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重发:古诗文阅读之诗歌鉴赏知识点及答题 ***
⑤凄苦哀怨的怨战情绪,凄厉沉痛的反战思考。⑥对和平安宁的边疆生活、和睦友好的民族往来的喜悦。
③羁旅他乡的幽怨之情。或表达人生感叹,流露年华易逝的苦闷;或抒发独居他乡,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
标题中有送别赠酬等 “柳”“酒”“月”“水”四大意象,“长亭”“短亭”“阳关”“舟”“灞桥”等意象
要注意,每首诗表达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情感交杂在一起的 *** 体,它丰富复杂却不杂乱无章
③抒写政治上的失意和对世事的感慨。④表达对现实的愤慨、不满,以及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惆怅之情
④潇洒旷达,傲视权贵的态度;⑤贫贱骄人,悲愤难鸣的心情;⑥命运多舛、出身寒微、无所依托的苦闷
常用的情感术语有:惆怅、苦闷、闲适、愁苦、欢乐、悲伤、忧郁、感伤、寂寞、孤独、烦恼、沉闷、焦急、离恨、哀怨、忧愁、迷恋、思念、恬淡、仰慕、同情、憎恶、激愤、欣喜、欢快、向往、忠贞等。以“愁”为例,又可分为多种,如亡国之愁、家破之愁、失子之愁、失意之愁、失恋之愁、相思之愁、困顿之愁、贫寒之愁、羁旅之愁、闲居之愁、思乡之愁等等。
(1)明确形象:思想性格特征(两字词或四字词)+人物身份(隐士、官员、文人、思妇、游子、征夫、农夫、渔夫等)(注:人物形象包括性格、肖像、身份、地位、职业等,大于性格特征);
意象作用:先描述意象,再分析作用(气氛基调、环境背景、表情达意、衬托人物、结构线.意境=筛选意象+再现画面+点明氛围特点+把握作者的主观感受(情感)
分析意境:先概述画面(一幅+修饰语时、地、特点+画面),再描绘景物及氛围特点四字短语,最后分析情感四字短语。比如:描绘了一幅初秋(时间)边关(地点)阴沉凝重(景物特点)的夜景(画面),表现诗人思乡苦战(情感)的心情。
意境特点:雄浑开阔、雄奇瑰丽、恢弘高远、浩翰辽阔、博大新奇、深邃奇崛、朦胧渺远、空灵高远、空蒙迷茫、苍凉悲壮、优美迷人、清新明丽、清净幽远、宁静恬淡、清净悠闲、冷森幽僻、凄清冷落。
(2)概括作者从哪些方面(不同感官),或运用什么手法(如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对比、侧面烘托),写出了物象的什么特点;
1)知识点:解释该字在语境中的含义;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理解,并简述其内容,指出其表现手法;分析其在描物、造境、写人、抒情上的表达效果。
答:“背”指“相向”或“相背”(释义)。“背”字,描写了诗人与大雁相背而行的情境(内容),使诗人向北向寒与大雁向南向暖形成强烈对比(手法),表现了诗人旅程的艰辛和心情的愁苦(效果)。
答:诗眼是“闲”(诗眼)。“闲”为一篇之眼目,“郡僻”“昼掩门”对“闲”字做了进一步渲染,后三联也均承此而来(内容、结构),诗人有志改革反被诬告而获罪,被贬谪到商州,故一“闲”字,凝聚着诗人的不满和惆怅以及苦闷和孤独(情感)。
句式:省略句(简练含蓄)、倒装句(满足强调、平仄、对仗、押韵等之需)、意象组合、长短结合、整散结合
风格: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等。
3.炼篇=用词整体概括+结合诗句(手法、意象、境界、用词、句式、结构、情感)分析+词句表达情感
(1)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简练含蓄)(形象生动) 排比、对偶、反复(有音乐美)、反问、设问、夸张(强调突出)、双关(含蓄幽默)、顶真(连贯)、互文(工整简洁)、叠字(有音乐美)、通感(感觉互通)、列锦(即名词组合、意象叠加)等。
(2)表现手法:对比衬托(突出强调)、联想想象(丰富生动)、象征(托物言志)、渲染烘托(鲜明突出)、赋(铺叙)比兴、用典(含蓄蕴藉)、以小见大(凝练突出)、抑扬结合(摇曳多姿)、虚实结合(拓展意境)、对面落笔(突出情感)、借古讽今(含蓄蕴藉)等。
如:托物言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借物喻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借物抒怀(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①正侧结合(多面立体)、虚实结合(拓展意境)、动静结合(生动活泼)、点面结合(详略结合)、视听结合(形神兼备)、白描(简笔勾勒)细描(细节描写)
示例:赏析这首诗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疏种碧松通明月,多栽红药待春还。)
答:选取景物,铺陈描摹(一渠水、数点山、碧松、红药);移步换景,富有层次(由远及近、由外而内);虚实结合,寓情于景(通明月、待春归)。
(4)结构方式:总领下文、开门见山、起承转合、层层递进,伏笔照应、铺垫张本、重章叠唱、卒章显志等
注:表现手法这个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只指象征、托物言志、衬托、对比、抑扬、虚实结合、以小见大等手法,广义的包括修辞手法。高考卷一般使用狭义的概念。如需要,可按先“狭”后“广”的步骤思考,即先考虑狭义的手法,再考虑修辞手法。
(1)开篇诗句的作用:总领全篇、开篇点题、开门见山、照应题目、卒章显志、渲染气氛、设置悬念、抑扬、以小见大、意象组合、为下铺垫、和下文的内容构成对比等。
看题目(确定题材)、看时空(时空转换层次)、看关键词(活用词、修辞词、情感词)、看描述对象(主体、客体)、看意象(人、事、景、物)
“情感基调”多用表示情感的一至两个双音节词表示,如惆怅、孤独、欣慰、愤懑、激愤、悲愤、闲适、恬淡等。“原因(或情境)”是指出于什么原因(或情境)而产生的这种情感,如陆游《书愤》表达的是一种悲愤之情,这种情感是由报国无门而产生的。
之一步,明确表明自己的观点看法;第二步,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找到原诗中能支持自己观点的地方,阐述理由和原因。
形式上:从语言(炼字、句式、语言风格)、手法(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结构技巧等)等方面具体分析。
(1)诗人借咏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地照天、兴风作雨的奇观表现了一种淡薄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形象情感)
(2)借景抒情、视听结合。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山泉平缓流淌时清澈见底,水面映照着天光山色;凌空而下时,水石相激,作风雨之声。山泉虽无名,却有映天照地、兴风作雨的奇观。(表现手法)
(3)抑扬结合。三、四句与前面两句形成了欲扬先抑的效果,前两句写山泉的平凡无名,为抑;这两句凸现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表现手法)
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如“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等等,使诗歌生动形象,境界全出。
2.意象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结合。
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创造了11个意象,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
3.意境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
优秀的古诗词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诗歌意境(情景)关系往往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意境特点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 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等等。可见,抓住这几个关键处,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的艺术境界,解诗答题。
【古体诗】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前的除“楚辞”以外的所有诗作,也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后的除“今体诗”以外的所有诗作。“歌、行、吟”分别是古体诗的一种体裁。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今体诗】分为律诗、绝句。律诗每首八句,有五律(五字)、七律(七字)。首联(一、二句)、颔联(三、四句)、颈联(五、六句)、尾联(七、八句),颔联、颈联必须对仗。绝句每首四句,有五绝(五字)、七绝(七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
【词】是今体诗之后产生于盛唐,流行于中唐,发展于晚唐与五代,成就于宋代的一种新诗体。词又称长短句(句子字数不等、长短不一)、诗余(由诗歌发展而来)。根据词的长短,词又分单调(也叫小令,一般认为58字以内)、中调(一般分上下阙,58-96字)、长调(96字以上,三阙以上)。词有词牌,词牌严格律定了每首词的格律和音韵。
【曲】即散曲,分为“小令”、“套数”。是宋金时期逐渐形成的一种新诗体。曲与词的更大不同,是曲可在词规定的字数中增加衬字,从而增加语言的生动性,更自由灵活地表达思想与情感。
就诗作题材内容的不同,古诗词可分为写景(抒情)诗、记事(咏怀)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田园(山水)诗、边塞(征战)诗等等。
【咏怀诗】叙事抒怀,通过具体的事件的叙写来抒写胸臆,抒写个人的恨别、怀远、思乡、离愁、感时等情怀的作品。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杜甫的《春望》。
【咏史诗】诗人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咏叹,一般融进了诗人独到的见识,以史咏怀,以史诵人,以史治史,以史喻今。如陶渊明、刘禹锡、杜牧等都是咏史诗的作者。
【咏物诗】主要特点是托物言志。这类古诗中的“物”多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如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等等,不同的意象有不同的内蕴。
【山水田园诗】写田园生活和山水风景,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
【边塞诗】描写边塞生活与民族矛盾,还有一系列与边塞有关的东西形成于盛唐,更高成就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
“风格”是指诗人在选择题材、塑造形象以及语言运用等方面形成的创作特色。如陶渊明的诗恬淡平和,王维的诗诗中有画,李白的诗豪放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
【现实主义】提倡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表现典型环境的典型人物。源头:《诗经》;代表作家:杜甫、白居易、陆游等。
【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的热烈追求,用热情奔放的语言、奇特的想象和夸张手法、神话故事来塑造形象。源头:《楚辞》;代表作家:屈原、李白、李贺、龚自珍等。
可观之景;虚景是诗人通过感觉、联想或想象而虚拟出的景物,也即心中之景、可想之景),虚实结合往往是古诗词意境的基本 *** 。
选材方面的反衬:古 诗词表达技巧中的反衬是相对“正衬”而言的一种表达技巧。在作品中为了使对某事物的描写更清楚、突出,而采用相反的、相对立的事物从旁陪补的 *** 。它与 “对比”不同,对比的两个事物间的关系是并列的,结果是突出对比双方;反衬却可以明显地分出衬托的事物和被衬托的事物,突出被衬托的一方。
结构方面的对比:对比是指在作品中把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互矛盾的两方面并举出来的一种 *** 。这种 *** 适于突出形象特征,揭示形象意义,对于主题的表达也易产生犀利、深刻的效果。寓意方面的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古抒怀、意在言外,等等。
很重要。古诗词语言风格一般有庄重、严肃与诙谐、风趣;形象、生动与质朴;简练与缜密;含蓄与明了;犀利与平和;细腻、委婉与豪爽、热烈。对语言感知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诗歌鉴赏力的高低。
要在意境中品味词、句:诗中的词、句处在统一意境中,只有在诗境中分析,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如注意了《月夜忆舍弟》的总体意境,就能正确理解“月是故乡明”———因思乡念故乡而备觉故乡的月更明。
要把握特殊语法现象:为了合乎作诗词的规则,所以往往有变式句存在。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诗词中词类活用现象也要引起注意,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等等。
【比喻】最常用的技巧。写同一事物还可以用不同比喻。如李煜的“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写了“似春水”的“愁之多,之源源不断”。
【通感】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如林逋的“暗香浮动月黄昏”,用视觉“暗”写嗅觉“香”、突出梅香的特点。
【互文】在连贯性话语中,将本应含在一起的词语,分别安排在上下两句,或一句的上下段中,既省字又表意。如白居易的“主人下马客在船”,实际是说:“主人下马在船,客人下马在船”。
诗歌的题目很重要,往往可以透露出重要的线索。如试题为“约客”,作者约人,对方迟迟没有来,环境上“家家雨,处处蛙”的渲染,约了客人,怎么不来?突出了作者等待的焦虑。
诗歌鉴赏是一种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联想、想象。如王驾的《雨晴》,作者没有描写邻家院子景色,但写了“蜂蝶纷纷过墙去”这一实景。如果考生紧紧依傍这一诗句,透过言在此而意在彼的重重迷雾,会联想到邻家春色美不胜收,如此景致,连路人都会驻足观望,更何况是喜花的蜂蝶呢!
我们尊重原创,好的资料也值得我们推荐。出于学生学习与同行交流,我们采用了部分微信公众号、 *** 语文群及其他免费 *** 资源。若因第三方原因,无意中侵犯了您原创版权,请联系处理,谢谢!发布文章只是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标签: 情感解释的含义
相关文章
-
《力王》短剧在线集深度解析短剧在线观看乾坤归来的意思短剧在线观看详细阅读
《力王》短剧第二部热血续篇,名为《乾少归来》。全剧共72集,深度解析在线观看。剧情讲述主角乾少再次归来,继续展现其不屈不挠的斗志和强大...
2025-08-26 7 情感解释的含义
-
一片一片一a一一a式词动词 - 一片一片一a一一a式词动词老版下载V91详细阅读
一片一片一a一一a式词动词 - 一片一片一a一一a式词动词老版下载V.9.16.2 - 说IT资讯网 省应急管理...
2025-08-26 6 情感解释的含义
-
《雷总她不要你了》短剧在线观看高考查分之光宗耀祖(53集)——梦想起航与荣耀时刻的交织篇章短剧在线观看光宗耀祖的解释短剧在线观看详细阅读
《雷总她不要你了》是一部在线观看的短剧,讲述了一段关于梦想起航与荣耀时刻的故事。这部短剧共53集,其中涉及到高考查分的情节,展现了主人...
2025-08-24 7 情感解释的含义
-
温暖人心!《王知三:不谈民俗只言热爱》深度评析详细阅读
在平凉市静宁县融媒体中心拍摄的电视专题片《王知三:不谈民俗,只言热爱》中,观众不仅能领略到甘肃知名民俗学者王知三的热情与执着,更能感受...
2025-08-24 7 情感解释的含义
-
乞丐王妃视觉与情感的盛宴短剧免费观看详细阅读
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对于娱乐的需求愈发强烈,短剧以其紧凑的剧情、丰富的情感和视觉的冲击力,逐渐成为大众喜爱的娱乐方式。《乞丐王妃》...
2025-08-24 7 情感解释的含义
-
唐僧动漫短剧免费国语观看的精彩之旅详细阅读
唐僧动漫短剧以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为背景,将唐僧师徒四人的西天取经之旅以全新的方式呈现给观众,这部动漫短剧不仅保留了原著中的经典情节...
2025-08-11 9 情感解释的含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