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学教育文章正文

强警论坛丨把握教育“三大属性” 推进公安高等教育发展

科学教育 2025年08月11日 02:16 4 aaron

  习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系统阐释了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和建设路径,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公安高等教育工作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奋力推进公安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高水平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提供坚实教育支撑。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是教育政治属性的突出体现,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习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

  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绝对领导,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公安机关的政治属性决定了公安高等教育必须牢牢把握“公安姓党”根本政治原则。公安院校要坚决贯彻“政治建校”办学方针,认真贯彻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突出政治标准,完善政治监督机制,构建以政治监督为重心的大监督体系,确保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坚持不懈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公安院校要深入学习领会习关于新时代公安工作重要论述、关于教育强国建设重要论述的思想体系和理论精髓,强化有组织科学研究、丰富阐释宣讲的载体和形式,推出具有鲜明公安院校特色的理论研究精品、思政精品课程和理论宣讲团队。

  健全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公安院校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学校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稳定、促发展的政治领导核心作用。强化院系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压实管党治党、谋划发展、联系师生、安全稳定等方面的主体责任。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师生最贴心、最信赖的组织依靠。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彰显了我们党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习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公安高等教育要坚持人民至上的立场,从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服务于人民,体现人民意志。既要遵循高等教育的普遍规律,也要突出公安院校的特色规律。要进一步明确部属、省属公安院校的功能定位,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突出办学特色,提升办学质量。

  在研究制定公安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和政策时,要充分了解人民群众对公安高等教育的评价和期待,充分听取广大公安机关实战部门对公安高等教育、科技、人才的迫切需求,系统总结凝练各公安院校办学治校、人才培养、服务实战的特色、经验和优势,使教育改革更加符合人民群众期待和实战需求。

  要进一步明确公安院校人才培养定位,严格规范公安院校公安专业学生招录、培养和就业分配工作,进一步优化公安教育资源配置,扩大公安高等教育服务覆盖面。要牢牢把握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长效机制,以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公安专门人才回馈社会和人民。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作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决策。公安院校要站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

  聚焦立德树人忠诚育警根本任务,培养符合实战需要的高素质公安专门人才。要突出人才培养的战略性规划和实战化导向,不断深化“教学研练战”人才培养模式,抓好实战化教学改革,健全完善实验、实训、实习、实战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要紧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高等教育和公安工作提出的新挑战新要求,聚焦智慧警务建设,紧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在公安业务各领域的应用,打造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丰富完善相关课程设置。

  全面推进学科建设、科研体制机制创新综合改革。健全完善高质量大安全学科体系,优化学科发展布局,重点推进中国特色公安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统筹加强有组织科研,深化科研平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抓好实战化科研协同创新,探索实施实战单位、公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实战科研平台,加强实战需求对接,创新科研资源配置方式,强化支撑和服务公安工作现代化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深化实施开放办学理念。贯彻公安机关素质强警交流合作计划,健全部、省、校三级联动工作机制,深化实战化校局合作,加强公安院校与所在地公安机关“同城一体化”建设。完善业务警种与教学科研单位“结对子”共建机制,畅通人员双向交流渠道。深入推进开放协同,既要坚持“引进来”,加强同公安实战单位、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交流合作,积极搭建“战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又要坚持“走出去”,在服务决策参考、重大活动安保增援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撑。

标签: 理论科学教育研究

发表评论

智杖百科 备案号:皖ICP备2023023635号 智杖百科 xml |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