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儿童节。你知道这个节日的来历吗?它背后有哪些故事?今天,带大家了解这个专属于儿童的节日。 “六一”儿童节,...
2025-08-13 3 生活小常识科普科普
2025年7月27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百姓健康频道与上海维牛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发起的“健康中国·医路相伴·健康同行”2025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此次活动以“科普赋能健康,医者携手同行”为核心主题,聚焦核医学、麻醉、肿瘤、临床诊疗四大领域,旨在全面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及《全民健康素养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7年)》。通过“好患教”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活动致力于推动权威健康科普知识的普及,标志着相关健康科普工作迈向系统化、专业化、常态化的全新阶段。
在启动仪式上,中国医院协会常务副会长毛群安发表讲话。他指出,健康科普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基础,医务人员应深入基层,结合“体重管理年”工作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发挥“医者先行”的示范作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黄荷凤强调,医学科普必须坚持科学性、通俗性和可及性,并指出人工智能与精准医学的结合为科普工作开辟了新路径。她呼吁将前沿医学成果转化为公众易懂的语言。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则从传染病防控的角度出发,提出健康科普需凝聚多方力量,助力公众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她强调,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是疾病防控的关键环节,科普是疾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防控体系建设应与科普工作同步推进。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堂春表示,美丽中国是健康中国的基础,科普工作既要关注疾病治疗(“治已病”),更要注重疾病预防(“治未病”)。他建议从空气、饮水等源头进行防控,确保科普内容通俗易懂且可操作。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运分享了“四道防线与零级预防”策略,强调预防应贯穿全生命周期。他主张科普工作需前置,形成全民参与的健康管理闭环。
随后,毛群安、黄荷凤、李兰娟、邬堂春、张运五位院士,以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百姓健康频道主编王木石、上海维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姚致原、“好患教”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主任周俊共同启动了“健康中国·医路相伴·健康同行”2025主题宣传活动。
作为《全民健康素养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7年)》实施的首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百姓健康频道编委会副主任叶润鑫在现场发布了2024年的活动成效:覆盖全国22个省、直辖市,其中四川、上海等10省市成果显著;联动1346家医院及社区、7221名医生;产出合格科普视频5882条、图文39637篇;全网观看量超1亿人次。2025年活动将继续围绕核医学、麻醉、肿瘤、临床诊疗及体重管理等领域展开,力争实现内容产量与覆盖人群的“双增长”。
核医学科普传播计划: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院长李晓北、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主任韦智晓、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科主任张春银、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主任朱高红、医库平台涂洪刚主任参与启动仪式。
麻醉科普传播计划: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副院长陈效友、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麻醉科主任郑晖、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主任王东信、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麻醉科主任姚兰、上海市东方医院麻醉科主任杨小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麻醉科主任袁素参与启动仪式。
肿瘤科普传播计划: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放疗科主任张文学、中国人民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日间诊疗科主任陈艳、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腹盆腔肿瘤科主任袁香坤、十堰市人民医院肿瘤中心肝胆肿瘤病区主任宋盈、上海馨心医学科技发展基金会秘书长丁寅参与启动仪式。
临床科普传播计划:东北国际医院副院长张士发、滨州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张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张树泽、河北燕达医院皮肤科主任常庆华、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刘丹、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妇科主任韩毅敏参与启动仪式。
黄荷凤院士以“AI赋能精准医学”为题,指出全球74%死亡源于慢性病,AI可用于多基因疾病风险评分,实现全生命周期精准预防,呼吁建立中国人群基因组数据库。
李兰娟院士围绕“微生态与人体健康”,强调肠道菌群作为“隐形器官”与多种疾病相关,可通过粪菌移植等方式恢复平衡,倡导保护肠道微环境。
邬堂春院士就“环境与职业健康”,用数据说明空气污染、厨房油烟等因素对寿命的影响,呼吁以科学纠正伪科普,推广清洁能源,目标在于“少生病、晚生病、不生病”。
张运院士在“心血管疾病预防”演讲中指出,我国每年约458万人死于心血管病,提出“零级预防”和“一级预防”概念,强调47%~70%的心血管死亡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避免,建议关注血压控制目标,倡导科学生活方式。
院士面对面:李兰娟、邬堂春、张运三位院士认为,科普是连接尖端医学与大众健康的桥梁,需兼具科学性、权威性与通俗性;应加快多学科交叉,共建国家级健康大数据平台;传染病防控科普需紧扣关键环节,慢病防控则需要全民参与。
院长对话: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院长李晓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副院长陈效友、东北国际医院副院长张士发探讨了“防-治-管-教”一体化路径,强调三级医院在疾病早筛、干预和科普中的引领作用。
各领域专家讨论:来自核医学、麻醉、肿瘤、临床领域的专家代表们分别就各自领域科普工作的关键环节与落实策略进行了深入交流,核医学专家特别提出了分众科普策略,旨在让科普内容“看得懂、记得住、用得上”。
本次活动旨在推动权威医学知识转化为公众可理解的生活常识。随着四大科普传播计划的启动,相关工作将从碎片化传播转向系统化建设,从专家主导拓展至全民参与,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普支撑。自2024年6月22日起,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百姓健康频道(CHTV)、上海维牛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好患教”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将持续开展年度科普公益活动,产出权威健康内容,普及健康生活方式。
标签: 生活小常识科普科普
相关文章
有广东江门的街坊报料,她62岁的妈妈不识字每个月手机话费就是靠存折代扣,直到今年4月,有银行工作人员提醒其线元都有。...
2025-08-11 3 生活小常识科普科普
地震、暴雨、洪水……灾害无情,但正确的逃生避险方法是我们的有力武器。当灾害来临时,你知道应该怎么做吗?在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到来之际...
2025-08-09 4 生活小常识科普科普
强降雨是指降水强度很大的雨,在气象学上一般被称之为“暴雨”,或叫“强降水”,具有雨量大、极端性明显、致灾风险高等特点,部分地区易引发洪...
2025-08-09 4 生活小常识科普科普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首先通过播放防灾减灾宣传视频,向居民科普了“全国防灾减灾救灾日”的设立背景与重要意义,让居民深刻认识到防灾减灾工作的...
2025-08-07 4 生活小常识科普科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