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学教育文章正文

防止机械刷题、不传播教育焦虑!AI头部企业联合发布公约

科学教育 2025年08月03日 13:18 3 aaron

  智能体不但在伦理身份、互动方式、学习方式及价值观念等层面形成冲击,更使教育实践面临被AI技术操控取代的风险,迫切需要探寻智能体的伦理边界。

  在这一背景下,《公约》提出,教育智能体的发展应有效防范违背教育本质的功利化倾向,坚决杜绝传播错误价值观和不良信息,防止机械重复刷题,避免加重学生学业负担、限制学生想象空间、惰化学生思维。

  《公约》强调,教育智能体要严格遵守《未成年人保护法》《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对涉及未成年人的,应严格依法落实数据安全及隐私保护机制。

  《公约》倡议,相关企业应强化与学校、家庭的协同育人,扩大资源普惠,不制造恶性竞争,不传播教育焦虑,推动在全社会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成才观、教育观。

  针对《公约》的出台意义,北京师范大学李玉顺教授表示,《公约》出台恰逢其时,将技术优势转化为育人效能,将碎片化探索升华为系统性框架,使与教育融合迈向伦理自觉与价值引领新阶段。

  “人工智能教育,尤其是智能体融入教育过程中,必须确保教育性、科学性、安全性三大原则。”谈及《公约》所倡导的AI教育精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熊璋教授特别强调了“安全至上”原则。他指出,需围绕AI教育特有的自主性、交互性与学习特性,构建覆盖技术、伦理、数据、心理等维度的防护体系。在规划与设计之初,就必须秉承“安全至上”的原则,包括不伤害学习者、不误导学习者、不泄露学习者隐私的全方位安全。“对学习者异常行为的预警、报告、疏导也是安全至上的一个侧面。”

  值得注意的是,《公约》适用于所有可能面向中小学生提供智能体产品或服务的企业。涉及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但不限于人工智能大模型、自适应学习系统、虚拟教师等软件,智能学习机、学练机、学习教具、可穿戴设备等硬件,以及基于上述软硬件的课程、教学、测评、数据分析等衍生服务,覆盖产品设计、算法研发、模型训练、运营服务等全生命周期。

标签: 科学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发表评论

智杖百科 备案号:皖ICP备2023023635号 智杖百科 xml |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