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庄操作是每位投资者进入股市后都无法回避的话题。特别是在我国股市上,只要股票获得庄家的炒作,就相当于获得了持续大幅上涨的保证。而投资者...
2025-07-13 0 谢国忠预测股市最新
开篇主持人问,我们都知道要改变现在依赖投资和出口的增长模式,然后要转变政府的职能,带动消费的增长,但是似乎又一直推不动,你觉得主要卡是卡在哪?
他是那个年代的大V,当年知名的经济学家,1960年出生于上海,1983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路桥系,1987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土木工程学硕士,1990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
1990年加入世界银行,1995年,他加入新加坡的Macquarie Bank,1997年加入摩根士丹利,任亚太区经济学家,正值香港股市楼市一片大好之时,他却大胆预测香港楼价将因泡沫暴跌五成,结果被他“不幸言中”。
2012年,他进一步预测中国房价每年将下跌7%,20年后跌掉80%,并建议有空房子的人赶紧卖掉。
他当时也没有预料到,在2008年次贷危机后,我们出台了“四万亿”政策,地方也打开了“加杠杆”的魔盒。
于是有人揶揄他,一边说地产是泡沫,一边又买了好几套房。而后他出镜也渐少,慢慢淡出了公众视野。
回过头来看他在专访中的那些观点,不乏“先见之明”,只是他的预测没有料到后来的诸多变量,比如政府加杠杆尺度,比如大众的耐受程度,导致悲观过早。
我的书架上还有一本谢国忠著述的《再危机:泡沫破灭时,我会通知你》,出版于2010年7月,是当年订阅《财新》的赠书,书页早已发黄。
房企的“高周转”模式暗合谢国忠先生对“工厂模式”的描绘,如今戛然而止也侧证他“考虑不周”,显然低估了地方对地价稳涨的渴望,低估了“影子银行”对房企的融资的助力。
当下诸多问题,发端于“四万亿”。此后,地方慢慢学会,以房地产为手段,用土地作载体,为城市化集资。
按业务实质穿透下去,地方大部分的基础设施投资,仍是以土地、房地产税作为发债还本付息的来源及担保。
|“优势是老百姓吃苦耐劳省吃俭用,政府的优势是集中资源做大事,可以把基础设施搞好,另一边是投机、腐败,这两个平衡之间,看哪个占上风,就知道中国经济朝哪里走。”
|“如果这些规模不封顶的话,中国再怎么刺激经济都没有用,再改革都会失败的,因为这个货币出来之后,都是转移到效益最低的地方去的。”
即使像房地产,过去一个最为市场化的行业,如今“活着”的头部房企,几已为国资企业。与其说“国进民退”,不如说是国资接盘。
各类刺激政策纷至沓来,这时市场也需足够清醒, 理性地分析形势,当下远未到“不惜一切代价”的阶段。 前些时间不乏“国师”,已在探讨几个十万亿的天量刺激方案,引发诸多遐想。
各方应该从“四万亿”的得失中总结经验教训,警惕发力过猛的后遗症,把太多太多的风险递延到未来(这句是本文的中心思想)。
假如房地产的“盛况”是一个“泡沫”,那它已包裹着地方庞大的债务风险,包裹着经济转型的最后希望,包裹着一些人的幻梦和贪婪,也包裹着一些人的怯懦和隐忍,确实已经大到“大而不能破”。
标签: 谢国忠预测股市最新
相关文章
跟庄操作是每位投资者进入股市后都无法回避的话题。特别是在我国股市上,只要股票获得庄家的炒作,就相当于获得了持续大幅上涨的保证。而投资者...
2025-07-13 0 谢国忠预测股市最新
假如说,我是说假如,持有银行股的朋友不要着急喷我,假如银行昨天见顶了,主力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把自己手中的筹码派发给散户接盘呢?...
2025-07-12 0 谢国忠预测股市最新
美国名校经济学博士毕业,即加入世界银行担任经济分析员的中国经济学家谢国忠,在世行的五年中,曾参与涉及拉美、东南亚地区以及世行与印尼的工...
2025-07-12 1 谢国忠预测股市最新
股现在是处于一个去杠杆化的过程,你提到了场内场外配资的问题,我觉得去杠杆化还没有完成。另外,(股票)的问题又出现了,规模也相当大,特别...
2025-07-12 0 谢国忠预测股市最新
时间即将进入2024年最后一个季度,市场将会怎么走?是否有望止跌回升?哪些板块有望走出独立行情,又有哪些重要的风险因素需要警惕?...
2025-07-12 0 谢国忠预测股市最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