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情感透析文章正文

自信是人生出彩的精神支柱

情感透析 2025年08月07日 01:54 1 aaron

  一个人一生要经历小学、中学、大学、青年、中年、老年多个阶段。每一个人生阶段,都有出彩的可能。想要人生出彩,有一个首要条件,就是个人必须有坚定的自信,即自己信任自己,认定自己有实力有条件能干事,能干大事。这样,就会精神抖擞,朝气蓬勃,克服困难,无往而不胜。实践证明,古今中外,有很多体能不全或出身贫困或身处逆境的卑微弱者、失败者,正是依仗坚不可摧的自信,不懈地奋斗,最终成为他所处时代的英雄豪杰,成为引领和推动社会发展的先锋脊梁。他们这样的人,是我们当代各个年龄层次的人士学习的楷模。

  相反,如果没有自信,自己看不上自己,自己怀疑自己,认为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就会没有理想,没有目标,混混沌沌,萎靡不振,软不拉叽,就会“躺平”,就会“啃老”。如此虚度光阴,到老也会一事无成。

  所以“自信”是激活一个人具备正常生存心智的灵丹,是增强一个人参与市场拼搏信心的底气,是催生一个人藐视困难、克服困难的勇气。

  一个人能否对其自身客观条件进行科学评估,决定他能否对自己树立完美的自信,也决定他人生未来发展的正确方向。

  俗话说:“人上一百,形形。”一个人从他娘肚子里诞生出来,就带着他自身的体能、智能、性格特征。幼儿时期,所处的家庭环境千差万别,受到物质滋养充盈与短缺,家庭教育的严格与疏漏等条件各不相同,导致人们的身体发育、人生三观、兴趣爱好、智商情商等形成,有他们各自特有的情状。

  人的自身综合条件尽管多种多样,但都能在社会上找到适宜于自己发展的位置与空间。树立了这个观念,才能树立起自己的自信。北京著名的“三宽(宽厚、宽容、宽松)”家长教育学院院长肖斌臣举了个例子:他说,他在教高中的时候,遇到一个学生,历次期末考试,几门功课不及格。有时,连语文也只考30多分。家长把这孩子当废物,老师也为他的前程着急。但是,他本人稳坐钓鱼台,心态良好。

  他很自信,他说,他的人生一定有光明前途。他哪来的这大把握?因为,他在学校潜心观摩、研究一门绝活一一烹饪。

  通过学校、家庭多方努力,帮助这位学生高中毕业。随后,他没去别的地方,直接回到了家乡农村,专为村里的红白喜事的做主厨。凭着他精湛的厨艺,他一个人能掌管100多桌酒席的烹饪。一场厨事做下来,自己吃喝、二千元工钱除外,还额外收到红白喜事东家的亲朋打发的红包一千多元。

  该生的厨师手艺在方圆十里八乡声名大震,请他做烹饪的订单应接不暇。于是,这位学生在农村照样买车盖房。日子过得比一般大学生还风光。

  美国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说:“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的同时,也为你打开另一扇窗。”这扇窗在哪里?需要你去寻找。怎么样找到这一扇窗?怎么样利用好这一扇?著名作家史铁生做得很好。他20岁在陕北延安插队时,因病双腿瘫痪。26岁时,母亲因肝病去世。30岁患尿毒症靠透析生存12年。在这样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史铁生坚信自己有写作才能。他不停地写作,出版了多部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登上文学创作的高峰,成为人生赢家。

  居里夫人在破旧的楼阁中坚持学习,经过数万次实验,发现雷元素,两次获得诺贝尔奖。霍金在患渐冻人症全身瘫痪后,依然信心满满,坚持完成《时间简史》等科学著作,提出黑洞理论,成为现代物理学巨匠。贝多芬中年失聪后,凭着对音乐的热爱执着,创作出《第九交响曲》等不朽乐章。

  国内外还有许许多多在逆境中,凭着自信坚持到达理想彼岸的耀眼的明星,如:但丁、爱迪生、曼德拉林肯、高尔基、周文王,左丘明,孙膑,司马迁,勾践、曹雪芹、任正非、孙正义、董明珠、俞敏洪,刘强东等等。

  以上这些历史的和当今的成功巨人,他们的事迹启示我们:无论是在逆境、还是在顺境中,都需要清醒地看到自身及相关的客观条件,评估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才能树立起创业立功的信心。

  人的自信,包含了五个层次的含义:一是清醒地认识到适合自身发展条件的优势在哪里;二是看准了自我发展中的客观条件的利弊;三是弄清楚自己在主观上到底想要干什么?即自己的兴趣爱好。这一点,由他的“三观”来决定,这就是人的“信念”;四是综合以上因素,确立今后发展目标定位;五是朝着既定的目标,谋划奋斗的策略及方法。以上5个方面,以信念作为统帅,共同构成了人生的“自信〞。这是指引一个人前进达到一个又一个目标的灯塔。

  人生要完成的既定的奋斗目标,可以是短期的、中期的,或者长期的、终级的;可以是大的,可以是小的。这些目标都是有形的,其中有的想金榜题名,考上985、211,或进省属重点大学;有的人想在大学毕业后进入体制内当公务员、医生、教师;有的想进入央企当高管;有的想进国家研究机构当科学家;有的想自己创业当老板,开公司赚大钱;有的想当作家、艺术家,以作品名留千古。在家庭层面:有的想娶妻生子,传宗接代;有人想娶美艳娇妻,风光一世;有的想育子成龙,光宗耀祖。他们的这些目标,有的是光鲜的、有的是漂亮的、有的是浪漫的、有的是诚实的、有的是朴实的、有的是雄奇的、有的是壮丽的,有的甚至是崇高的。

  能够锁定个人前进的目标,都是经过头脑反复掂量,深思熟虑后作出的重大决定。坚信自己的愿望是美妙的、盘点自己的综合实力是足够的、测算周边的环境是有利的、一切思考谋划行为都是契合自己信念的、树立坚定的信心是有充分根据的。

  正是在自信灯塔的指引下,海内外一代又一代身处逆境的有志之士历经千难万苦,达到理想的目标。福建曹德望小时候放过牛,14岁辍学,后卖烟丝、贩水果、拉板车。他经历过了自学《新华字典》《会计学原理》积累知识的阶段,坚信自己能成大业,在当地镇办企业玻璃厂当采购员、承包玻璃厂,扛住了缺技术、缺资金的困难,顶住了进军美国市场和美国方面“反倾销”等压力,最终成为享誉全球的“玻璃大王”。

  患小儿麻痹症双腿变形,走路全身两边晃荡的安徽残疾人崔万志,曾经经历过200多次的投档应聘工作,被招聘单位拒绝。后自办企业:有书店、网吧、超市、网店等,又遭遇十几次亏损。他不灰心、不丧气,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相信自己有经商的才能。后来他探索到女士旗袍网络销售的新路,终于创建了自己的服饰品牌,每年收入3,000万元。2018年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授予“诚信之星”荣誉称号。

  “自信”的品格和形象,能够给他人包括给同事带来项目合作的安全感。能够鼓舞、提振下属、伙伴信心,使他们自觉全力配合支持自己的工作。自信如同无形的桥梁,桥的那一头伸向他人的眼睛和脑海,无论是上司、还是同僚、还是朋友、还是生意伙伴,还是其他与你有关联的人士,他们都对你有几份的信任,有兴趣与你接触,与你交谈。自信如同一块吸铁石,随时随地把周围的英才,紧紧地吸附在自己的身边,与自己密切合作,成为推动工作的有生力量。

  杭州马云就是一位凭着坚定的自信走向成功的典范。马云1982年第一次参加高考,数学只考了1分。他不灰心丧气;第二次高考,又一次落榜;1984年参加高考,只达到了专科的录取分数线。幸好杭州师范学院本科未有录满,将他调剂录进了本科的英语专业。英语专业为他人生创业开辟了一条广阔的大道。

  大学毕业后,马云被分配到一所学校当英语老师。他不满足这个舞台,他要干更大的事业。两次求职,因其貌不扬,被拒。

  1999年,马云与他的团队在杭州创立了阿里巴巴。旨在为全球中小企业提供贸易渠道。这时,资金困难,人才短缺。

  这些精英自觉辞去了在大公司每月数万元工资的稳定工作,到杭州加入阿里巴巴,跟着马云干互联网产业。这些人被戏称为“十八罗汉”。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马云公司没有好效益,团队成员每月只能拿到几百元的工资。十八个罗汉中,有的人动摇,多次要求离职。每一次的挽留,马云都用大会演讲方式描绘互联网产业的美好前景。他说:将来公司上市,你们都是公司股东,钱多得用不完。马云的自信,增强了“十八罗汉”

  的信心。便纷纷变卖家产投资给公司。这一次集资了50万元人民币。为阿里巴巴发展奠定了最初基础。1999年10月,耶鲁博士、华尔街In Vest ab副总裁蔡崇信听到了马云的故事,连忙找到马云,与马云谈了4天。他被马云强大的自信气场及产业规划前景吸引,当即做出决定,不回美国,放弃580万美元年薪,加入阿里巴巴;只拿月薪500元人民币,跟着马云一起干。随即,他组织资金,给马云投资500万美元。2003年5月,淘宝正式成立。2005年8月,雅虎以10亿美元现金和雅虎在中国全部的资产为代价,收购了马云40%的股份。从此,马云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自信,是奋发勇气的根底。自身没有足够的综合实力,勇气不会凭空产生。当机会来临,凭着充足的能量,勇猛无畏,毫不迟疑,伸手立即将它抓住。

  自信,使人能够随时全身心投入自己钟情的事业,不受任何外界的干扰,在沉浸式的、忘掉自我的奋斗中,爆发出不可预料的潜在的力量。

  自信,是受到各种光鲜目标的吸引,是受到个人爱好的驱动,是受到崇高信念的指导,对前进路上的曲折、困难,进行不屈不挠地斗争,有耐力,有韧劲,在失败中翻盘崛起!

标签: 靠透析坚持生活到

发表评论

智杖百科 备案号:皖ICP备2023023635号 智杖百科 xml |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