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什么事都告诉全世界”:当圈子的边界感撞上广场的逻辑
“但是不愿意让别人窥见自己的隐私,也不想自己当个老太婆,什么事情都得唠叨。我从内心不是一个什么事情都要告诉别人的人,我更喜欢内心的宁静。” 一位60岁的阿姨在访谈中向我们团队这样剖白。长辈们根深蒂固的“圈子”意识,与现代社交媒体开放性的“广场”逻辑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冲突。他们对分享的“边界”有着极为严苛的要求,这种强烈的边界感,是阻碍他们拥抱数字表达的又一重关键心锁。
在长辈们的传统社交观念中,人际关系是被清晰地划分在不同“圈子”里的。家人、老邻居、旧同事,不同的圈子对应着不同的话语体系和亲疏程度。有些话只能在家庭内部说,有些事只适合跟老伙计们聊。这种基于信任和身份建立起来的私密分享模型,是他们安全感的来源。然而,以朋友圈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其底层逻辑却更像一个开放的“广场”。虽然有分组功能,但其默认的广播属性,以及“好友”列表中混杂的各种社会关系,都让长輩们感到不安。他们无法确定,一条关于家庭生活的分享,会被哪些人看到,又会引发怎样的解读。
这种对“观众”的不可控感,直接抑制了他们的分享欲。一位伯伯将分享自己的生活比作“请客吃饭”,需要“收拾屋子备茶水,生怕招待不周” 。因为不确定观众是谁,所以每一次分享都必须是精心准备、力求完美的,这无疑带来了巨大的心理负担。相较之下,只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自己看,消磨时间”,或者干脆不分享,便成了一种更轻松的选择 。
他们对隐私的定义和界限,也与数字时代的主流观念有所不同。他们习惯于将个人生活视为需要被小心守护的“私域”,不愿轻易示人。当被鼓励分享更多生活时,那位60岁的阿姨的之一反应是“我从内心不想什么事情都告诉全世界” 。这种对“全世界”的警惕,既包含了对 *** 诈骗等安全问题的担忧 ,也体现了一种朴素的价值观:家事不外扬,个人的喜怒哀乐不必广而告之。这种观念与当下盛行的“记录与分享”文化形成了鲜明对比,使得他们在面对社交媒体时,常常感到无所适从。
因此,我们看到,长辈们在线上的分享行为,呈现出一种“公私分明”的特点。他们乐于转发那些具有公共价值的养生知识、时事新闻,因为这些内容是“公”的,分享它们不会暴露个人隐私。但在分享个人生活这些“私”的内容时,则会变得异常谨慎和克制。这种行为模式,是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试图在一个缺乏边界感的“广场”上,重建一个属于自己的、有安全感的“小圈子”的努力。
理解了这份对“圈子”和“边界”的执着,我们才能明白,对于长辈而言,一个理想的分享工具,或许重要的不是能让多少人看到,而是能精准地让“该看到的人”看到。他们需要的不是一个喧嚣的广播站,而是一个可以放心说“体己话”的、安全而私密的“数字客厅”。
标签: 时事新闻
相关文章
-
时政微观察丨推动全球开放合作的中国担当详细阅读
“中国愿同各方一道,携手推进全球服务贸易开放创新合作,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注入新动力。”9月10日,习主席向2...
2025-09-15 9 时事新闻
-
厌战情绪高涨大批前线乌军逃离战场乌克兰紧急修改法律应对详细阅读
打到现在,俄乌战争已经持续了1006天,在这场持续了长达近3年的战争中,双方在前线均损失不少。为了不断向前线补充兵力,双方均出台了一系...
2025-09-15 10 时事新闻
-
时事开讲第264期科幻照进现实详细阅读
据央视新闻报道:近日召开的第三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上,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介绍,我国正在规划对一颗小行星实施动能撞击演示验证任...
2025-09-15 8 时事新闻
-
【新闻与法】新闻实践中的著作权保护详细阅读
在知识产权法中,著作权法作为调整作者个人与作品的传播者以及公众三者之间利益关系的法律,与新闻界关系最为密切。比如著作权法将其保护的作品...
2025-09-13 13 时事新闻
-
2025考研政治三大题型命题套路详细阅读
在备战2025年考研政治时,了解题型及其命题规律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将为研究生们分享三大题型的特点与应对策略,希望能帮助大家更高效地复习...
2025-09-12 12 时事新闻
-
专业报新媒体须防止新闻同质化详细阅读
在互联网新媒体时代,虽然点击和分享所产生的流量已成为判断媒体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甚至成为判断信息价值大小的标志,但这并不意味着“点...
2025-09-12 12 时事新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