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国家药监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消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02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经第十二届药典委员...
2025-07-27 0 腾讯新闻
2025年夏季,基孔肯雅热疫情在全球多地暴发,我国广东省佛山顺德区等地出现输入性传播病例,这种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以轻症为主、以“剧烈关节痛”为特征,但其快速扩散能力引发广泛关注。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结合国家卫健委发布会权威解读,以及感染科专家高燕、王越的专业科普,系统梳理公众关切问题,助力科学防控。
全球扩散:20世纪60年代传入东南亚,2025年法属留尼汪岛三分之一人口感染,欧洲多国出现本土传播。
我国情况:1986年云南首次分离病毒,2010年广东东莞暴发首起社区疫情,2025年截至目前,佛山累计报告超4000例。
病毒特性:基孔肯雅病毒属于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通过白纹伊蚊(花斑蚊)叮咬传播。病毒在蚊体内繁殖需2-10天,叮咬感染者后,健康人潜伏期多为3-7天。
急性期(发病1-7天):突发高热(39-40℃),伴寒战、头痛、肌肉酸痛;躯干、四肢及手掌出现红色斑丘疹,伴瘙痒;
恢复期(数周至数年):多数患者1-3周缓解,但约30%病例关节痛持续超6周,有的发展为慢性关节炎。
政府行动:广东全省启动“防输入、防扩散、防外溢”策略,佛山每日消杀重点区域;并发动群众“大扫除”,降低伊蚊密度;确诊病例隔离治疗,防止蚊媒二次传播。
国家卫健委要求:Ⅰ类地区(广东、海南等)实施“多病同防”,基层医疗机构对发热伴皮疹、关节痛病例开展多病原核酸检测;海关加强入境筛查,对疫区归国人员发放《就诊方便卡》。
•驱蚊:安装纱窗纱门,睡眠时使用蚊帐,暴露部位涂抹避蚊胺(DEET)或避蚊酯(IR3535)的驱蚊剂;远离树荫、草丛等伊蚊活跃区,使用电蚊拍、蚊香液辅助灭蚊。
•环境:每周清洗水培植物容器,加盖储水设施,避免积水,以防蚊卵孳生;庭院树洞、竹筒用沙土填平;密封处理一次性饭盒、塑料袋等,防止成为小型积水容器。
轻症处理:退热优先使用对乙酰氨基酚,避免阿司匹林(有出血风险);止痛: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解关节痛;止痒:炉甘石洗剂或抗组胺药。
王越医生强调:“佛山病例中仅个例因基础疾病加重转诊,总体预后良好,但需警惕慢性疼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基孔肯雅热的全球蔓延,再次敲响蚊媒传染病防控的警钟。通过政府主导的“环境整治-监测预警-临床救治”三级防控体系,结合公众“清积水、防叮咬”的主动参与,我们完全有能力遏制疫情传播。患者出现发热等相关症状,应到综合医院发热门诊就医,早诊断早治疗是救治的关键。
标签: 腾讯新闻
相关文章
7月25日,贵阳市选出的省十四届人大代表赴贵安新区、观山湖区开展2025年专题调研。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聂雪松以省人大代表身份参...
2025-07-27 0 腾讯新闻
5月25日晚间消息,今日头条在微信公众平台发文称,腾讯对短视频平台在微信好友、朋友圈、QQ空间的链接区别对待,称西瓜视频无法在这些位置...
2025-07-27 2 腾讯新闻
2024年10月18日,2025腾讯视频V视界大会在上海召开。近年来,随着用户对内容需求的升级迭代,用户粘性与内容参与感的进一步拉升,...
2025-07-27 2 腾讯新闻
根据七猫小说作家锦一同名小说改编,由响艺乐吉影视出品,古装重生复仇剧《掌上齐眉》即将上线,腾讯视频十分剧场全网独播!...
2025-07-27 1 腾讯新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