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为什么不愿意从条件恶劣的深海游到光照条件好、食物丰富的浅海生活?”“谁是海底最丑的动物?”5月14日,礼堂内,来自该校的两百多名...
2025-08-13 1 科普教育与科技创新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科技时代,有一些人默默耕耘在科研的第一线,他们用智慧和热情点亮了无数孩子的未来。近日,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的李振坤副教授,因其在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方面的杰出贡献,被评为2024年“感动海淀”文明人物提名奖。这不仅是对他个人努力的认可,更是对全社会科技教育工作的重要鼓励。
李振坤是一位年轻而富有激情的科技工作者,他在智能制造、新材料与机器人等领域的研究,正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无数青少年心中的科技梦想。他的团队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台桌面级4D打印机Mag4DPrinter,将复杂的科技成果变得触手可及,让孩子们在实验室的创新中感受到科技的魅力。李振坤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激励更多的少年投身于科学的探索之中。
作为一名副教授,李振坤不仅在科研领域屡创佳绩,还在科学普及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带领团队自主研发了多种科教装置,将实验室的前沿科技搬进课堂,直观地展示智能材料和4D打印的技术魅力。通过这些活动,李振坤希望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创新思维,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科技的力量。
在过去的一年中,李振坤和他的团队成功举办了20余场科普活动,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公众参与。特别是他们在中小学开展的《4D打印与软体机器人》科学课程,受益人数达5万余人。这些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了解到前沿科技知识,更激发了他们的探索精神,让他们在科技的海洋中遨游。
李振坤的努力和奉献,正是新时代青年学者的楷模。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两翼理论”的深刻内涵。正如他所说:“科技的未来在于年轻人,只有让他们近距离接触科技,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创新人才。”
“感动海淀”这一品牌,已累计评选出140多位文明人物,李振坤的获奖无疑为这一品牌注入了新的活力。他的故事鼓励着更多的人在科技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李振坤的带领下,未来的科技教育将更加精彩,他的事迹必将激励更多的青年投身于科技创新的事业中,为国家的科技进步贡献智慧与力量。让我们一起为李振坤点赞,也期待他带领的团队为孩子们的未来点亮更多的科技梦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标签: 科普教育与科技创新
相关文章
“它们为什么不愿意从条件恶劣的深海游到光照条件好、食物丰富的浅海生活?”“谁是海底最丑的动物?”5月14日,礼堂内,来自该校的两百多名...
2025-08-13 1 科普教育与科技创新
在快速发展的科技时代,青少年对科学的探索与热情愈发重要。2025年5月11日,东塔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成功举办了一场主题为“科技筑梦创新...
2025-08-10 4 科普教育与科技创新
在苏州河畔,春意盎然的景色映衬出一片充满活力的科学探索热潮。位于普陀区的青少年教育活动中心长风校区,作为上海市青少年科普教育的重要阵地...
2025-08-07 4 科普教育与科技创新
行走在校园里的机器人、用瓦楞纸做的车车、根据月球特点制作的创意场景、还有穿越一万年来到现代的恐龙化石…… 5月1...
2025-08-07 4 科普教育与科技创新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不断深度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2025年,AI技术已成为推动青少年科技素养提...
2025-08-06 4 科普教育与科技创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