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情感透析文章正文

正视“发泄屋”的存在

情感透析 2025年08月01日 14:27 4 aaron

  “发泄屋”的形式来解压,合法且符合道德,虽然看起来相对暴力,但既没有伤害别人也没有伤害自己,可以说是一个行得通的发泄途径。人都有两面性,首先要明确这是正常的,没有必要整日自责、纠结自己的不良情绪,或者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他人的负面情绪。不应该苛求自己或他人做完美无缺的圣人,如果在过早的年纪表现得十分完美,则很有可能是极度压抑了自己的情绪。当负面情绪积压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失态的行为,严重的会做出极端的举动,比如最近新闻里的名校学子弑母案。

  人的每一个情绪都是有作用的,区别在于你的理智是选择相信它,引导它,发挥它的正面作用;还是打压它,积压它,增加忧虑和烦恼,造成不良的后果。你要去感知这些不良情绪,分析原因,因为什么而愤怒。如果是自己的原因,那么请积极引导自己,化愤怒为动力。心情不好吗?那就做家务,看书,做运动。把家里里外外打扫干净,把之前想看的书和电影一口气看完,在运动场上大汗淋漓然后洗一个开心的澡等等,做对自己有提升的活动。这样,负面情绪反而起到了正面作用,从长远看这样才能去解决问题,用流行的话说“没有实力的愤怒毫无意义”。如果是他人的原因,那更没必要为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花点钱去“发泄屋”,虽然只是获得一时的快感,但发泄完了,负面情绪得到了释放,人才能以更好的状态投入日常的生活。人需要每天给自己一些时间用于娱乐和排解情绪,及时解压。“发泄屋”成为一门生意,说明它满足了人类的某类需求。它如同射击场、射箭场、拳馆等场所一样,有存在的必要和意义。

  相比天生的乐天派,大多数人对于情绪的处理都是要靠后天习得的。但是,无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忽略了情绪教育,大多只提要求,不讲方法。鼓励往圣人的方向发展,成为一个好好先生,让我们为自己有“情绪”而感到羞愧和自责。然而,我们都是凡人,“情绪”并不总是一个贬义词,有负面情绪很正常,如同吃饭、睡觉一样正常。关键的是要学会正确地排解负面情绪,但很多人只知道简单粗暴的打压,自我打压,一点点积压,自己痛苦,也伤害他人。比如父母不知道怎么排解负面情绪,为一点小事就对孩子暴怒。而只要在合法和符合道德的范围内合理释放负面情绪,不管是去“发泄屋”,还是大哭一场,都可以是正确的解决方法。

  学会调节自己的负面情绪的过程并不容易,但一定要努力去学。期间可以为自己的每一点进步而自我奖励。有了负面情绪,应先暂时减少社交,既是对自己的保护,给自己空间来调节负面状态,也是不波及周围的人,不让他人为自己的情绪买单。当负面情绪发泄完了,就重新回归正常生活。宽容、乐观、积极、进取,这些美好的词最终就成为你良好心态的写照。

标签: 情感发泄屋

发表评论

智杖百科 备案号:皖ICP备2023023635号 智杖百科 xml |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