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热点文章正文

德国惊现乌龙7月12日激光照射事件全貌浮现

新闻热点 2025年07月13日 17:18 1 aaron

  聚光灯下,一场国际闹剧在七月悄然上演,德国国防部成了这场荒诞剧目的主角。原本旨在维护国际安全的军事行动,最终却沦为一场贻笑大方的误判闹剧。

  7月8日,德国外交部如临大敌般紧急约见中国驻德大使,声色俱厉地指控中国海军在红海海域使用激光武器照射德军P-3C“猎户座”海上巡逻机。德方言之凿凿,称这架当时正在执行欧盟“阿斯皮德斯”护航任务的侦察机险些因此酿成飞行事故,并向中方递交了所谓的“确凿证据”。

  欧盟方面迅速响应,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办公室随即传唤中国驻欧盟使团负责人。一时间,欧洲各大媒体同仇敌忾,纷纷刊发措辞严厉的报道,指责中国军方的“危险举动”。

  面对西方国家的指控,中国国防部在48小时后迅速召开专题记者会。军方发言人出示了详尽的航行日志和卫星定位数据,证实7月2日事发之时,中国海军护航编队正在亚丁湾西部海域执行护航任务,与红海南部海域相距超过685公里。

  根据国防部披露的信息,当时执行护航任务的是由052D型导弹驱逐舰、054A型护卫舰及综合补给舰组成的舰艇编队。航行记录显示,三艘舰艇全天候保持正常护航状态,为包括欧盟国家商船在内的多国船舶提供安全护航,其舰载光电设备始终处于待机状态。中方的证据确凿,直接击碎了德方的指控。

  随着调查的深入,德军此次行动的诸多疑点浮出水面。这架注册号为D-ABEE的飞机,表面上是一架普通的比奇空中国王350民用飞机。但实际上,这架飞机内部装配了全套军用电子侦察设备,长期由德国军方租用并部署在吉布提军事基地。更值得注意的是,机组成员中还混入了四名军方情报人员。这种将军事侦察伪装成民航活动的“灰色行动”,显然是为了规避国际政治风险而采取的特殊手段。

  那么,德军侦察机究竟意欲何为?目前来看,有两种可能性。其一,这架飞机可能故意突破了欧盟规定的红海巡逻范围,擅自闯入亚丁湾海域对中国海军编队进行秘密监视。其二,德军的识别系统可能存在严重缺陷,竟然将其他国家的舰船误认为中国军舰。无论真相如何,德国军方的情报体系都暴露出了严重缺陷。

  此外,技术层面的问题也令人费解。德军声称激光照射发生在安全距离之外,但公开数据显示,涉事P-3C侦察机当时的飞行高度超过3000米。而现代军舰配备的激光设备最大有效射程通常不超过5公里,在如此高度下根本不可能对目标造成实际影响。

  更值得玩味的是,事件发生同期,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刚刚顺利完成第1302批次商船护航任务。一艘从上海驶往新加坡的“长航号”货轮船长还通过公共无线电频道向中国海军表达了感谢。

  7月10日,真相逐渐明朗,德国国防部连夜紧急撤下了官方网站的相关声明。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也临时叫停了原定的新闻发布会。

  7月12日,激光照射事件全貌浮现,这场乌龙事件迅速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焦点,被各国媒体戏称为年度最佳误判案例。

  事实上,这并非德军首次闹出类似的荒唐事件。今年四月份,罗斯托克市警方曾接到一起离奇报案,称在森林中发现了一具女性尸体。当地执法部门如临大敌,立即调派无人机和专业法医团队展开地毯式搜查。经过五个小时的紧张作业,结果却令人啼笑皆非——那只不过是一个被烧得面目全非的充气玩具。类似的滑稽戏码在过去三年里还曾多次上演,让人不禁怀疑德军是否患上了“草木皆兵”的癔症。

  就在德国军方忙于制造“碰瓷”闹剧的同时,中国海军已经在亚丁湾海域默默守护了十六个年头。在这期间,他们为7300余艘商船提供了安全护航,其中近半数都是来自世界各国的外籍船只。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尽管欧盟海军打着护航旗号在红海地区活动已超过半年,但2024年第二季度的数据显示,红海海域商船遇袭事件数量不降反升,同比增加了17%。

  这起看似偶然的事件,实则折射出欧洲国家在红海行动中面临的深层困境。德国军方的闹剧,反而让国际航运界更加清楚地看到,到底是谁在地区局势中煽风点火,又是谁在脚踏实地维护海上安全。

标签: 国际新闻

发表评论

智杖百科 备案号:皖ICP备2023023635号 智杖百科 xml |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