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穿针引线” 浙江宁波织就民生服务“智慧网”
中新网宁波7月7日电 (张斌)清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的新居民刘女士打开“浙里办”APP,通过“新居民一件事”平台查询到儿子的入学积分——系统自动关联了她的社保缴纳记录和居住证信息,积分核算一目了然。
这一便捷体验的背后,是宁波整合国家、省、市54类公共数据搭建的新居民服务体系,覆盖教育、社保、住房等领域,为宁波全市新居民精准画像,实现居住登记“即时办”、积分申评“便利办”。
公共数据的开发利用正延伸到民生服务的每一个角落。在宁波市数据局的统筹下,一条条数据“经络”打破部门壁垒,织就一张覆盖城乡的“智慧服务网”。
镇海区蛟川街道农产品生产户王卫国最近用手机提交了贷款申请,两天后就收到了30万元信用贷。这得益于镇海区信用惠农数据服务场景,该场景融合农户不动产、公积金、水气缴费等公共数据,构建“资产分”“生产经营分”“日常生活分”模型,精准评估农户信用。
截至2025年6月,镇海全区已发放相关信用贷6807笔,总额超7.46亿元,农户贷款办理时限从5个工作日缩短至2个工作日。
医疗健康领域的变化同样显著。在宁波市中医院,一位内科医生打开“甬有智医”系统,AI已自动生成患者的病历初稿,医生只需补充细节即可完成记录。“以前写一份病历要20分钟,现在AI辅助下5分钟就能搞定。”
凭借这一分数,他不仅在社区超市兑换了米油,还获得了银行5万元低息贷款。此前,余姚将18项公共数据与道德评价结合,通过“个人自评+网格互评+大数据智评”机制,让无形的道德可量化。目前,道德积分还可兑换公共交通优惠、医疗绿色通道等礼遇,让“崇德向善”有了实实在在的回报。
从新居民积分入学到农户信用贷款,从AI辅助诊疗到企业能效优化,宁波以数据为针、服务为线,让民生保障更精准、更高效。
宁波市数据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通过建立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机制,推动跨部门数据‘按需流动’,最终目的是让数据红利转化为群众的获得感,让智慧服务真正走进千家万户。”(完)
标签: 中国新闻网
相关文章
- 详细阅读
-
今年1-7月中国—东盟贸易总值达5970亿美元 增长82%详细阅读
会上,中国贸促会副会长李庆霜表示,在双方共同引领和工商界共同努力下,中国-东盟经贸往来不断深化,贸易额已连续四年突破8000亿美元,双...
2025-09-08 3 中国新闻网
-
宣发引争议!电影《伊甸》被批引导网暴、制造对立详细阅读
日前,网友鹏鹏(化名 发文,称因一电影宣传方的引导性提问及剪辑,自己遭到了网络暴力,引发关注。 “今早起来已经有...
2025-08-26 8 中国新闻网
-
我国货物贸易总额连续8年稳居全球第一详细阅读
8月25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有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时期海关守护国门安全、促进高质量...
2025-08-26 8 中国新闻网
-
中国教育新闻网:宁波——暑期干部培训会聚焦教育强市建设谋篇布局详细阅读
8月18日至20日,宁波市教育局组织召开2025年暑期干部培训会及区(县、市)教育局局长暑期读书会,围绕“加快推进教育强市建设”这一核...
2025-08-26 7 中国新闻网
- 详细阅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