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学教育文章正文

德州市教育局

科学教育 2025年08月11日 18:09 3 aaron

  近年来,大概念单元教学备受关注,目前国内关于大概念、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概念作为一个上位的、具有统整性和通用性的思维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摆脱知识碎片化的困境,调动学生的高阶思维,使任务活动指向深度学习,从而促进知识到核心素养的转化。

  学科大概念即一门学科或课程中可普遍迁移的核心概念及相应的概念性理解,表征该学科或课程的本质与教育价值。大概念单元教学是一种基于课程标准与教材编写意图的教学思想和理念,着眼于新授课的高效课堂建设,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新课程落地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学单元是以学生真实经验为基础而构成的活动单元或经验单元,具体表现为一种有机的学习过程。教学单元可以由多个课时组成,通过不同课时从不同的角度、深度,用不同的教学或学习方式,对同一主题进行多元化解析。大概念单元教学设计理念是学情为基,以课标理念带动思想先行;主题引领,以系统思维整合学习内容;任务驱动,以活动支架优化学习方式;评价促进,以多元评价激发学生动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在关于学科课程标准章节中指出:“进一步精选了学科内容,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由此可见,大概念在学科课程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单元的大概念可以是一个词,如“议论文、论证”;可以是一个短语,如“情景交融”“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可以是一句话,如“梳理各文本的论述思路”,也可以是一个观点,如“议论要有针对性”等。

  大概念单元教学就是将一个单元教学任务视为一个整体,在教学中将单元中的多篇文章进行有机组合,共同学习,将其整理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小学习系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中发现语文学习的规律,从而在科学的方法指引下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与之相应的教学设计须按单元编制,以单元目标统领,以学习任务支撑,以学习活动推进,体现教学评一体化,落实核心价值、学科素养。

  在教学设计编写前,需揣摩教材编写意图,依据单元文本特点确定学习任务群,根据人文主题确定合适的体现核心价值的目标,根据单元导语、学习提示、单元学习(研习)任务、知识短文,确定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点、评价等级及标准,力争做到教学过程中评价多元化;教学设计充分考虑教材特点和学情,编写有适度的弹性,可以先单篇后梳理,或先群文再梳理,也可打破教材篇目编排,重新整合。总之,组合的形式因需而定。整体设计思路是用“望远镜思维”整体宏观把握单元,用“显微镜思维”聚焦细化任务活动。

  第六单元共有六篇文章:《劝学》《师说》《反对党八股》《拿来主义》《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根据人文主题“学习之道”确定核心价值目标,即单元主题大概念“探索学习之道,走进说理之门”。

  本单元属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学习思辨性阅读和表达,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认清事物的本质,辨别是非、善恶、美丑,提高理性思维水平。”研读“学习目标与内容”“教学提示”,根据该任务群的要求、教材单元导语、学习提示、单元学习任务、知识短文,提炼出本单元的五大关键能力点:

  “探索学习之道,走进说理之门”是体现单元核心价值的主题大概念,教学中不易直接落实。而驱动性的学习任务能将抽象的大概念还原到课堂学习中,通过具体的学习活动呈现出来。为了把“探索学习之道,走进说理之门”的相关知识及人文主题嵌入到六篇文章和学生生活体验的情境中,用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吸引学生的兴趣,我们需要设计学习任务。单元学习任务路径明确后,教师需要思考的是:每个任务需要通过哪些学习活动才能最终达成学习目标?因此,有必要将主题大概念细化为学习任务及活动。根据单元目标列出本单元六大学习任务和14个学习活动,据此围绕能力点,以教材文本为例,依次设计课时学案,教学中落实必备知识,形成关键能力,提升语文素养。任务活动及设计意图如下:

  【设计意图】通过反复诵读,熟悉文本,夯实文言基础知识,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中的语言建构与运用。重在培养学生借助学案资料能够自主阅读文本、自主学习的能力。

  【设计意图】针对《劝学》《师说》两篇文言文积累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准确翻译,理解文章内容,熟练地背诵默写。重在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能够自主学习的能力。

  活动二:知识积累。以文本挖空形式,借助工具书,结合课下注释,联系语境,标注重要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及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准确翻译全文;梳理古代文化常识。

  【设计意图】通过速读《劝学》《师说》《反对党八股》《拿来主义》四篇文本,把握文章的论述思路,理解思辨中蕴含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梳理、发现能力,发展批判性思维。

  活动二:妙笔生花。班级李同学存在这样的写作思维定势:进入高中后,每次写作,他把初中时写得最好的文章简单改动后直接使用,导致写作水平一直没有提高。如果你希望他能认识到这样做的危害,从而改掉这个毛病,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你会怎样劝说他呢?要求:运用破立结合的论证方式写一段100字左右的文字。

  【设计意图】学习作者有针对性地表达观点的方法,感受思辨的力量。落实教材单元学习任务二的子任务1。

  活动一:合作探究。速读《劝学》《师说》《反对党八股》《拿来主义》,探究主要论证方法。该活动重在分析举例、对比、比喻和引证等论证方法的表达效果。

  活动二:品味鉴赏。本单元文章的语言各具特色,《劝学》生动形象,《反对党八股》诙谐幽默,《拿来主义》睿智犀利而又妙趣横生。请找出典型语句,品评其表达效果。

  活动三:妙笔生花。班级准备举行“立博学之志,树尊师之风”主题班会,请结合《劝学》《师说》中荀子和韩愈的学习观,联系现实,写一段文字,为主题班会做总结发言。要求:观点明确,至少使用两种论证方法,运用恰当的说理方式,不少于200字。

  【设计意图】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理解议论的现实针对性。落实教材单元学习任务二的子任务2。

  活动一:合作探究。请结合作者的思想主张和写作背景,思考《劝学》《师说》《反对党八股》《拿来主义》四篇文章蕴含了作者怎样的观点和态度,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该活动落实单元导语要求、关联单元学习任务二的子任务2及知识短文《议论要有针对性》,要求学生从观点态度、思想主张、写作背景、读者意识等角度掌握议论文的现实针对性,与学生的写作密切相关。

  活动二:妙笔生花。中秋前夕,学校的文化论坛贴吧里热火朝天,一条题为《坚决取缔洋节日?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帖子冲上了热搜。请你结合文本,就如何对待洋节,在贴吧里回一条100字左右的帖子,谈谈自己的理解,并与同学交流你这样写的理由。

  【设计意图】力图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提高学习能力,提升个人修养。落实教材单元学习任务一的子任务1和子任务2。

  活动一:梳理探究。结合本单元课文,梳理、探究、反思“学习之道”,把握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形成正确的学习观。

  活动二:交流分享。班级拟举办以“我的读书观”为主题的班会,请结合你的读书学习经历,分享你的读书学习观,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要求:观点明确,引用课文中的名言警句,至少使用两种论证方法,不少于150字。

  以上为本单元教学设计的任务与活动。当然,每一课时最后均设计有“学有所获”“自我评价量表”,便于学生自我检测学习效果。该环节体现学习过程中评价的即时性、多元化。

  通过学习本单元内容,落实“思辩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要求,教师梳理出关键能力点,以具体问题呈现,落实教考衔接、教学评一体化,巩固单元所学,提升学科素养。

  3. 在《拿来主义》中,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来证明观点,阐述自己的主张。请找出文中比喻论证的例子,体会表达效果。

  通过梳理以上关键能力点,意在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能在解决问题中运用,这样才是有效的、“我”的知识。让知识经历产生、创造的过程,学生才能有知识的所有权。

  同时,为落实“学习之道”单元主题,教师做了相关人文主题梳理。其中“主题解读”部分意在对“学习之道”作整体解读;“文本回顾”部分意在挖掘单篇文本中蕴含的“学习之道”;“拓展阅读”部分包括名言积累、人物素材和精彩时评,由文内延伸至文外,意在拓宽学生视野,积累素材,提升认识,丰富思想。

  单元设计反思:目前探索实施的大概念单元教学设计整合了一个任务群下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打通了学习任务群、新教材和考题之间的关系,打通了新授课和复习课之间的关联,打通了教学评一体化,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设计各学习任务之间,同一任务下的各学习活动之间,存在内在的逻辑关系,总体符合由浅入深的进阶式设计。课堂依据教学设计展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能帮助学生在新授课学习中建构起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提升学科素养,落实核心价值。

  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强调,在所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活动能由处于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成功完成,则这项活动更有价值。大概念单元教学设计的学习任务有弹性,做到了必备知识系统化,关键能力具体化,实用性、可操作性强,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作为广大师生大单元教学的课堂载体,适合教材编排的需要,适合学生学习的需要,能有效地改善当前学生存在的学习死板化、知识碎片化和思维方式固化等问题,能提升课堂教学改革,为构建课堂教学改革新范式提供可资借鉴。

  【本文系2023年度齐河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学科大概念引领下的高中语文单元教学设计实践研究”(立项编号:2023QHGH12)阶段性成果】

标签: 科学教育的概念

发表评论

智杖百科 备案号:皖ICP备2023023635号 智杖百科 xml |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