颖功能。近距离接触科技实物,手机贴衣即充电,织物按键便发光。“未来衣服能当屏,或许替代手机呢!”
想知道科学家们在哪儿搞出那些黑科技吗?来“探秘科学实验室”瞧瞧!9月13日起,这个月的每个周末,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等多个“科研大佬聚集地”敞开大门。从脑海里的奇思妙想到实验室里的反复试验,从技术突破到变成生活里的实用发明,这条科技创新的“成长记”全程高能呈现。
公众的提问也在悄悄改变:从最初的“这东西是啥?”慢慢变成“能帮咱种庄稼不?”“能让看病更方便不?”一来一回的问答里,那些横亘在科技与生活间的隔阂,不知不觉间消融了。
从好奇到理解,从认同到自信,探索的种子在心田发芽,公众对创新的理解深一点,自信多一分,“科技自立自强”的根就能扎得更牢。
中国科技馆一层西大厅,正在开展“筑梦星球——科学教育+”青少年实践活动,青少年与顶尖科学家、工程师携手,亲手设计并建造模拟外星科考站。
这不仅是一次动手实践,更是一场对标“大科学”格局、践行“大工程”逻辑的实战演练,让青少年在攻坚克难中触摸科学本质、体悟工程精神。
“在目标星球上,光能、风力不太稳定。我们的装置可以作为各种形式能源的缓冲池,就像是一个能源小银行,保证科考站的稳定能源供给。”北京汇文中学初二学生白天展示了他与科学 *** 特训营的伙伴们共同 *** 的作品。
“同学们设计实现的这个重力储能装置看似简单,但在设定的日间60℃晚间零下120℃、没有水、强宇宙辐射等极端外星条件下,相对于抽水储能、氢能等地球上的常见形式,不但原理可行,而且稳定性也较好。”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魏红祥看来,科学家、工程师和同学们一起工作的重点,不在于让同学学习多少知识,而是更重视他们走完从创意到原理,再到工程实现的完整过程,从而真正从“高效学会已知”走向“学会探索未知”。
能净化脏水的微生物“果冻屋”、精准读懂人意图的“神经义肢手”、像“变形金刚”一样的“微型无线陆空两栖机器人”……全国学会为青年学生搭建科创实践活动平台,大学生科技社团自主创新的课外实践成果,亮相全国科普月主场,通过精巧的实物模型、沉浸式的互动体验,展现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成果和投身科技创新的青春担当。
在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之外,一场场接地气、有温度的科普活动正在全国各地同步开展。想听前沿科技?系列科普报告带你对话科学前沿;想参与科普创作?数百万创作者已在云端等你共赴科普之约。更有系列科普图书、科学文化服务走进学校、机关、企业、乡村、社区、军营,把科学知识送到群众身边。这些实践以创新为帆、以惠民为舵,让科普与科创同频共振,不仅丰富了公众的科学生活,更在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凝聚力量。( 记者 史诗 实习记者 袁蓁杉)
标签: 生活中的科普小知识
相关文章
-
夏县:科普走进基层助力健康生活详细阅读
运城晚报讯(记者 杨洋)9月2日,夏县科协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夯实科技强国基础”为主题,在该县城南社区开展首个全国科普月基层科普行活...
2025-09-10 2 生活中的科普小知识
-
生态环境保护科普知识快来看看吧!详细阅读
(2)义务。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任何人都不得生产、销售或者转移、使用严重污染环境...
2025-09-09 3 生活中的科普小知识
-
新疆机场集团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分公司航空安全保卫部(消防救援站):积极响应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详细阅读
(通讯员:沈淑贞)在2025年9月首个全国科普月期间,新疆机场集团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分公司航空安全保卫部紧紧围绕“科技改变生活 创新赢得...
2025-09-09 3 生活中的科普小知识
-
新华街道办事处(新海社区)开展“弘扬雷锋精神义诊情暖社区”义诊活动详细阅读
为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理念,关心关爱女性健康,提高大家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近日,新华街道...
2025-08-30 6 生活中的科普小知识
-
抓住骨骼养护黄金期 避开五大补钙雷区 教你钙不白补详细阅读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人体也迎来一年中最佳的骨骼养护时机。这个季节不仅承载着生命的萌发,更暗藏着人体钙质代谢的黄金窗口。把握住这个特殊时...
2025-08-30 8 生活中的科普小知识
-
抓住骨骼养护黄金期 钙不白补详细阅读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人体也迎来一年中最佳的骨骼养护时机。这个季节不仅承载着生命的萌发,更暗藏着人体钙质代谢的黄金窗口。把握住这个特殊时...
2025-08-26 8 生活中的科普小知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