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评:网聚中国力量 展示多元立体中国形象
中新网北京2月18日电(记者 袁秀月)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做好国际传播,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意义重大。
2月17日,由中央网信办主办的“团结奋进新征程 奋楫扬帆再出发”2023年网上重大主题宣传和重大议题设置发布启动仪式举行。据悉,中央网信办统筹指导各地各网站制定2023年网上重大主题宣传和重大议题设置方案,包含6大篇章、225个项目。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2023年网上重大主题宣传和重大议题设置特别突出了国际传播这一主题。当天的启动仪式上,在“天下一家 命运与共”主题中,就包含“新时代,我在中国”“钢铁丝路好风光”“鲁班工坊”等国际传播项目,纪录外国人在中国的真实经历、讲述“钢铁丝路”激活经贸活力、展现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用暖场景、他视角,力图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近些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国际传播格局不断发生变化,传播主体更加多元,传播方式更加多样,传播内容也更加丰富。
讲述中国故事,不再只是官方、媒体、学界的行为,民间力量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有生力量,国际友人、短视频内容创作者、“洋网红”都成为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有学者评价,他者视角对中国的讲述,是映照中国的一面“镜子”,透过其可以更全面、客观、深入地认识和了解中国。
多元主体的加入,也丰富了国际传播的创作视角,许多鲜活生动、接地气的内容受到人们的欢迎,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让国际受众切身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中国社会的蒸蒸日上,多元立体的中国形象得以呈现。
全媒体时代,国际传播方式也正从单向的传播转变为双向的互动、分享、对话,在传统的图文外,还发展出短视频、直播、创意产品等多种类型,形成更为强大有效的传播力。
可以注意到,在国际传播方面,2023年网上重大主题宣传和重大议题设置汇聚多元力量,拓宽国际传播辐射范围;更加着重新媒体赋能,不断更新传播方式和内容;同时打出组合拳,从不同方面展现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国科技的进步、中华文化的创新,展现中国与国际社会的交流融合。
要让中国故事“出圈出海”,中华文化是重要的传播内容,也是有力的价值支撑。2023年网上重大主题宣传和重大议题设置将中华文化融入其中,秉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传播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人物或事件,充分展现中华文化的当代价值,向世界更好传播中国方案。
作为中央网信办高质量推进网上内容建设的重要举措,2023年网上重大主题宣传和重大议题设置,贯穿全年、融通中外,全媒呈现、全景展示、全新格局,新时代的壮美画卷、新征程的恢弘篇章跃然网上、激荡指尖,助力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增强国际传播亲和力,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完)
标签: 中国新闻网
相关文章
-
艰苦奋斗再创业 改革开放再出发——四十位代表委员热议改革开放四十年详细阅读
改革开放近40年来,在中国领导下,中国人民凭着一股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凭着一股滴水穿石的韧劲,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025-09-15 10 中国新闻网
-
必看!6月1日起哪些新规将影响你我生活?详细阅读
新华网北京5月30日电(记者 卢俊宇)从6月1日起,又有一系列的新规要开始实施了,快来看看有哪些将影响到你我生活。...
2025-09-15 9 中国新闻网
-
【中国新闻网】人民法院将有力有效治理网络暴力、诬告陷害等社会不良现象详细阅读
国新办12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有关情况。最高人民...
2025-09-15 11 中国新闻网
-
中新网肇庆9月11日电 (记者 张璐)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体操青年组女子个人全能暨高低杠平衡木跳马全能决赛10日晚在肇庆举行。广东队队员柯沁沁以106697的总分勇夺女子个人全能金牌同时以80731分斩详细阅读
中新网肇庆9月11日电 (记者 张璐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体操青年组女子个人全能暨高低杠平衡木跳马全能决赛10日晚在肇庆举行。广东队队员...
2025-09-15 10 中国新闻网
-
守万家灯火 人民公安步履不停书写“平安答卷”详细阅读
在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民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力以赴投入到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战疫情、促发展等各...
2025-09-13 11 中国新闻网
-
北京推出装修垃圾收运处一体化模式详细阅读
9月27日,在北京市朝阳区循环经济产业园内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中心,全封闭的厂房内运转繁忙,铲车“抓起”五花八门的装修垃圾,送入上料口...
2025-09-13 11 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