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情感透析文章正文

内瘘物理检查:怎么量化触诊评估方法?

情感透析 2025年08月07日 02:22 1 aaron

  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种方法都适合于有一条主干的AVF,不适用于分支较多的AVF,它们的临床实际应用价值需要更多的研究来验证。

  在内瘘物理检查中,触诊的操作,也是简单易行,对于患者的自我管理内瘘时非常实用的检查方法之一,在每个月或平时的内瘘宣教中经常提及的一句话:“...您尽量自己检查您内瘘的震颤情况,并一定形成前后对比,这样才能及早的发现内瘘问题...如果是家属帮您检查内瘘,尽量固定家属(这也是这份倡议的主要理由之一)...”

  触诊也好,听诊也罢,其获得结果会有不同,且主观性更强,如果未形成前后震颤趋势的对比,震颤强弱的变化并不能及时获取,滞后及时干预,最后影响内瘘使用,影响透析效果。

  血流速度的加快,最终导致血管扩张和血管壁膨胀,所以血管内高速的血流通过是形成震颤的主要原因。

  搏动是指由心动周期导致的血管扩张表现,它与动静脉内瘘的狭窄程度直接相关。搏动的评估应使用指肚,与中医的脉诊手法类似。内瘘血供不足时,也就是说存在流入道狭窄时,震颤和搏动都减弱;而存在流出道狭窄的内瘘,则震颤减弱,搏动明显增强。

  护士在判断流入道通畅情况时,要关注瘘口及瘘体震颤的强度,是否存在震颤和搏动同时明显减弱的情况。而在判断流出道通畅情况时,要关注是否存在仅有搏动,而震颤减弱或消失的情况,同时关注是否存在局部瘘体血管的塌陷情况。

  在触诊内瘘血管走向方面,对于有些皮下脂肪较丰富的,视诊无法明确血管走行的患者,触诊尤为重要,护士应通过触诊仔细评估血管走行,深浅、粗细、血管壁弹性和厚度,了解有无皮温增高或上肢肿胀,并对比双手皮温、握力及活动度是否相同。

  为了弥补传统触诊结果二分法(震颤或搏动)量化程度不足的问题,结合触诊中震颤与搏动的不同程度, 1、台湾学者设计了触诊评估计分法(下图所示,0分表示内瘘完全堵塞,5分表示内瘘功能良好)

  该评分法比较简单直观,值得借鉴。 但该评估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没有经过多中心研究的验证,其推广应用价值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 2、 最近Matt Chiung-Yu Chen研究团队根据触诊评估结果提出了PPL(palpable pulsatility length,可触及震颤长度)、API(a Pump,动脉泵指数)来评估流入道的狭窄 。

  结果显示,选择PPL11.0cm,API1.29作为临界值来预测临界流入道狭窄最为合适。API和PPL的敏感性分别为96%和80%,特异性为84.31%,当PPL越短或API值越小,流入道狭窄越严重。 此外,该团队还结合举臂试验和触诊结果,提出了PESOS(physical examination significant outflow stenosis,物理评估的明显流出道梗阻)概念,用来评估严重的流出道狭窄。

  在临床上行举臂试验时,如果流出道狭窄不严重,梗阻远端的瘘体和流出道没有明显塌陷,但举臂时的重力作用会使血流通过增加,触诊会感受到消失的震颤或搏动重新出现。如果震颤或搏动没有出现,则定义为PESOS,在该研究中PESOS可用于诊断狭窄程度≥75%的AVF流出道狭窄,其敏感性为80.39%,特异性为78.79% 。

  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种方法都适合于有一条主干的AVF,不适用于分支较多的AVF,它们的临床实际应用价值需要更多的研究来验证。

  触诊评估的量化工作非常值得参考,将无形变有形,“量化”相当于常规触诊的“补充保险”,从客观角度反应内瘘状况,对于医护患高质量管理内瘘,非常有用。但也需要数据来说话,期待临床有更多的相关研究普惠血净人!

  [1]宋蕾,彦伟,苏春燕. 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物理评估与实施建议[J]. 医院管理论坛,2022,39(07):56-59. [2]肾友必知 内瘘杂音是否正常?对比音频来啦,供您参考!转发给身边的肾友! [3]狭窄惹的祸: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文丘里效应”,值得肾友关注! [4] 哪些输入的液体需要纳入脱水总量?CRRT液体管理的重要环节!

标签: 血液透析那些事

发表评论

智杖百科 备案号:皖ICP备2023023635号 智杖百科 xml |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