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7月18日电 江河之上,钢铁桥梁的“涂料铠甲”抵御着风雨侵蚀;隧道深处,内壁的“防护彩装”隔绝着油污与霉变。这些守护“国...
2025-07-19 2 中国新闻网
中国之所以被各国嘉宾“看好”,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们既坚定不移融入全球发展,也竭尽所能推动解决共同难题和挑战
前不久,第十六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举行。辗转于各会场,笔者捕捉到嘉宾发言背后交织的两种感受。
“全球投资环境越来越具有挑战性”“世界的不确定性是一个风险”……逆全球化涌动,不少人感到焦虑。
单边主义筑起高墙,地缘冲突撕裂共识,我们面对的不仅是“已知的未知”,更是“未知的未知”。正如一名跨国企业高管所言,“国际贸易需要明确的规则,而不是每天一睁眼,都不知道又会遇到怎样的变动”。
“中国虽在半导体领域受限,但从数据看只是一个绊脚石”“贸易战的压力激发出产业升级的动力”……观察中国发展,与会者信心满满。
中国穿越周期、稳健前行,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展望创新前景,致力于以人工智能赋能材料化学创新的深度原理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贾皓钧直言“非常乐观”。
感受背后,是对大势的判断与对未来的预测。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世纪之问,很多嘉宾认为全球发展面临高度不确定性,但中国仍将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锚。应对“世界之变”、贡献增长动能,“中国之治”靠的是啥?中国信心源自哪里?
定力,源于前瞻布局的战略眼光。敏锐察觉“大进大出的环境条件已经变化”,习谋深虑远,提出“双循环”的战略构想。今天,构建新发展格局取得新突破,增强了我国应对冲击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
登高望远方能把握主动。如今,我国超大规模市场潜力持续激发,2021年至2024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86.4%;国内大循环更加通畅,2024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降至14.1%;多元市场不断拓展,我国成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让我们“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底气,来自勃发奔涌的创新动能。在论坛上,深耕科技创新的年轻企业家往往也是更乐观的演讲者。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感慨:“2016年公司成立时,只有我一个人,目前已有约1000名员工,年营收超10亿元。”立于创新潮头,他们更能体会科技浪潮的奔涌、踏浪而行的酣畅。
土壤肥沃自能枝繁叶茂。中国经济是一片繁茂广阔的创新雨林,人才辈出,产业体系完备。本届论坛上展示的仿生灵巧手、虚拟人智能交互等新产品新技术,正是创新生态结出的硕果。为创新营造良好环境,更好发挥科技的倍增放大效应,更好推动动力变革和动能转换,促进“质”的提升、“量”的增长,正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所在。
乐观,根植于开放合作的务实举措。一花独放,成不了芳华满园。中国之所以被各国嘉宾“看好”,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们既坚定不移融入全球发展,也竭尽所能推动解决共同难题和挑战。
共享机遇才能互利共赢。敞开怀抱促创新,嫦娥六号搭载国际载荷共探“广寒宫”、DeepSeek开源推理引擎路径;携手同行助低碳,中国供应全球80%以上的光伏组件,签署50多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文件……把开放的蛋糕做大,把合作的清单拉长,中国的老朋友越来越铁、新朋友越来越多。众行者行远、共赢者长赢,携手并肩才能壮大抵御逆流的正能量。
漫步展区,智慧中医诊疗系统前,中外嘉宾排队体验;脑机交互设备旁,各国创业者一同讨论信息编码……一幕幕图景,恰是开放享机遇、创新谋发展的生动缩影。无论阴晴风雨,中国有信心、有能力穿越险阻,为全球经济注入更多确定性。
标签: 中国新闻网
相关文章
中新网甘肃新闻7月18日电 江河之上,钢铁桥梁的“涂料铠甲”抵御着风雨侵蚀;隧道深处,内壁的“防护彩装”隔绝着油污与霉变。这些守护“国...
2025-07-19 2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7月18日电 (记者 张素 当地时间18日,欧盟通过对俄第18轮制裁方案。有报道称新一轮制裁方案涉及中国的银行,中国外交部发...
2025-07-19 1 中国新闻网
2025年7月14日至15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在重要讲话中总结新时代以来我国城市发展成就,分析城...
2025-07-18 0 中国新闻网
据中国新闻网援引《韩民族日报》报道,韩国总统李在明16日下午邀请了207位灾难遇难者家属,进行慰问,聆听他们的故事。...
2025-07-18 0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柏林7月15日电 第四届“文化遇见园林”活动近日在柏林世界公园举行。活动期间,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以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化展台和丰富的体...
2025-07-16 1 中国新闻网
2025年7月12日,为期两天的2025“我的钢铁”年中大会暨钢铁产业链协同创新高质量发展论坛在京圆满落幕。7月12日上午,2025“...
2025-07-16 1 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