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热点文章正文

处理您的烦心事闵行这个“码上约”还能更快!丨帮忙一夏

新闻热点 2025年08月21日 01:28 7 aaron

  闵行区12345市民热线接到哪类问题的投诉多?数据变化的背后是什么起了作用?“闵行码上约”小程序为何处理问题更高效……

  8月15日至9月5日的工作日,闵行区融媒体中心与闵行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共同推出《民情直通车·帮忙一夏》,聚焦如何“高效办成一件事”,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首期节目,迎来闵行区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闵行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刘懿做客直播间,围绕市民诉求处理、数据应用及服务创新等内容进行了介绍。

  闵行区城运中心每天会收到群众反映的各类投诉或诉求问题,日均在400起左右,会随着季节和不同时间节点有所变化。例如,台风期间,12345市民热线接到的相关诉求会明显增加。

  这些诉求涵盖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占比更高的几类问题具有鲜明的民生属性。具体来看,物业管理问题,涉及小区设施维护、日常管理等多个细节,因与居民生活环境直接相关,成为投诉“重灾区”;消防安全问题,反映出市民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的提升;城市秩序问题,如停车乱、占道经营等影响公共环境的现象;噪音扰民问题,关乎市民生活品质,同样是投诉热点。

  这些诉求数据如同城市治理的“晴雨表”,既反映了市民的急难愁盼,也为职能部门的工作改进提供了明确方向。

  刘懿介绍,区城运中心并非简单处理诉求,而是通过深度数据分析,挖掘城市运行的难点与短板。12345平台接收的诉求数据是衡量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而市民作为城市治理的参与者,其反映的每一条诉求都被高度重视。

  数据应用的关键在于“主动发现”与“被动投诉”的对比分析。以电动车管理为例,若市民投诉率居高不下,说明管理存在漏洞,需从车棚改造、飞线充电整治等方面发力;反之,若网格员、居村干部等主动发现问题的数据上升,而市民投诉减少,则表明职能部门工作落到了实处。

  这种“数据碰撞”机制,不仅能精准定位问题,更能通过市民的监督督促工作改进。在极端天气应对中,数据的作用尤为突出。

  今年台风“竹节草”来临前,区城运中心汇总分析了此前暴雨蓝色预警以上天气中190条涉及积水、房屋漏水、树木倒伏的12345平台及110数据,推送至相关部门整改。台风过后,同类诉求仅62条,且仅2条与此前重复,充分证明了数据预判与提前处置的成效,也让市民感受到“身边看海现象减少”的切实变化。

  为全面掌握城市运行状况,区城运中心的数据来源十分广泛。除12345市民热线非警务类警情是重要补充。不过需要大家注意,警力资源有限,非警务类诉求可通过12345热线更精准地对接职能部门,提高解决效率。

  此外,新闻媒体及各类社交平台(如今日闵行、头条、上观新闻、抖音、小红书等)的信息也被纳入监测范围。区城运中心每周会分析热点新闻与12345投诉的关联,若热点事件未收到投诉,会主动派单核查;若已有多条投诉,则加快处置力度,确保市民关注的问题得到及时回应。

  区城运中心联合多部门推出的“闵行码上约”微信小程序,进一步畅通市民诉求渠道。该小程序与12345热线相比,分类更细致、办理更高效。

  “码上约”板块目前包含:约物业经理、居村书记、民生热线、社区民警、城管执法、人民调解等,支持文字、语音、视频、照片等多种反馈形式。物业经理可直接接收诉求信息,社区民警信息(包括照片、 *** )公开透明,方便市民快速联系,办理户籍、反诈咨询等事务。

  数据显示,“码上约”已处理2085件工单,平均办理时限仅4天,其中60%的诉求在1天内解决,较12345热线天处理时间缩短超十天。从处理层级看,88%的工单可在居村范围内解决,8%需街镇层面处理,仅4%需区级协调,真正实现“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街镇”。

  目前,江川路街道、新虹街道、浦锦街道已全域推广“码上约”,后续将稳步向全区拓展。小程序还设有有奖举报功能,鼓励市民参与城市治理,近期新虹街道就有市民因反映消防通道隐患获3000元奖励。

  区城运中心未来将持续提升问题发现能力,以“区内无投诉、应急无急可应”为目标,通过数据监测、案例通报等机制,推动城市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切实解决市民急难愁盼。

标签: 今日热点新闻大事

发表评论

智杖百科 备案号:皖ICP备2023023635号 智杖百科 xml |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