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娱乐新闻文章正文

这个星期的两件大事新的时代真的来了

娱乐新闻 2025年08月03日 11:32 2 aaron

  2025年到今天为止已经过了七个月,我总结今年对我们日常生活影响最大的就是三件事,其中有两件事发生在这个星期。

  不要小看这一两个百分点的增加,像去年上半年社消总额是235969亿元,而今年上半年社消总额是245458亿元,几乎增加了一万亿人民币。

  比如汽车你想拿购车国家补贴,那就得报废名下的旧车,或者卖掉名下的旧车,不然如果只是购买新车,那就只有地方补贴了。

  我父母都在4月2日买了新手机,就是因为老家县城的手机店也在大规模宣传以旧换新,所以他们也知道了,

  然后是在4月30日,也就是五一放假前一天,我老婆跟我说她也买了台新手机,我很惊奇说为啥,回答说她通过研究,抢到了深圳市宝安区的消费券,有600元人民币!

  我问说那个15%的国家补贴你研究了没有,她说她在小红书上查过了,手机高于6000元的就没有国补了,但是这个消费券可以用。

  简而言之,这个国家和地方出台的刺激消费政策让我家增加了三台手机,而且还节省了上千元人民币,相当于国家发红包了。

  在2021年就是我国历史人口顶峰,2022-2024年人口连续三年下降总计下降了432万人,今年也将继续下降的情况下,我国终于迈出了一大步,同时这对我国的低收入家庭意义重大。

  前面说2021年是我国总人口历史顶峰,但如果但是看劳动年龄人口总量,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1年就是劳动年龄人口历史顶峰了。

  这个孩子长大后工作月入5000元,那他缴纳8%的养老金+单位缴纳16%,那一个月他就只能贡献5000*24%=1200元人民币的养老金。

  这1200元够给他退休的父母两个人发养老金吗?当然不够,平均每个人只有600元。不够怎么办?

  老龄化社会最大的问题是不增长,因为年轻人不管是创新还是消费都是主力,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以创新为例,像王传福,马云,马化腾,张一鸣都是27-30岁之间开始创业,大疆的汪韬和宇树科技的王兴兴26岁开始创业,

  深圳2023年新晋的世界五百强立讯精密的王来春是30岁开始创业,就算是任正非也是43岁开始创立华为。

  再说消费,年轻人精力旺盛,身体好,收入高,从买房到买车,到体育运动,甚至到足疗按摩,吃啤酒海鲜夜宵,都是消费的绝对主力,

  社会没有活力,对于我国低收入家庭,欠发达地区来说将是非常要命的,不增长就意味着生活很难改善。

  比如说东北振兴,由于国企工厂事业单位多,城市化水平高,计生宣传力度大执行强,导致东北地区人们已经普遍形成只生一个的观念,

  但北京上海都有上千万外来人口,天津也有三百多万外来人口,因此整个城市还是有创新和消费活力。

  这几年包括我们印象中非常保守的日本,也已经到处是外国人在工作了,这两年你去日本旅游,会很惊奇的发现很多便利店的店员是来自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的外国人,而不是日本人。

  日本2020年新成立的政党“参政党”就是持反外国移民的态度,宣扬“日本人优先”,获得了不少选票,2025年7月的日本参议院选举后,在248个席位中占据了15个席位,这体现了外国移民增多带来的反移民情绪。

  老实说,即使有我国机器人和AI产业快速发展带来对劳动力需求减少的对冲,我仍然会把这个列为重大风险,因为中国越发达,对外国人在华工作吸引力越强。

  我们的竞争对手不只是美国,而是整个西方文明,他们有9亿人口,看起来我国还有人口优势,但出生人口趋势对我国非常不利。

  十三届全国政协人资环委副主任王培安的专访,由于疫情积累的生育效应,以及2024年是龙年的因素,因此我国生育率从2023年的1.02回升到2024年的1.1左右。

  也就是说排除龙年和疫情积累的因素,我国实际上每年就只有1.0左右了,这个趋势不扭转,生育率不能赶上和超过西方水平,则未来十年中国和西方出生人口数量会迎来交叉,随后我国和西方差距会越来越大。

  我国育儿补贴是2025年1月1日及之后出生的每孩补贴3600元,补贴到3岁,也就是如果你有3个孩子,那么每年补贴1.08万人民币,三年总共补贴3.24万人民币。

  而且看发布的补贴表格,2022年1月出生的每个孩子也有300元可以拿,而2024年12月出生的孩子也可以拿满三年总共10800元。

  也就是如果一个2022-2024年“三年生两娃”的二孩家庭,今年可以一下子领到几千元到一万多元人民币的育儿补贴红包。

  注意这仅仅是国家层面的补贴,一个家庭的获得是国家育儿补贴+地方育儿补贴,以目前全国最给力的呼和浩特地方补贴为例,一孩一万,二孩5万,三孩10万,总计16万人民币。

  建议各位可以看下自己常住的城市有没有额外生育补贴,综合考虑下生育之前要不要把户口迁进来,因为地方补贴通常都要求本地户口。

  第三件对我们日常生活影响很大的事情,是7月25日新闻说我国学前教育要逐渐免费了,注意是逐步推行。

  一个月保教费966元,一个学期是五个月,两个学期是10个月,一个孩子一年的保教费就是9660元。

  国家说是要逐步实施,不知道具体时间表是什么样的,但哪怕是逐步实施,也意味着有一部分人会先受益,然后范围逐渐扩大。

  这几年房价跌的厉害,当前是企稳了,我想我的很多读者资产因此损失几百万的大有人在,但是我觉得从长期看,只要你不是炒房的,总体是有利的。

  首先是更好更贵的房子跌的更多,我一直在关注房子,以前那些高不可攀的房子,现在价格居然跌到让我觉得有可能了。

  然后是从10年维度的考虑,小孩10年以后就会长大,到时候他们也会面临在大城市买房的压力,你势必多少会支持他们买房,到时候你是希望房价高还是低?尤其大城市的房子可是不便宜的。

  我觉得随着居民和地方政府债务逐渐化解,经济持续保持5%的增长,以及人均GDP和人均收入增加,以后房价还会有一波上涨。

  比如深圳2024年人均GDP接近3万美元,但我认为作为中国的一线城市,深圳这样的地方人均GDP以后突破6万美元可以说没有任何问题。

  不要觉得这个数字高,像新加坡(人口算上外劳),日本东京都的人均GDP甚至都在7万美元以上。

  持续保持经济增长,如果十年以后深圳人均GDP,人均收入都涨了一倍,而房价还和现在一样,那可就真的是幸福城市了,我会做梦的时候都笑出来,因为我的娃长大后在深圳生存就简单多了,只是这不太符合正常规律。

  1:受益最大的首先是房贷利率下降了一个多百分点,一百万房贷可以省下上万利息,我家每年利息支出都节省了好几万人民币;

  3:在2023年国家把个税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每孩每月1000元提高到2000元,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由每月2000元提高到3000元,这样我家每年也少缴纳了上千元个税。

  还有就是我国对几十个国家搞了免签,导致这两年入境旅游外国人数大增,也给国内的酒店,交通,导游,景区,餐饮等各行业增加了收入。

  另外就是这个周宣布的国家育儿补贴出台,以及逐步学前教育免费,这些可是标准的福利政策,一个家庭可能因此一年获得上万人民币收益,

  总的来说,育儿补贴和免费学前教育开始逐步推行,标志着中国在走向一个越来越重视人,福利逐渐增加的新时代。

标签: 最近三天的新闻大事

发表评论

智杖百科 备案号:皖ICP备2023023635号 智杖百科 xml |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