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百科文章正文

消防科普借文化之力在闽北大地“活”起来

生活百科 2025年08月04日 13:04 3 aaron

  民主与法制网讯(记者田雄 □刘清华 通讯员刘华钦)如何让消防宣传不止于“告知”,更能走进人心?福建省南平市消防救援支队给出了答案立足闽北地域文化沃土,用“消防科普+地方文化”的创新路径,把安全知识装进非遗、文艺的“壳”里,让消防宣传有特色、有温度、更有传播力。

  当消防知识遇上非遗版画,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松溪县的孩子给出了生动示范。松溪少儿版画以“消防+非遗”的形式,把消防车、消防员、安全警示等元素融进版画线条里,让传统文化成了安全理念的“传送带”。这一创新不仅让作品成功入选“第九届少儿版画(东海)展览”,更早在2023年就拿下福建省消防主题文创评选一等奖。

  吴诗琪的《上阵时刻》勾勒出消防员冲锋的瞬间,徐若灵的《蓝色人城》定格救援现场的温暖,练思远的《排忧解难》画出消防员帮群众解决难题的画面(指导老师叶美琴)孩子用画笔讲消防故事,也成了安全意识最鲜活的“小小传播官”。

  南平支队深挖非遗的“群众基础”,让老技艺成了消防宣传的“天然宣传员”,安全知识就这样悄悄融进生活场景:松溪县用非遗“大腔金线傀儡”演起木偶戏《将进酒,消防5+3必查》,木偶一抬手、一开口,消防检查要点就跟着“活”了起来;邵武市把非遗“傩舞”改成短剧《警钟长鸣》,面具摆动、鼓点响起时,祈福仪式变成了“安全警示课”;建阳区请建盏非遗传承人拍公益广告,用“窑火控温”类比消防安全,建盏的“火候”里藏着防火的道理;浦城县剪纸传承人拿起剪刀,在红纸上剪出《灭火英雄》,逃生路径、安全提醒跟着剪纸纹样一起被记住。

  用群众熟悉的“方言”讲消防,宣传才能真正“入耳入心”。南平支队把安全知识编成闽北人爱听的戏、爱唱的调:联合南词艺术中心创作出音乐快板《齐心防火护瑰宝》,快板响、说唱起,文物古建筑防火知识就这样走上了全国舞台;光泽县给三百年历史的三角戏“换新词”,《电动自行车不要“飞线充电”》用方言唱腔把防火要点唱出来,乡音一飘,安全提醒就到了耳边。

  从少儿版画到非遗技艺,从传统戏曲到地方小调,南平支队让闽北文化成了消防知识的“活载体”不是生硬说教,而是用群众熟悉的方式“润物细无声”。接下来,南平市消防救援支队还将继续挖掘文化里的“宣传密码”,让消防科普既有文化味,又有烟火气,在闽北大地织密全民消防安全网。

标签: 生活百科普

发表评论

智杖百科 备案号:皖ICP备2023023635号 智杖百科 xml |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