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情感透析文章正文

生命线上的温度

情感透析 2025年08月20日 22:19 7 aaron

  陇原八月杏林暖,白衣秉烛照人间。从河西走廊的绵延绿洲到陇东塬峁的沟壑纵横,甘肃医卫人正以步履践行初心,以仁心守护使命。那田间地头的血压计,盛满基层医生对乡亲的牵挂;无影灯下浸透汗水的手术衣,映照着与生命赛跑的执着;风雪夜护送危重患者的担架上,镌刻着“生命至上”的铿锵誓言。值此第8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管理局、省疾病预防控制局面向全省卫生健康系统组织开展了“陇原医路暖,情韵绽芬芳”医患温情故事征文活动,健康甘肃微信公众号8月5日起开辟专栏,每天选登一篇优秀作品。在这里我们将镜头聚焦这些平凡英雄,以温暖而有力的笔触,记录全省医疗卫生工作者践行“十个多一点”暖心行动的温情答卷,拓印医患双向奔赴的生命礼赞。

  在兰州石化总医院(甘肃中医药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有一个被患者亲切称为 “血透之家” 的地方——内分泌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自1996年创立以来,历经28载春秋,它从仅有两台透析机起步,如今已发展成为甘肃省规模更大、承载着210余名患者长期生命希望的卓越中心。这里不仅是技术精湛的 “卓越中心”“透析标准化建设中心”“血液净化培训中心”,更是一个将 “仁爱为本” 镌刻入骨、用真情浇灌希望的 “‘析’望之城”。

  连续六年举办 “肾友会”:打破传统医患界限,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家属共同策划议程、布置会场、编排表演节目。表彰 “年度透析明星”,用榜样的力量传递生命韧性,营造 “医患一家亲” 的温暖氛围。

  日常的温情关怀:医护人员为高龄透析患者(如88岁的李大爷)集体庆祝生日成为常态。一句句 “祝您生日快乐”,一块块甜蜜的蛋糕,让长期依赖透析的患者感受到 “家” 的归属感和被珍视的尊严。对于中心内十多位80岁以上的老人及其家属而言,这里不仅是治疗场所,更是共同对抗病魔、感受陪伴的 “第二个家”,医患双方已共同经历了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的风雨同舟。

  精湛的医术是人文关怀的基石。中心深知,保障透析通路(“生命线”)的安全有效,就是守护患者生存的希望和尊严。

  技术突破与个体化关怀:面对李叔叔(60岁,尿毒症患者)因动静脉内瘘反复狭窄、闭塞而濒临绝望的情况,中心团队没有放弃。科主任迅速组织讨论,权衡各种方案的风险(如血管资源损失、感染等),最终创新性地采用 “大隐静脉移植桥接术”。这项技术不仅成功解决了闭塞问题,更实现了 “瘘静脉零损失”,更大程度保护了患者有限的血管资源。

  超越技术的意义:手术的成功不仅畅通了物理上的 “生命通道”,使患者术后即刻恢复透析,更重建了李叔叔对生活的信心。他由衷地感谢——“谢谢你们再次给了我生命的希望!”—— 正是技术实力背后深厚人文关怀的生动体现。中心在血管通路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年手术300余例)始终服务于提升患者生存质量这一核心人文目标。

  探索 “医护患一体化精细管理”:成立医护分管小组,从透析细节入手。强调医、护、患三方紧密协作,实现病情反馈探讨的动态化、治疗方案调整的及时化、效果监测的连续化与对比化。

  关注身心调理:邀请营养专家为患者提供专业饮食调理指导,更通过精细化管理模式,显著提升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积极的心理预期,让患者在漫长的透析旅程中感受到被全程关注和支持。

  人才培养与传承:高度重视学科建设,持续选派骨干赴国内顶尖医院进修,举办省级继教项目,确保团队专业能力不断提升,将 “心中有爱,阳光透析” 的理念代代相传。

  牵头成立 “血透专科联盟”:2023年8月,中心以 “提升专业技术水平、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为共同目标,牵头成立覆盖5市县、9家医疗机构、惠及1100余名患者的联盟。联盟搭建战略合作平台,聚焦患者核心需求(透析治疗、心理支持、生存指导),在技术创新、人才培育、双向转诊、疑难危重MDT(多学科会诊)等方面协同发力,将 “血透之家” 的温暖和 “‘析’望之城” 的专业力量向更广阔的区域延伸。

  二十八载光阴,兰州石化总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用仁爱之心铸就了 “血透之家”,以精益之术打造了 “‘析’望之城”。从为高龄老人庆生的点滴温暖,到创新手术挽救绝望患者的生命希望;从医护患一体化的精细管理,到联盟共建的辐射引领,中心始终将患者置于核心,在冰冷的透析仪器旁,注入了滚烫的人文关怀。他们不仅守护着患者的 “生命线”,更在这条线上镌刻下尊重、关爱、希望与尊严,生动诠释了 “执事敬,爱人心” 的深刻内涵,成为地区医疗领域一面闪耀着医学人文光辉的品牌旗帜。这就是一根 “生命线” 上所承载的最动人的温度。

标签: 关于血液透析的文章

发表评论

智杖百科 备案号:皖ICP备2023023635号 智杖百科 xml |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