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条金融举措支持广州南沙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 加大海洋产业,商业航天、全域无人产业的支持力度 •2025年汽车...
2025-07-13 0 财经新闻每日财经报道
中国宣布自4月12日起对美关税税率由84%提高至125%,后续美方加税将不予理会。商务部:倘若美方执意继续实质性侵害中方权益,中方将坚决反制,奉陪到底。
玉渊谭天:中方正在和更多国家共同应对美滥施关税。中方的态度很明确,其他国家不管是反制美国还是和美国谈判,都是各国的主权事务,中方没有任何意见。但如果谁拿着中国的利益去给美国当投名状,中国绝不答应!
中国芯片进口新规落地,不止关税,剑指美国芯片制造回流战略。短期受此影响的芯片厂商包括但不限于德州仪器、亚德诺半导体、英特尔、美光等公司,长期将打乱美国芯片制造回流脚步。
中欧双方团队就电动车谈判开始接触。据玉渊谭天,前几天,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举行视频会谈。新闻稿中提到,双方要立即开展电动汽车价格承诺谈判。
中长期资金入市规划图来了!深交所明确三大路线:产品端,完善股债基衍的产品供给,优化创业板、深证100等指数编制方法,研究储备更多宽基与行业主题ETF期权品种等;制度端,优化机制提升交易便利度,推动将ETF期权纳入QFⅡ、RQFⅡ可投资范围,引导机构开发更多期权资管产品。在服务端,靶向施策构建服务矩阵,加强养老定投、教育定投等场景化投资策略推广。
中国3月社融增量5.89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3.64万亿元,M2-M1剪刀差缩小。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5.1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37万亿元,贷款增加9.78万亿元,人民币存款增加12.99万亿元。3月,M2-M1剪刀差较2月缩小了1.5个百分点。
中国迅速下单巴西大豆,“购买潮异常大”。报道称,中国进口商在本周前半段从巴西采购了至少40艘货船的大豆。这些大豆大都将在5月至7月出货,至少达240万吨,是中国月均输入量的三分之一。
被豁免的电子产品将被征收单独关税。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表示,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无线耳机等获得关税豁免的电子产品将被重新审查,这些产品可能会被纳入对半导体行业的关税中,该行业关税可能在一两个月后出台。制药行业关税将在下个月或两个月内出台。此前据新华社消息,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产品免除所谓“对等关税”,商务部表示,这是美方修正单边“对等关税”错误做法的一小步。
科技监管和增值税都不可谈!欧盟警告美国:如果90天谈不拢,可能对美国科技公司征税。欧盟已准备好将跨大西洋贸易战从商品领域扩大到服务领域。如果与特朗普的关税谈判失败,欧盟将对美国数字公司征收关税。
波士顿联储主席Susan Collins表示,市场目前仍运作良好,尚未看到整体性的流动性担忧;如有需要,美联储“绝对”准备好帮助稳定市场。受此推动,美股盘中涨幅扩大。
花旗指出,美债上周的动荡更可能是由于市场对美债需求下降的担忧所导致的“买家罢工”,而非实际的外国投资者抛售行为。2023年美国国债市场曾出现“买家罢工”,最终通过财政部和美联储联合声明得以缓解。
美国海关报告关税系统出现故障,暂未征收关税,美股涨幅扩大。突如其来的故障导致关税数据处理暂停,这恰好让关键利益相关方——票据交换所、货运代理公司、美国财政部以及海关,在执行新税率前有机会暂停下来,重新进行定价和布局。
美国4月密歇根消费者信心暴跌,长短期通胀预期飙涨、短期创1981年来新高。本次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是自2022年6月以来的最低值,也是自1952年以来该调查历史上的第二低值。美国4月密歇根大学1年通胀预期初值飙升至6.7%,创1981年以来新高,预期5.2%,前值5%;5年通胀预期初值4.4%,预期4.3%,前值4.1%。
受能源成本下降拖累,美国3月PPI环比下降0.4%,创2023年10月以来最大跌幅。美国3月PPI同比增幅降至2.7%,创下自2024年9月以来的新低。能源价格的下跌是主因,占了降幅的四分之三,环比下降了4%;食品价格下降2.1%。市场预计,特朗普关税将导致通胀加速,但影响可能在明年数据中更明显地体现。
3月份,美国政府的预算赤字为1610亿美元,同比降幅达32%,是自202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3月是DOGE预算削减效果首次显现的月份,但政府效率部面临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央行大额净回笼,拆息多数回落。隔夜SHIBOR报1.7410%,下降0.30个基点。7天SHIBOR报1.7030%,下降2.20个基点。3个月SHIBOR报1.8060%,下降0.40个基点。央央行公告称,4月11日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28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1.50%,投标量285亿元,中标量285亿元。当日无逆回购到期,单日净投放285亿元。本周央行公开市场将有7634亿元逆回购到期,其中本周一至本周五分别到期2452亿元、649亿元、2299亿元、2234亿元、0亿元。银行融出能力提升,市场自发式宽松。虽然全球关税战暂有缓和,但中美“硬刚”态势还在延续,仍不能排除宽松货币政策落地可能性。
标签: 财经新闻每日财经报道
相关文章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于5月7日上午9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人...
2025-07-13 1 财经新闻每日财经报道
河南卫视与爱奇艺联手打造的国内首档汉字类节目,节目集综艺性和知识性于一体,将文化和娱乐相包容, 集合全国各地识字最多的青少年倾情参与,...
2025-07-12 1 财经新闻每日财经报道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