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百科文章正文

《科学》(2025041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生活百科 2025年07月13日 11:42 1 aaron

  ▲ 摘要:柑橘黄龙病被称为“柑橘界的癌症”,这种由亚洲韧皮杆菌引发的毁灭性病害,已肆虐全球近50个国家,导致柑橘产业年均损失超百亿美元。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叶健团队成功解析柑橘抗黄龙病核心分子机制,并利用人工智能(AI)技术筛选出可有效防控该病害的小肽。

  这项研究不仅破解了困扰国际农业界缺乏柑橘黄龙病抗性基因的科学难题,也为全球柑橘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摘要:产科困境,源于两足动物最佳骨盆结构与成功孕育出更大大脑婴儿所需条件之间的冲突。然而,检验这一理论所需的数据尚未获得。研究者使用英国生物数据库解开了骨盆形态的遗传基础。

  他们发现了180个与7种骨盆比例表型相关的基因组位点,以及骨盆比例与骨关节炎、步行速度和背痛等特征之间的遗传相关性,从而深入了解了产科困境的各个方面。

  ▲摘要:量子计算机应该能够解决经典计算机无法解决的某些问题。然而,在目前的发展阶段,量子计算硬件的不完善削弱了这种比较优势。研究者将其量子退火处理器的性能与最先进的经典问题模拟进行了对比。

  他们发现,在一系列图拓扑中,量子处理器的性能优于经典模拟。这些结果对经典计算提出了挑战——在过去,经典计算的方法改进曾多次削弱了量子优越性相关主张的可信度。

  ▲摘要:具有超高功率密度的静电介质电容器因具有超快的充放电能力,在先进的电子和电气系统中受到追捧。然而,低击穿强度和抑制极化导致的低能量密度仍然是实际应用中一个令人生畏的挑战。

  研究者提出了一种树突状纳米极(DNP)区域自组装成绝缘体的微观结构策略。该策略同时提高了击穿强度和高场极化率,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能量损失,从而显著提高了储能性能和稳定性。

  研究者在DNP结构设计的PbZr0.53Ti0.47O3-MgO薄膜中,在7.4兆伏/厘米的高电场下,实现了215.8焦耳/立方厘米的高能量密度,效率为80.7%。所提出的策略一般适用于高性能介电微电容器的开发。

  ▲摘要:闭环塑料回收的一种方法是将聚合物还原为单体,这样就可以在不损失性能的情况下制造新的塑料。这种解聚要求限制了分子设计以制造具有高机械性能的聚合物。

  研究者报告了三维(3D)打印化学通过形成二硫缩醛键逐步光聚合。通过解离二硫缩醛键,聚合网络可以转化回光反应性低聚物。这种网络-低聚物转换是可逆的,因此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进行圆形3D打印。

  该方法提供了在设计聚合物的网络主干时进行模块化调整的灵活性。这样就可以获得完全可回收的弹性体、结晶聚合物和具有高机械韧性的刚性玻璃聚合物,使它们可能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

  研究者通过大西洋鲑鱼发现,全球检测到的抗焦虑性污染物氯巴唑在暴露的鱼的大脑中积累,并影响河流到海洋的迁移成功。暴露于氯巴的鱼类在迁徙路线上通过两座水电站水坝的速度加快,与对照组相比,更多暴露于氯巴的鱼类进入大海。

  他们认为,这种影响可能是由于暴露于氯巴唑的鱼类改变了游动行为。药物引起的行为改变预计会对野生种群的生态和进化产生广泛的影响

标签: 维基百科文章

发表评论

智杖百科 备案号:皖ICP备2023023635号 智杖百科 xml |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