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学教育文章正文

省级实验校展播让科学之花绽放在每颗童心

科学教育 2025年07月29日 10:07 4 aaron

  走进百花小学,科学教育的气息扑面而来。学校配备了一流的硬件设施,科学实验室、创客教室、人工智能朗读亭、智慧教室等专用空间一应俱全。其中,创客教室配备机器人套件、3D打印机等前沿设备,为学生提供“动手做科学”的实践场。校园里的科技长廊,展示着学生的科创作品与航天及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科普知识,实现“校园皆科学,处处皆可学”。

  在课程体系上,该校构建了“基础+拓展+特色”的科学课程网络,学校严格落实科学课标,开设科学小实验、无人机、编程等基础课程,在课后服务中纳入机器人、3D打印、模拟飞行等科技类课程,由专业教师与校外机构协同授课,并通过“卷入式集备”提升教学质量。学校聘请河北工程大学王巍教授担任科技副校长,为科学教育注入资源活力。

  作为河北省科学教育实验校、科普教育基地、人工智能实验校及邯郸市科学教育实验校,该校构建了一流的科普环境。学校有宽敞的创客室、机器人室、无线电室等十大功能教室,还有智慧黑板、3D 打印机、机器人套件等先进设备,抬头就能看到星空顶,周围还有科学家橱窗,时时被科学氛围 “包围”。

  1个核心,以“激发科学兴趣”为出发点,通过趣味实验、科技竞赛等方式,让学生成为科学教育的中心,形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校园风尚。

  3个维度协同,课程上构建“科学+学科融合+校本”三类课程;活动上开展研学、项目化学习、主题活动;资源上实现馆校、校际、家校结合。

  5条路径落地,以学科融合拓宽视野、活动育人激发热情、社团建设培育特长、环境育人营造氛围、技术赋能创新方式,形成“学-思-做-创”闭环。

  “科学+N”课程体系为鲜明标识,依课标设计低到高年级进阶课程,知识螺旋上升;打通学科与生活,借校外资源开发项目,让学生“做中学”跨学科知识。

  校社协同成效显著,与邯郸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合作,科技副校长讲座,科技大篷车进校园,年均超千人次参与科普实践。项目化学习与STEAM融合,如“艾叶香千年”设计文创、“智慧农场”搭建自动灌溉系统,培养创新与协作能力。

  作为“人工智能实验校”,该校加强信息技术及科学教师AI培训,鼓励探索AI与学科融合。拥有含专兼职科学教师、科技辅导员及博士副校长、高校和科技馆专家的“智囊团”,专家常开展前沿科技讲座、实验与竞赛,学生参与各级AI竞赛成绩优异。

  深厚科学教育积淀成果丰硕。学校获“全国优秀科学教育试验基地”“河北省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等称号,2025年上半年师生科创领域累计获奖356人次:2名学生获省信息素养活动二等奖,13名学生在邯郸机器人竞赛中获奖,304名学生在各级科学素养竞赛中获奖,7名教师获评“优秀指导教师”。

  学生科创能力持续突破,在邯郸市科技创新大赛、世界机器人大赛等赛事中表现突出;教师多人在邯郸实验说课、自制教具评比中获奖,形成“教学相长”良性循环。

  从课程创新到生态构建,从兴趣激发到素养提升,百花小学以科学教育为笔,书写着“让每朵花儿都芬芳”的育人答卷。这里的科学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精神的培育——让科学思维成为习惯,让创新精神融入成长,为新时代少年播下“科技强国”的种子。

标签: 科学教育与创新

发表评论

智杖百科 备案号:皖ICP备2023023635号 智杖百科 xml |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