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百科文章正文

心肺复苏周2025|关爱生命救在身边——心肺复苏周2025即将到来!

生活百科 2025年08月13日 06:11 2 aaron

  中国每年约有54.4万人经历心脏骤停,且80%发生在公共场所或家中。但是,院外心脏骤停的存活率极低,其主要原因是院外CPR实施率较低且质量较差,我国目前心肺复苏技能普及率不足1%。CPR技术是实现自然救治向专业救治的重要衔接,是完善生命链的重要节点。全社会普及CPR技术,将临床学科工作向社会和公众层面延伸,能够更好地实现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战略重点转移。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普及心肺复苏和心脏除颤技能的意义也更为凸显。为进一步提高公众急救意识、提高我国院外心脏骤停救治成功率,改善我国急救现状,2019年,在一众心血管、急救领域医学专家联合呼吁下,每年的6月1日-6月7日设立为“心肺复苏周”。 心肺复苏周的设立,旨在通过科普心肺复苏+心脏除颤(CPR-D),提升群众心脏急救意识,提高院外心脏骤停救治成功率,改善我国心脏急救现状。2025年心肺复苏周的主题为:关爱生命,救在身边。

  少年强则国强,切实提升青少年急救意识与技术,对我国健康事业意义深远。2020年10月,教育部正式明确“将心肺复苏和急救知识纳入学校健康教育”,在这一政策支持下,现在有更多的学校、教育机构参与到了心肺复苏周的活动中来。这一点正契合了心肺复苏周设立的初衷,选择从6月1日开始,就是为了提倡更多儿童参与学习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以此向家庭传递正确的急救知识,也就是葛均波院士提出的“1托6”、“1托7”模式。即高年级小学生通过校内1个课时的学习,掌握什么是心脏骤停、如何进行心肺复苏。回家教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爷、姥姥6个人,这就是“1托6”的概念,如果还能多教给1位身边人,这就是“1托7”的效果。

  同时,霍勇教授表示6月1日是儿童节,这个节日象征着希望和朝气,心肺复苏是个有希望、有朝气的事业,当前心肺复苏+心脏除颤(CPR-D)工作处在起步阶段,像个弱小的儿童,需要多方资源的帮助,帮助它健康成长。

  中国平均每天约有1500人发生猝死,研究显示,发生心室颤动后,一般抢救的黄金时间是4-5分钟之内,每延迟1分钟心肺复苏和除颤,心源性猝死的生存率则以7%~10%递减。心肺复苏是抢救心脏骤停最有效方法,也就是说,在第一目击者发现人猝死后,在拨打120的同时,一定要立即对患者实施心肺复苏和尽早除颤才是其中的关键。但目前我国能够掌握心肺复苏这项急救技能的人还不足1%。而高质量的心肺复苏术就可以提高生存率,因此,普及心肺复苏术迫在眉睫。

  为进一步推动全民参与急救知识普及与技能提升,自2020年起,中国医学救援协会、苏州工业园区东方华夏心血管健康研究院以及胸痛中心办公室持续联合发起心肺复苏周公益宣传活动,在提升公众急救意识、增强急救能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值此2025年心肺复苏周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向全国近6000家胸痛中心和16000余家胸痛救治单元单位发出倡议,望各单位积极响应,通过义诊、讲座、培训、专题广播、公共宣传等形式,掀起全民性的心肺复苏+心脏除颤(CPR-D)知识学习热潮,鼓励更多人参与、学会这项救命技能,让心脏骤停的疾病概念和CPR-D技能传递到千家万户。

  2024年7月,17岁的中国青年羽毛球队队员张志杰在比赛中突发心脏骤停,因现场缺乏及时的心肺复苏(CPR)和AED除颤,最终遗憾离世。这场悲剧让无数人痛心:若有人能第一时间伸出援手,结局或许不同。

  而另一幕却让我们看到希望——2025年5月,山东职教高考当天,考生姜昭鹏及同学搭乘网约车,突然同学心梗抽搐、心脏骤停。姜昭鹏没有慌乱,他用学校培训学到的急救技能,在飞驰的车厢里持续实施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司机连闯6个红灯争分夺秒送医。7分钟后,同学被推进急诊室,最终得救!

  张志杰的案例警示我们:急救空白期是致命的;而姜昭鹏的及时救治则证明,每一个学过CPR的普通人,都是行走的生命守护者。

  当出现心脏骤停患者时,现场第一目击者在专业急救人员到达之前,使用CPR心肺复苏+AED电击除颤对患者进行救治,可以大大提高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的院前复苏率和院内抢救成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CPR心肺复苏是一种紧急医疗程序,用于在心脏骤停或呼吸停止的情况下,通过人工方式维持血液循环和呼吸,以支持生命。在心脏骤停的情况下,心肺复苏可以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氧气和血液循环,直到自然心跳和呼吸恢复或专业医疗援助到达。

  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是可被非专业人员使用的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医疗设备。它能够自动分析患者的心脏节律,判定患者是否需要电击除颤,并在必要时给予电击,以恢复正常的心律。

  在院外心脏骤停的紧急现场,AED与CPR的结合,就像是一对默契的搭档。AED负责精确打击,CPR则提供持续支持。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筑起一道坚固的生命防线。

  生命只有一次,关注并学习心肺复苏术,掌握急救技能,也许您就可以抓住这4分钟的黄金救治时间,拯救一条生命和一个家庭。关爱生命,救在身边!

  ✅ 全社会:转发科普,让更多人知道——你不是旁观者,你可以是下一个姜昭鹏,阻止下一个张志杰的悲剧。

标签: 生活百科普及常识

发表评论

智杖百科 备案号:皖ICP备2023023635号 智杖百科 xml |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