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丨家长必看!孩子这些表现可能是“开学焦虑”
也有学生的焦虑表现从心理反应向生理反应发展,比如出现肚子痛、头痛、牙痛、呕吐等。这些并非孩子的身体病了,也非孩子“装病”,而是焦虑情绪所导致的身体反应。
孩子们的“开学焦虑”有个体差异,原因、表现、程度也各不相同。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两方面的行为,一是进食,二是睡眠。大部分孩子可以自我调节、缓解负面情绪,不过,如果孩子出现不想吃饭、彻夜不睡或白天嗜睡,精神抑郁,甚至出现自伤、自残等极端行为,就要提高警惕,及时咨询、就医。
开学季,孩子从相对放松的家庭环境切换到紧张学习的校园环境,如何顺利迎接新学期?家长可以从饮食、健康等多方面进行干预,帮助孩子缓解焦虑情绪。
开学在即,建议学生们制定和学校生活接近的作息时间表,按时起床、学习、运动、睡觉,减少游戏娱乐时间,逐步过渡至开学模式。
首先要检查作业完成情况,查缺补漏。根据自身学习、兴趣情况,制定新学期的目标和计划,比如每天安排固定的时间复习旧知识、预习新知识。逛逛书店、图书馆感受学习氛围,还可以购买一些书籍资料。
注意饮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零食和垃圾食品,让肠胃提前适应开学后的三餐规律。适量运动锻炼身体,可以适当散步、跑步、做瑜伽等,帮助释放大脑压力,提高注意力和创造力。
托幼机构和学校是儿童青少年聚集的场所,容易发生传染病的流行。流感、百日咳、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重症手足口病、乙脑等疾病均可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从而避免儿童青少年带病上学。
诈骗分子利用部分家长群、班级群未设置进群确认功能的机会混入群内,“克隆”班主任的头像和昵称,并将同伙拉入群聊,接着冒充学校老师、班主任或谎称受老师的委托,通过群发或添加群内家长为好友私聊等方式,以缴纳学杂费、资料费、补课费等为幌子实施诈骗。
同时,老师要定期核查群成员身份,对身份存疑人员要清理出群,并及时开启入群验证功能,避免陌生人随意加入群聊。
近年来,不少家长给孩子购买了儿童 *** 手表,诈骗分子会以各种理由向小朋友借用 *** 手表,盗取里面的 *** 卡用于诈骗、洗钱等犯罪活动。
学生不要随意外借 *** 手表、手机,如 *** 卡被盗、被抢,应立即联系手机运营商挂失账户、注销被盗手机卡,并及时报警,以防被犯罪分子利用。
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学生信息,冒充学校老师或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与受害人取得联系并骗取信任,随后发送虚假钓鱼网站让受害人填写个人信息以及银行卡信息等,从而盗刷银行卡实施诈骗。
奖学金、助学贷款等政策信息通常会通过学校官方渠道(如官方网站、公告栏、班级群等)发布,不要轻信非官方渠道的信息。
如收到此类提示信息,要先向老师咨询,或登录“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咨询,如确认是诈骗,应立即报警。
标签: 生活中的科普小知识
相关文章
-
张志杰健康快车:扎根生活的健康科普伙伴传递生活实用知识详细阅读
随着生活水平提升,大众对健康的关注度日益增加,但纷繁复杂的信息常让人们陷入选择困境。张志杰健康快车以 “贴近生活、服务大众” 为核心,...
2025-09-15 7 生活中的科普小知识
-
防火宣传新举措 科普知识“码”上学详细阅读
只需轻松一扫,消防安全知识“码”上解锁,即刻学习。近日,万柏林区消防救援大队正式推出其自主设计的住宅小区消防安全知识学习平台二维码,让...
2025-09-15 7 生活中的科普小知识
-
看“科技改变生活”如何落地生花详细阅读
编者按 9月1日,以“科技改变生活 创新赢得未来”为主题的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全面启动。主场活动以“寻初心、悦科普、探创新、向未来”为主...
2025-09-12 8 生活中的科普小知识
-
【冀图讲坛】现场嘉宾讲座|第634期 科普知识:昆虫和植物的生存博弈详细阅读
国家自然博物馆研究员,博士,长期从事双翅目昆虫分类学的研究、动物学的科普和展览工作。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2021年入选“北京市...
2025-09-11 9 生活中的科普小知识
-
科普新风拂街巷科学知识惠民生!城关区开展丰富多彩科普活动提升全民科学素养详细阅读
在全国科普月的热潮席卷下,城关区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为核心,深耕社区、校园、社会三大场景,策划开展了一系列形式新颖、内容鲜活的科普活动。...
2025-09-11 9 生活中的科普小知识
- 详细阅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