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海亮教育科技服务集团与华中师范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成立“华中师范大学海亮数智教育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双...
2025-07-31 2 科学教育科技创新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普及科学知识、提升全民科学素养成为社会进步的关键使命。中国科协数据表明,自2021年起,全国众多科普教育基地星罗棋布,积极开展活动提升全民素养。山西工程技术学院积极承担起科学普及的社会责任,凭借雄厚科研与师资,打造七个特色科普基地,为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呈上科技大餐。
煤矿实景科普教育基地,为广大民众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煤炭工业、学习煤矿安全知识以及感受现代化采矿魅力的绝佳平台。这里完整复刻了从煤炭勘探、开采到运输的一系列作业流程场景,通过逼真的模型,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煤炭在地下的赋存状态以及复杂而精细的开采工艺。为普及煤炭知识、传播安全文化、弘扬科技创新精神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地质文化园,宛如地质知识宝库,弘扬地质文化,各时代的化石展品琳琅满目,这些化石不仅是珍贵的自然遗迹,更是研究地球生命演化历程的关键依据。园内互动体验区,激发了许多参观者尤其是孩子们对地质学的浓厚兴趣和探索欲望。让人们在欣赏自然之美、感受地球奥秘的同时,深刻认识到地质科学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激发了全社会共同关注地质环境保护、合理开发利用地质资源的意识。
山工智泉机器人创新实践科普基地为广大科技爱好者,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开启了一扇探索机器人奇妙世界的大门,成为普及机器人知识、弘扬科技创新精神的重要前沿阵地。它犹如一颗璀璨的科技之星,在点亮青少年科技梦想之光的同时,也为推动机器人科普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了强大力量。
智泉陶艺平台创新科普教育基地,为广大民众搭建起了一座深入了解陶瓷文化的神奇魅力、探索陶艺创新前沿的知识桥梁,为不同年龄段、不同知识背景的参观者打造一场丰富多彩、生动有趣且极具教育意义的陶艺工坊之旅。它犹如一颗闪耀的传统文化之星,照亮了人们探索陶艺世界奥秘的道路。
科技信息文化传播中心(图书馆)开启科技奇妙之旅,为公众搭建了一座便捷且充满趣味的桥梁,成为科技普及领域的又一璀璨明珠。它以其丰富的展示内容、精彩的互动体验以及专业的科普服务,让学习研究,信息发现,知识创新,科技体验这四项高深莫测的体验走进了大众视野,营造了轻松,活泼,文明的文化氛围,为社会公众提供科技信息文化知识。
青少年运动与健康科普基地,拥有先进且齐全的设备,为学生们的身体素质练习提供实践舞台,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科学的锻炼方法,来锻炼身体素质和心里健康的能力。为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人士开启了一扇通往运动和健康的大门。
耕读园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旨在弘扬劳动精神,传授劳动技能的实践基地,为不同兴趣的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劳动生产实践选择,让参与者亲身感受劳动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它让劳动教育不再局限于书本和课堂,而是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操作,让劳动的价值和意义深入人心,在人们的心中种下勤劳与创造的种子,绽放出绚丽多彩的劳动之花。
这七大基地不仅传播知识,更弘扬科学精神。学校始终高度重视科普工作,将其视为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使命。未来,学校将进一步整合优质科普资源,创新科普活动形式与内容,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与交流,打造更多具有影响力的科普活动,为推动科学知识的广泛传播和全社会科学文化水平的提升不懈努力。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通过这一系列科普基地活动,有效提升公众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彰显高校在科普领域的担当与作为,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科学的魅力与力量,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热爱,在全社会营造热爱科学的良好氛围。
标签: 科学教育科技创新
相关文章
7月21日,海亮教育科技服务集团与华中师范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成立“华中师范大学海亮数智教育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双...
2025-07-31 2 科学教育科技创新
2023年,北京科技馆之城建设如火如荼,科技馆之城首批科技教育体验基地发布仪式在首钢园10号馆举办,首批100家科技馆之城科技教育体验...
2025-07-29 3 科学教育科技创新
近日,在江西省抚州市广昌县青少年科技馆里,学生们在零距离体验科普、科学展品的科技魅力。视觉中国供图 2023年1...
2025-07-24 2 科学教育科技创新
盛夏时节,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量子科技长三角产业创新中心实验室内,科研人员正分组在量子计算机实验样机上进行100+比特量子芯片的指标测试...
2025-07-24 2 科学教育科技创新
中国日报7月23日电 7月22日,2025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WAFI 对话在中国农业大学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中国农业大学校长、WAFI...
2025-07-24 2 科学教育科技创新
科学教育是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建设教育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基础。近日,科学技术普及法自2002年公布实施以来首次修订,把科...
2025-07-23 2 科学教育科技创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