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娱乐新闻文章正文

这事要是假的那德国你该死;这事要是真的那德国你活该!

娱乐新闻 2025年07月10日 23:04 1 aaron

  德国外交部突然召见中国驻德大使邓洪波,声称一艘中国海军舰艇在红海对德国执行欧盟任务的侦察机进行了“激光照射”,指责中方行为“危及德国人员安全”、“完全不可接受”。

  这一指控迅速被西方媒体渲染为“中国军事威胁”的最新证据,然而事实真相却在柏林精心编织的叙事中支离破碎。

  德国官方描述的事件发生于7月初,当时一架参与欧盟“阿斯皮德斯行动”(Operation ASPIDES)的德国飞机在红海遭遇激光瞄准。

  德方称该飞机为“多传感平台”(MSP),由民航飞行员驾驶,搭载4名德国联邦国防军军人,长期驻扎吉布提执行海上监视任务。

  耐人寻味的是,尽管德国国防部宣称激光可能“对人员和设备造成危害”,却又不得不承认飞机安全降落在吉布提基地,机上人员毫发无损。

  德国政府精心打造的叙事中,那架遭激光照射的飞机被描绘成人畜无害的“非军事侦察机”,不过剥开这层伪装,暴露的是赤裸裸的军事侦察本质。

  这架名为“飞行眼”的“多传感平台”飞机,实则是民用外壳包裹的军用核心——虽然注册在德国阿特拉斯航空服务公司名下,却装载了全套情报侦察设备和外置天线名德国军人负责操作设备收集情报。

  美国《战区》网站指出,德国空军运营着三架同款比奇“空中国王350”飞机,西方国家空军拥有数百架此类平台,专门用于情报、监视和侦察任务。

  民用涂装成为天然伪装,既降低被识别风险,又能在遭反制时倒打一耙指责他国“危害民用航空安全”。

  今年2月在菲律宾南部坠毁的同型号飞机,就被揭露是五角大楼承租的间谍机,搭载美国军人和防务承包商执行“灰色任务”。

  欧盟“阿斯皮德斯行动”的官方使命是保护航运免受也门胡塞武装袭击,但德国侦察机没有在商船航线巡逻,却异常接近中国海军护航编队所在海域。

  执行反胡塞任务的军机,为何专门绕道逼近中国军舰?答案不言自明——这是典型的抵近侦察挑衅行为。

  激光照射事件的本质,是国际军事活动中常见的非致命驱离手段,根据《致盲激光武器议定书》,激光可用于干扰对方传感器、警告其离开,前提是不造成永久性伤害。

  德国国防部自己承认飞机安全返航、人员健康的事实,恰恰证明中国军舰的激光照射严格控制在警告功率范围内——若有攻击意图,完全可提升功率烧毁传感器甚至致盲飞行员。

  如果德国飞机保持在国际安全距离外正常飞行,中国军舰根本没有必要、也不可能进行激光照射,激光事件的发生本身就证明,德机已逼近到足已对中国军舰构成威胁的距离。

  一位军事观察员尖锐指出:“为什么德国飞机老是挡住中国的激光?阻碍我们测量距离?”——这戏谑的反问揭露了柏林避而不谈的核心事实,挑衅在先,反制在后。

  自2008年起,中国就在亚丁湾和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2017年设立吉布提保障基地,迄今已派遣47批护航编队。

  当前在红海活动的中国海军编队由052D型驱逐舰、054A型护卫舰等组成,承担保护各国商船职责。

  而德方所称的“无预警照射”更经不起推敲——德国国防部坦言,此前中国军舰遇到德军飞机时均通过无线电建立联系,唯独本次打破惯例。

  柏林选择在7月8日高调发难,时间点充满政治算计,就在四天前的7月4日,中国外长王毅访问德国并与总理默茨会晤,重点讨论台海等敏感议题。

  更深层的矛盾在于红海战略主导权的争夺,这条宽度仅数十公里的水道承载着全球12%的石油贸易,2023年超过2.6万艘商船经此通行。

  欧盟2024年2月启动“阿斯皮德斯行动”,表面是为应对胡塞武装威胁,实则试图巩固西方对关键水道的控制权,而中国坚持独立护航的立场,被视为对西方海上霸权的挑战。

  2024年秋,德国“巴登-符腾堡”号护卫舰穿越台湾海峡时,中方采取伴航、激光警告等合理措施,德舰长竟抱怨行动“安全但不友善”。

  这种“只许德军挑衅,不许中方自卫”的双重标准,正是西方国家海洋霸权的典型思维——在他们预设的剧本里,中国应该被动接受侦察,而非反抗。

  如果德国捏造“激光袭击”事件,这是蓄意污蔑中国国际形象,其心当诛,如果德机确因抵近侦察遭激光驱离,这是挑衅者自取其辱,纯属活该!

  红海的激光束如同探照灯,照见西方“我行,你不行”的霸权逻辑——当德国侦察机在美军舰队上空规规矩矩时,却在中国军舰面前肆意妄为,只因它们预设了“中国必须忍气吞声”的剧本。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标签: 2025新闻热点事件

发表评论

智杖百科 备案号:皖ICP备2023023635号 智杖百科 xml |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