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保护科普知识快来看看吧!
(2)义务。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任何人都不得生产、销售或者转移、使用严重污染环境的工艺、设备和产品。公民应当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配合实施环境保护措施,按照规定对生活废弃物进行分类放置,减少日常生活对环境造成的损害。
(3)不生产、销售和燃放不符合质量标准的烟花爆竹,不在城市人民 *** 禁止的时段和区域内燃放烟花爆竹;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依法在指定的地点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禁止随意倾倒、抛撒、堆放或者焚烧生活垃圾。
未在指定的地覅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的,由县级以上人民 *** 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50元以上200元以下的罚款。
林地权属有争议的,在争议解决前,除因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需要外,当事人任何一方不得砍伐有争议的林木或者改变林地现状。非法砍伐林木属于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会受到行政处罚;如果擅自砍伐的数额较大,还会因触犯滥伐林木罪受到刑事处罚。
需要临时使用林地的,应当经县级以上人民 *** 林业主管部门批准,临时使用林地的期限一般不超过2年,并不得在临时使用的林地上修建永久性建筑物。
野生动植物是生态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改善自然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禁止使用毒药、爆炸物、电击或者电子诱捕装置以及猎套、猎夹、捕鸟网、地枪、地铳等工具进行猎捕,禁止使用夜间照明行猎、歼灭性围猎、捣毁巢穴、火攻、烟熏、网捕等 *** 进行猎捕,但因物种保护、科学研究确需网捕、电子诱捕以及植保工作作业等除外。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中规定,全面禁止食用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以及其他陆生野生动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饲养的陆生野生动物。全面禁止以食用为目的猎捕、交易、运输在野外环境自然生长繁殖的陆生野生动物。
标签: 生活中的科普小知识
相关文章
-
张志杰健康快车:扎根生活的健康科普伙伴传递生活实用知识详细阅读
随着生活水平提升,大众对健康的关注度日益增加,但纷繁复杂的信息常让人们陷入选择困境。张志杰健康快车以 “贴近生活、服务大众” 为核心,...
2025-09-15 7 生活中的科普小知识
-
防火宣传新举措 科普知识“码”上学详细阅读
只需轻松一扫,消防安全知识“码”上解锁,即刻学习。近日,万柏林区消防救援大队正式推出其自主设计的住宅小区消防安全知识学习平台二维码,让...
2025-09-15 7 生活中的科普小知识
-
看“科技改变生活”如何落地生花详细阅读
编者按 9月1日,以“科技改变生活 创新赢得未来”为主题的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全面启动。主场活动以“寻初心、悦科普、探创新、向未来”为主...
2025-09-12 8 生活中的科普小知识
-
【冀图讲坛】现场嘉宾讲座|第634期 科普知识:昆虫和植物的生存博弈详细阅读
国家自然博物馆研究员,博士,长期从事双翅目昆虫分类学的研究、动物学的科普和展览工作。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2021年入选“北京市...
2025-09-11 9 生活中的科普小知识
-
科普新风拂街巷科学知识惠民生!城关区开展丰富多彩科普活动提升全民科学素养详细阅读
在全国科普月的热潮席卷下,城关区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为核心,深耕社区、校园、社会三大场景,策划开展了一系列形式新颖、内容鲜活的科普活动。...
2025-09-11 9 生活中的科普小知识
- 详细阅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