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以下简称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 院士增选和外籍院士选举每两年一次。遵守宪法和法律,...
2025-07-12 0 教育部 科学教育
,1号文的发布意味着中小学在科学教育领域有重大的政策更新,旨在培养出更多符合未来科技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这份文件是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指南》,简单来说,就是想让中小学生学好科学,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在文件里提了许多具体的做法。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素养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培养适应未来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我国在教育领域不断推进改革,而科学教育正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此次《指南》的出台,正是为了深入贯彻习关于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更加注重激发学生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教育行政部门:加强科学类课程教师的配备和培养,确保每所学校都有足够的科学教师资源。同时,推动建立科学副校长制度,引入高校、科研院所等外部力量,为学校科学教育提供有力支持。
学校层面:将科学教育纳入学校教学改革重点任务,强化科学教育在学校课程中的实施。通过推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协同育人,形成跨学科学习项目,支持学生每学期参加科学研究项目。
教师要求:鼓励教师基于核心素养确定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操作和探究性学习。同时,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科学素养和教学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指南》特别强调了创客教育和数字化赋能在科学教育中的重要性。通过引入无人机、机器人、VR等新兴科技元素,以及利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等数字化手段,为学生创造更加丰富的科学探究和实践环境。这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探究欲望,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为了确保《指南》的有效实施和落地,教育部办公厅还建立了完善的评价和监督机制。通过将学生实验操作和科学探究实践活动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内容,以及将相关指标纳入教育督导体系,确保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持续改进。
文中明确提出,未来的科学教育不仅仅是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还需要通过创新、实践、探索等方式,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特别是在科学教育的实践性和探索性方面,要求学校在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同时,还要去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以及对科学的探索精神。
文中还特别强调,要注重跨学科的融合和实践活动的开展,为有科技特长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平台和科研机会。科学教育将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堂知识的传授,也加注重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
面对教育部发布的全新政策,家长可能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如何为孩子提供更好的科技教育平台?如何让孩子在众多科技特长生中脱颖而出?这些问题将成为家长需要紧急思考的问题。
1号文件的发布,不仅仅是对现有传统教育体系的重大调整,更是未来对于科技人才培养的一个全新的风向标。对于每个青少年而言,未来的竞争不仅仅是知识的比拼,更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较量。
标签: 教育部 科学教育
相关文章
中国科学院院士(以下简称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 院士增选和外籍院士选举每两年一次。遵守宪法和法律,...
2025-07-12 0 教育部 科学教育
第一条 “教育之弦”卓越创新联盟由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设立,旨在为与中心密切合作的伙伴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下简称学校)提供增值...
2025-07-12 0 教育部 科学教育
近日,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深入贯彻习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
2025-07-12 1 教育部 科学教育
“甜到爆炸!稀有品种!”近来,电商平台上表皮布满裂痕的桃子凭借“爆炸桃”名号与“比普通桃子甜5倍”的宣传成了热销网红。可撕开噱头外衣,...
2025-07-11 1 教育部 科学教育
站在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开局之年的重要历史关口,在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部署下,教育部党组以“落实纲要和三年行动计划、深化教育综合改...
2025-07-11 0 教育部 科学教育
《通知》提出,通过创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组织引导广大高校教师和科研工作者以黄大年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
2025-07-11 0 教育部 科学教育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