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学教育文章正文

川大缩招西交换书成理改专业……四川6所院校的最新招生信息

科学教育 2025年08月25日 03:26 7 aaron

  在进入正题前先提醒一下大家,研招网网报系统界面已经更新,考生信息填写入口自今日起开通,虽然考生信息填写将持续开通到10月25日22:00统考正式报名结束,但需要填写的信息不少,建议大家提前完成填写,尤其是初次参加考研的应届生更要提前准备起来啦!

  9月报名季,更是各大院校发布招生简章的季节。在本月,全国所有要招收硕士研究生的院校,都会在官网通知23考研的重要信息,包括专业设置的变化、招生名额、参考书单等与同学们复习有着密切关系的内容。

  如果你早已笃定报考某校,那一定记得刷新官网,以确保不遗漏这些通知。如果你感到整理信息比较麻烦,就请关注新德益的推送,蝶姐会为大家做汇总分析,并提供复习建议。

  9月11日,川大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发布了《四川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里面没有太多重要的事儿,都是常规信息。但在官网的硕士专业目录查询页面,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些新的变化。如下图:

  对于23报考川大新传的同学们来说,今年无疑是一个寒冬。因为统考生的名额已经降到了近十年的更低水平。虽然,计划人数并不等于实际录取人数,但此变动向大家释放了一个明显的信号:削减统考生的规模是定势。下表是2022、2023两年的计划人数(非实际录取):

  变动的名额,全都是统考生,推免生的名额与去年同期计划中一致。如果用23计划的统考生名额,对比22实际录取的人数,则得到下表:

  无论是怎么对比,川大专硕今年缩招可以说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如果只是像学硕那样一二个数据的变化,倒是不必太担心,而专硕的同学们是真的需要紧张起来了才行。

  考学硕的同学,无论是哪个专业,都可按老办法,这次的名额调整对你们的复习本就不会产生实质影响。除非你早有换校想法,则可以找我来聊聊替换目标。

  同学们要认真评估这几个事情:日均复习时间能冲到10+小时吗?每周能学满7天吗?史论背完2轮了吗?实务的基础知识是否已经开始背诵?消息评论等实务题是否已经练了3篇以上(单一题型)?论述题得分率可以保证在70%吗?此外,再评估或模拟一下政治、外语这两门。最终如果刷不到总150分,则危险。

  总结而来,你需要在最后一百天里把握住两方面:一是大量的持续的复习时间,这个成本必须要投入进来,且保证人在书桌前,脑子不走神。二是背书、对必考必练题型的持续性的进步。二者缺任何一项,我都建议你换学校。

  还有一个事儿,必须要跟大家聊明白,那就是我在这里给到的是针对普遍的情况,如果你认为自己的爆发力、毅力、定力都不错,百日逆袭也不是梦。千万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来做决定。

  9月11日,西南交大就刷新了23的招生简章,在其中没有找到太多与往年不同之处的重要信息。但是,当我们打开西南交大的研招专题,就可以发现一个令人纠结的事:参考书单与往年大有不同。

  虽然西南交大的学硕、专硕考试卷子有明显的不同,但往年它们的参考书单都是一样的。今年首次将两个专业的书单做了区分。

  注意:删掉了《创造性的采访》《融合新闻写作》,增加了《新闻采访与写作》《融合新闻学》《媒介分析技巧》。

  书单的变化,你看明白了吗?其实也很简单:一是在实务卷子对应的书单上,做了学硕和专硕的区分。二是通过删减和增加,做了参考书版本的替换。三是增加了电视研究、媒介分析这两个全新的内容。这份书单与此前 *** 上传言的有些不同(评论那本书就没变),所以,同学们还是要耐住性子蹲官网的权威信息。

  先看替换的,再看新增的。比如,专硕就可以把蔡雯《新闻编辑学》丢一边去,换成胡明川《 *** 新闻编辑学》,学硕就把李兰《融合新闻写作》扔了,改成《融合新闻学》,把《创造性的采访》扔了,改成马工程版本的《新闻采访与写作》。在这些书中,有一部分内容是相通的,切换复习方案就比较快。

  很多同学都因为陌生书单而恐慌,继而萌生了跑路的想法。并且,也有不少同学找我推荐书单相似的学校。就目前已经公布过书单的大学来说,学硕9本书里面就有2本独家的,1本小众的;专硕8本书里面有3本独家的,1本小众的。除非,你去换一个就只考史论和实务的学校,且书量在七八本之间甚至更少的。

  我相信,就算这书单换得妈都不认识,也有人会考西南交大。现在我已经买齐了所有新书,正在勾画重点中。坚持交大的同学们请先按原计划复习着,我会尽快想办法给大家做新书重点和考法的梳理。

  西南财经大学可以说是川渝地区难得会公布报录人数的大学了,先跟大伙儿说一下,这些信息在这里可以看到: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如截图所示,目前已经发布了23招生章程,里面没啥关键变化,我们就不多言。

  西财只有新闻与传播专硕,今年总计划招27人,包括推免。9月10日,人文与艺术学院的推免复试名单也出来了,总共有73人入围,待他们的复试结果出来,也就知道今年统考生大约有多少个名额了。

  西财自2015年开始招收新传专硕以来,就没有公布过参考书单。所以,一直都是根据真题来复习的。细看近三年的真题,无论是考试范围、题型分布、问法难度,都没有太明显的变动。所以,同学们按老办法继续复习着走,就可以了。

  但不得不提醒的一件事,是西财的报录比也随大环境而水涨船高。下表是官网公布的历年数据,可以来感受一下:

  7年时间,报考人数涨了28倍,在这个过程中,只有2021年轻微下降了些,但2022年又剧烈反弹,而这一年的报录比更是达到了21.2。加之考试范围宽这个不可忽视的客观因素,使西财也成为了中高难度的大学。

  如果要给报考西财的同学们提一些什么建议,那就是:做好今年破500人大关的心理准备,努力冲刺!

  9月14日,成都理工大学发布了最新的23招生简章,在这份简章的附录中,有一些对本届考生而言非常关键的信息。

  大家可以去官网下载这些文件,也可以先睹为快今年更大的三处变动:一是将“传播学”改成了“新闻传播学”,二是研究方向重新调整,三是参考书单有很大变化。每一点都值得注意哦!

  成都理工大学,是少部分只招学硕不招专硕的大学,这与上文聊过的西财恰恰相反。而往年一直都是以050302传播学这个二级学科在招生,今年则是050300新闻传播学这个一级学科。看起来只是代码和名称的不同,背后却是成理传艺学院的多年努力。

  简单来讲,就是升格了。尽管成理不是985、211院校,但她是双一流大学,但她在学科建设方面的努力是值得点赞的。(怎么写着写着就像帮成理招生了,招办老师看看我,哈哈)。现在的传艺学院已经形成了艺术、传媒两大体系,未来,很有可能会出现新传专硕和其他学硕专业,当然,与23考研的同学们就没多大的关系了。

  今年新闻传播学专业下设三个研究方向:新闻学、传播学、传统文化与数字传媒,与往年相比可以说是彻底洗牌。去年的研究方向分别是:影视文化传播、科技新闻与传播、视听艺术传播、广告文化传播。

  细心的人应该感觉得出,这是要把传媒和艺术的各自特色做更明显的突出,新闻传播学将“更加新传”,所以才“去艺术化”。

  其三,用《 *** 传播概论》替换《新媒体概论》,用《大众传播学研究 *** 导论》替换《传播学研究理论与 *** 》,版本更主流,这两本书我都有做带读课哦!

  此外,杨保军老师的《新闻理论教程》比去年书单中的马工程版《新闻学概论》稍微难读一丢丢,这个难,是知识体量略大。不过话说回来,新闻理论的书,阅读感都差不多,所以对大家来讲也没什么实质性的影响。

  9月15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更新了23的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两个信息都是Word文档的附件,需要下载才能阅读。招生简章没什么新鲜事儿,我们主要是瞧一瞧专业目录。

  根据近三年的录取情况,川社科院的这30个名额,应该全都是给统考生的。虽然现在发布了《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23年接收推免生章程》,但没有说明推免的专业及人数。所以,不必太担心学硕8个、专硕22个名额会被推免生挤压。

  如上面提到的,在暂时不考虑推免名额的情况下,今年川社科院其实是在缩招的。我做了个表,大家可以对比一下:

  学硕一直都没变,近三年都是计划招8人,而最终也确实录取了8人。但专硕就不同了,相比去年计划的人数,今年减少了8个名额,相比于去年实际录取的人数,则减少了18个名额。无论怎么对比,专硕都是确定无疑的在缩招。

  有同学可能会问:23这届会不会也像前两年那样,实际录取的人数比计划的多呢?不是不可能。你看,22年就超出计划10人,21年超出计划3人。希望吧!但大家也不能把希望寄托在这事儿上,打铁还需自身硬,提高分数,冲进复试再说。顺便提醒一下,川社科院的专硕复试刷人比例还好,一志愿过线人数不够的情况下,基本不刷,刷掉的都是调剂党。2020年刷了2个一志愿,其余年份都没有。

  除了名额方面的变化,川社科今年就没太多新鲜事儿了,大家可以放放心心的去复习。最后,我们就用官网原文件,再看看书单:

  9月15日,成都大学发布了最新的23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同时更新了专业目录、参考书单等重要信息。

  成都大学和西财一样,只招收新闻与传播这一个专业,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专硕。上表中的19,代表的是统考计划,1代表的是推免计划。即,今年总计划招收20人,其中19人是统考,1人是推免。

  成大的新传是从2019年开始招生的,当时分为了全日制、非全日制。自2020年起,便取消了非全日制,全部改成全日制。下面是我根据官网曾经公布过的数据和名单做的对比表:

  有同学可能会说成大压分,所以收调剂很多。当然,不排除这种可能性,但在过去四年的数据里,也有2021年一个调剂都没录的情况。再对比成大的真题难度,我认为恶意去压分的可能性并不太大。不要只看数据不看卷子。假如题目复杂、书目繁多,谁能保证就有几十上百人都考过那条分数线的招生计划,今年说是要招19个统招生,其实又回到了2021年的水平,大小年的特点是不是很明显?

  但是,你知道22年的招生计划是多少吗?是17个人。但最终录取了29个统考生,对不对?也就是说,去年成大复试扩招了。

  因此,做好最坏的打算,那就是23考研是小年,再报以一点点的期待,看23复试会不会也像上一年那样扩招。这是我想要给同学们的提醒!总之,不要盲目的恐慌,担惊受怕,安心复习就好了,再怎么说,成大还没改书单呢。继续看——

  今年7月中旬,成大文新学院就发布了最新的初试和复试科目内容,以及具体的参考书,链接是,我们直接看截图:

  截止9月16日中午12点,四川省的招生院校中,还剩电子科技大学、成都体育学院、西华师范大学以及可能新增的另两所大学没有发布23考研的招生简章或相关信息。我会持续关注,发出来以后,也会像今天这样去做新旧对比,以及复习方向上的建议。

标签: 科学教育出版社官网

发表评论

智杖百科 备案号:皖ICP备2023023635号 智杖百科 xml |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