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纷繁复杂的剧情世界中,短剧《断情鞭下帝王泪》以其独特的叙事魅力,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眼球。这部短剧紧扣时代脉搏,以精炼的篇幅展现了丰富的...
2025-08-11 3 情感剥离
《南京照相馆》4天票房破4亿,这个成绩让《长安的荔枝》在商业电影的光环下显得黯然失色,更让怀旧情怀和深度故事的《戏台》相形见绌。
由宁浩“坏猴子”军团出道的年轻导演申奥,这一次似乎失去了曾经的灵气,反而显得有些沉闷与迟钝。或许这并不是他的真正水准,而是某种看不见的力量在拖累着他。镜头在摇曳不定中,人设渐显模糊,故事的锋芒也逐渐丧失,甚至连技巧上的展示都显得小心翼翼。这部电影,仿佛是学生面对教科书时的呆板模仿。
以照相机为电影的“眼睛”,这个设定并不新鲜。美国内战时,几位战地记者用镜头记录下战争的荒诞与人性的扭曲,通过静止的照片展现了暴力与极端思想如何侵蚀人类。在这些定格的画面中,情感被剥离开来,冷静的“观看”反而让理性得以升起。这种方式告诉我们:只有反思和深思,才能克服仇恨与愤怒,电影的思想性才能真正深入人心。
如果《南京照相馆》能借鉴这种冷静的叙事技巧,可能会更具深度与观赏性。电影中,底片冲洗的过程与故事结构有着微妙的呼应。邮递员的冲洗过程是为了救人,救自己;日本军官的冲洗过程,则是为了让自己获得权力和满足。尽管这一层面被轻轻触及,但影片并未进一步展开这一细节,让这个有潜力的“冲洗过程”仅仅是个短暂的铺垫。
如果电影的叙事结构能像《致命魔术》那样,精心编排和推进,可能会更有趣、更具深度,而不至于让观众感觉像在翻阅一本枯燥的教科书。
当年陆川的《南京!南京!》因其独特的叙事视角引发巨大争议。这部作品并非因其黑白画面而被诟病,而是通过日本士兵的眼睛讲述战争的残酷,引发观众对人性挣扎的深思。申奥似乎也继承了陆川的这一方式,他希望通过更平实、更丰富的视角,展现战争中的人性扭曲。
从女戏子、照相馆老板、邮递员到汉奸翻译,申奥努力让观众看到战争中的各种角色与情感,但却未能避免单一化、刻板化的倾向。这种迎合观众的“鸵鸟心态”让影片失去了应有的深度,反映出的是我们的电影创作与思想的倒退,这在全球化退潮后,似乎是普遍的困境。
不过,《南京照相馆》在塑造人性方面,女戏子与翻译之间的对立还是有一定的张力。她说:“我演的都是穆桂英,我不愿当秦桧的妻子。”翻译为了救自己的情人,最终从“狗”变回了“人”,而他为保护自己的良知,最后选择以死明志,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一极端的选择,揭示了战争和极端主义下的残酷抉择。
如果没有战争,没人会逼迫你做出如此极限的选择,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其实,《南京照相馆》的故事本可以通过照相馆这一载体,进一步展现战犯后代对于战争和历史的态度——那些反思、冷漠、愧疚、甚至是继续狂热的情感。电影不仅可以拍摄这些角色的内心世界,还可以通过时间的洗礼,探讨那些沉默背后隐藏的更多故事、更多题材,更多值得反思的内容。
从一开始,成像技术的发明并非仅仅为了纪录,而是为了“表征”。就像古人所说:“以史为镜,正衣冠,知兴替。”我们要通过电影这一镜头,去唾弃战争的疯狂,远离极端主义,让更多的善良与正义在历史的快门下定格。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在历史的选择面前,依旧面临“当汉奸还是选择死”的极限考题。
标签: 情感剥离
相关文章
在纷繁复杂的剧情世界中,短剧《断情鞭下帝王泪》以其独特的叙事魅力,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眼球。这部短剧紧扣时代脉搏,以精炼的篇幅展现了丰富的...
2025-08-11 3 情感剥离
深圳某科技公司CEO李明最近发现,他的智能助手不仅能预判市场趋势,还能精准分析他的情绪波动。当AI开始接管决策权时,这场始于Alpha...
2025-08-08 4 情感剥离
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时代,离婚似乎不再是情感的终点,而是另一种形式的开始。凌晨2点,我接到了林真的紧急咨询电话:“老师,我前夫的公司中标了...
2025-08-04 6 情感剥离
谈及这场意义非凡的比赛,穆勒表示:“我会全身心去享受这一刻……” 短暂停顿后,他坦言:“我清楚这将是我最后一次身披拜仁战袍在主场作战。...
2025-08-04 6 情感剥离
最近,一部韩国电影《大家庭》迅速成为热议的焦点,豆瓣评分高达8.5,获得了韩国媒体的热烈推荐。这部电影以其紧凑而充满张力的叙事,引发了...
2025-07-16 5 情感剥离
发表评论